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岸史话-历代名人医疗外史(十之九)

 闲之寻味 2016-02-23

疯狂的古代飚车族(十之九)


20160218 04:10旺报 文/谭健锹


临淄政府下了飚车、撞车的禁令,然而屡禁不止,人们觉得这是一种刺激的娱乐,何须禁止?

http://www./newspapers/20160218000967-260306

「齐国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智品》。

别以为古代的交通工具只用来载人、运货,更不要觉得飚车是现代人的专属恶习。也许你还不知道,这种不良嗜好其实和医学并非风牛马不相及。

高级房车牛马代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子的国家之一,相传上古黄帝时期,中国人已知如何造车。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高富帅」和「白富美」常在名车上血拚,今日晒蓝宝坚尼,明天炫马莎拉蒂。其实古代豪族大户也如出一辙,只是他们秀的都是畜力车──马车、牛车、骡车,千万别认为这些「牲口车」难登大雅之堂,古时候它们可是财富的象征、身分的彰显。上至一朝天子,下至富甲商人,驾车、炫车乐此不疲。

「天子驾六」是古代的礼制之一,即皇帝级别的豪车必须使用6匹马来拉。据传早在商朝就出现设有车厢的马车。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逃难到齐国,齐桓公送他20辆马车,并将宗室之女许配给他。重耳生活安逸,几乎放弃争夺君位的梦想,5霸之一的晋文公差点就泯然历史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视功过三皇,德高五帝,多次携豪奢车队巡游天下,气势恢宏。项羽看到时便产生了「取而代之」的冲动想法,刘邦看到时则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由衷感慨。

秦汉马车种类复杂、名目繁多,如皇帝乘坐的「玉辂」、太子与诸侯王乘坐的「金钲车」、贵族行猎用的「猎车」、丧葬用的「辒辌车」等。汉武帝时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马车安车蒲轮,可称得上是当时的豪华房车了。

牛车不如马车快捷,但自