分享

台北故宫馆藏文玩(五)

 5菲菲 2016-02-23


关注'古玩元素网'-微信号:shgudong 带你进入古玩行! 



珊瑚水盛

时代:清  

尺寸:全高4.6公分 长5.8公分  

质材:珊瑚  

功能:文具、文玩、盛装器  

  珊瑚,色红,带有白斑。全器雕为玉兰花朵形,带花蒂,附有鸟首形杓与染色骨座。座全器作一荷叶形,叶上有一螺一蚌。叶缘一端有蝙蝠,底部则镂雕出叶茎与莲篷。



清 玉山子

时代:清  

尺寸:全高7.3公分 长8.8公分  

功能:文具、文玩  



玉笔架

尺寸:长5.4公分 宽1.2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文具、文玩  

  玉色褐红,两端高突,作为笔架,似为旧玉改作。



玉双犬

尺寸:全高2.9公分 长6.6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文具、文玩  

  玉质。立雕子母双犬,卧伏回首相望,状极温馨。



清 白玉笔筒

时代:清  

尺寸:全高10.1公分 口径5.0公分 底径5.0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文具、文玩、盛装器  

  白玉,玉色泛黄。全易作圆筒形,直口、直壁、平底。口沿与底沿各有阴刻回纹一周,器身则为竹叶湖石。附木座。



清 青玉砚

时代:清  

尺寸:全高0.8公分 长8.76公分 宽6.2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文具、文玩  

  青玉,玉色莹白。全器呈长方形,面雕有长形墨池。附有嵌玉木盒,呈长方形,四边角为圆角。平顶盖,盖与器略相等。盖面一端嵌有长方形玉片。内装有白玉砚。



清 白玉水盛

时代:清  

尺寸:全高2.6公分 宽7.9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文具、文玩、盛装器  

  白玉,玉色泛青。全器作八瓣菱花形,每瓣大小不一。直壁、平底。壁略厚。附木座。



清 白玉纸镇

时代:清  

尺寸:全高1.8公分 长9.84公分 宽3.9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文具、文玩、陈设  

  白玉,玉色泛黄。全器为长方片状,呈ㄇ字形,面上以高浮雕饰有大小雁。下则浮雕带枝叶荔枝。附木座。



清 青玉圆形小笔筒

时代:清  

尺寸:全高8.2公分 口径4.3公分 底径4.6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文具、文玩、盛装器  

  青玉,玉色泛白。全器为圆柱形。直壁,壁略厚。口沿有阴刻一周回纹,底边出棱,下有三小足。



白玉单把杯

时代:不明  

尺寸:通高14公分 口径6.5*4.5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

文具、文玩/陈设  

  白玉泛黄,有大片赭斑及璺。全器作牛角形,单把,把作螭兽立雕,兽口衔于器沿,器壁上以回纹、卷云纹及谷纹为饰,器下半部另作兽面纹。此器无法直立,置于木座上方能站立。木座镂雕湖石花叶。



明 玉鳌鱼花插

时代:明  

尺寸:高15.6公分 宽9.6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摆设  

  外形为一鱼,鱼身纵向,鱼尾卷翘上扬,下端则雕饰波涛,并配以水纹木座与之呼应,一眼即知,此鱼正自水中奋力跃出。此一造形寓意「鱼跃龙门」的吉兆。「鱼跃龙门」的典故出于《三秦记》:「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



明 玉镂空花式洗

时代:明  

尺寸:高5.5公分 长14.4公分 宽9.6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摆设  

  外形好似一朵仍连着枝叶,盛开着的五瓣花。蔓枝长叶从器的底部如网状延续,包围全器,采复层镂空技法,线条弯转交迭,密而不乱,除了具有装饰的效果,还有手把的功能。器的一侧尚有一长尾松鼠攀于口沿。以动、植物天然肖形为题材,制成像生且实用之文房用品的情形,始与宋、元,而盛行于明末清初。



宋至明 玉鸭

时代:宋至明  

尺寸:全高4.5公分 纵长8.5公分 宽2.8公分  

质材:角闪玉  

功能:摆设  

  以黄色闪玉琢一鸭子,在鸭的头、腹及双足部位则呈现深褐色。这件玉鸭琢碾的手法极为简单,但因掌握了鸭子翘尾丰臀的体态特征,显得既可爱又生动活泼。



宋 黄玉兽匜式洗

时代:宋  

尺寸:6.1×5.6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  

功能:摆设、盛装器  



东汉 玉辟邪

时代:东汉  

尺寸:长13.2公分 高9.6公分 宽3.5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摆设  

  青白玉琢成,昂首张口,似在低吼。跨步游走,双翼虽贴于身侧,却做蓄势待发状。颔下长须垂胸,长尾曳地,器宇非凡。因曾经深沁熟盘,表面多有深浅褐斑。辟邪的胸前刻有御制诗。宫中还配有双层紫檀木座,上层刻有「乾隆御玩」,下层刻有与辟邪胸前相同的御制诗,刻字的部分还嵌有银丝。



旧玉夔蟠龙璧

时代:清  

尺寸:全高9.2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  

  圆璧形,有数尾浮雕龙纹,穿越于璧间,附木座、锦袱。



汉 旧玉璧

时代:汉  

尺寸:径20.6公分 厚0.4公分 好径5.9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服饰、佩饰  

  玉色深赭,圆璧形,双面同纹,内圈琢谷纹,外圈琢双身兽面纹。器缘篆刻「汉代风犹首。春官典可论。中规成肉好。杂器胜瑶琨。侣有真人气。曾无刚刻痕。每多谷。珍重未忘言。乾隆甲申春日御题。」下琢「干」、「隆」两小印。附木座,座背阴刻填金诗文,与器相同。



玉荷鹭顶木盖

时代:元~清  

尺寸:径12.4公分 高7.1公分  

质材:青铜  

功能:礼器  



木盖玉顶

时代:商  

质材:玉石珠宝

功能:礼器  



汉 旧玉谷璧

时代:汉  

尺寸:直径11.4公分 孔径2.6公分 厚0.9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陈设  

  白玉璧,器作圆环形。双面同纹,器缘内、外一圈弦纹,内填谷纹。玉质有黑斑,璧的背面残留胶痕,附木座。



汉 旧白玉乳丁纹环

时代:汉  

尺寸:厚0.5公分 外径4.95公分 径4.6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陈设  

  白玉,有片状赭斑,全器两面皆饰乳丁纹,乳丁纹是用三种不同方向之并行线交叉成六边形所构成。璧缘有清高宗己丑御题五言诗,款署「乾隆己丑初夏御题」下有「古香」、「太璞」二钤印。附插屏形木架,架后有阴刻填金隶书款御制诗,与器同文,惟小印为「几暇悦情」及「得佳趣」。另有黄签:「东二。拾陆号。」



战国 旧玉饕餮纹璜

时代:战国  

尺寸:径12.4公分 宽3.5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  

  仿春秋龙纹玉璜,其仿古虽有龙形,但细节均不查,因此,全器满布扭丝纹、似兽鼻之卷纹。



清 白玉斧

时代:清  

尺寸:全高11.8公分 上宽4.75公分 下宽3.2公分  

质材:玉  

功能:礼器  

  玉质,色白有赭斑。圭圆首,面琢山形几何纹两道环绕,其间雕兽面纹为饰。器面有一穿。两侧分别刻有「乾隆年制」、「黎字一百十五号」隶字款。附木座。



清 高宗御笔书读洪范青玉版册(八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宽11.9公分 长21.5公分 厚0.4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玉石  

功能:礼器/文具、陈设器  

  深碧绿玉,近墨色。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八片。第一片封面阴刻填金方框隶书「御笔读洪范」,左右饰双龙,下饰福山寿海。第八片文尾有「乾隆戊申孟秋月之上澣 御笔」,下接「古稀天子之宝」、「猷曰孜孜」二印。全器储于紫檀木盒内,另附两件玉嵌饰。



清 刻高宗御笔鉴始斋诗碧玉版册(十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通长22.5公分 通宽10.3公分 厚0.5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碧玉  

功能:礼器/文具、陈设器  

  碧绿玉。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十片。第一片封面阴刻填金方框楷书「御笔鉴始斋题句」,左右饰双龙,下饰福山寿海。第十片文尾有「乾隆戊午仲夏御笔」,下接「太上皇帝」、「十全老人」二印。封底饰正面龙纹,下饰福山寿海。器储于长方木盒内。



清 刻高宗御笔知过堂论墨玉版册(十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通长21公分 通宽11.3公分 厚0.7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  

功能:陈设  

  深碧绿玉。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十片。封面与封底均阴刻泥金双龙抢珠,其余十八面均为高宗御笔「知过论」,文尾有「乾隆辛丑八月中澣并识于避暑山庄之抑斋御笔」,下接「古稀天子之宝」、「猷曰孜孜」二印,附九片黄绫,储于长方形紫檀木盒内。



清 高宗御制书石刻十三经于辟雍序玉版册(六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通长22公分 通宽13公分 通厚0.3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  

功能:礼器/文具、陈设器  

  深碧绿玉。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六片。第一片封面阴刻方框隶书「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左右饰双龙、福山寿海。第六片封底饰阴刻一龙盘绕、福山寿海。其余十面全文以馆阁体刻琢。器储于紫檀木盒内。



新石器时代晚期 良渚文化 玉琮

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  

尺寸:长6.6公分 长下6.2公分 宽6.6公分 下宽6.2公分 高7.6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  

功能:陈设  

  质地为深浅交杂、不透明的赭色玉。形则为略似上大下小的方柱体。器共分三节,自上而下,分别琢饰简化的神人面纹、神兽面纹及神人面纹,这种排列的方式,在浙江余杭反山墓地的出土品中,亦有所见。宫中配有木座及珐琅铜胆,表示玉琮已改为花器之用,而落款于癸卯年(乾隆48年、1783)的御制诗则琢于内壁,亦以铜丝嵌于铜胆上。


  编号故杂1795者,宫中仅配有木座,座上刻有落款于乙巳年(乾隆50年、1785)的御制诗,此诗也琢于玉琮四壁的直槽内。两者的诗文排列均与纹饰相反,表示当时并未解读出良渚文化特有的神人、神兽面纹。有趣的是,比对之下,这两件琮上的御制诗是完全相同的。同一首御制诗出现在二至三件玉器上,根据目前所见约十余例,然多为时作玉或痕都斯坦玉,古玉仅知此例,有可能是乾隆皇帝也察觉到了两件玉琮的相似性!乾隆皇帝雅好艺文,经年累月的阅赏品鉴,以致于培养出一些掌握文物特质的能力。但是他对于内府文物收藏的整理,并不止于题诗以突显古物之妙这项举措。


  事实上,他曾以皇室之力,动员臣工,仿北宋《宣和博古图》的体例,将殿廷陈列与内府储藏的古铜器,精绘形制;传摹款识,陆续编辑《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乙编》等图录。此外,宫中藏砚编有《西清砚谱》等。而这些整理的工作,带动了清中、晚期以来古器物学、金石学研究的风潮。故此,清高宗对于传统文物,可说是功不唐捐。但是,为什么他未将最喜爱的古玉编录成书?今后倒是可以一探究竟。



清 翠玉松鹤插屏

时代:清  

尺寸:长21.6公分 宽15.4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  

功能:陈设  

  此件插屏的质地为翠玉,色泽翠绿清亮。一面浅浮雕山涧之景,乔松、祥鹤,寓意「松鹤长青」;另一面浅浮雕海域之景,波涛、山石,寓意「寿山福海」,均为祝寿吉语。乾隆中晚期,苏、扬一带的玉市,因商业的考虑,而出现大量繁缛风格的样式,蔚为流行,高宗遂称其为「时样」或「新样」。从他批评「时样」玉器「琐碎」、「华嚣」、「俗不可耐」,甚至是「玉之厄」看来,其反应是极度的厌恶与排斥。


  为了矫正「时样」的种种缺点,乾隆皇帝开始极力倡导「仿古」,除此之外,清高宗也鼓励玉工制作以山水名胜、文人掌故为主题的玉器。这类玉器大多以山子、插屏或笔筒的形式出现,在题材的选用、视觉的效果等方面,与绘画的关系非常密切,譬如这件玉插屏就是很好的例子。玉在此时,成为一种统合性的艺术媒介,这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是一新页。



玉璧

时代:清  

尺寸:厚0.65公分 孔径深5.9公分 外径14.28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陈设  

  白泛灰色玉,带深赭斑。内、外缘各琢一阴线纹,器面浮雕乳丁纹,两面皆有纹。狭窄的璧缘刻有铭文,有「古香」、「大璞」两钤印。此璧插在一木座上。


版权申明:

此文来自盛世收藏合作方作者:猎翔,如需转载请联系古玩元素网,否则一律追诉法律责任!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也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号:shgudong 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收藏类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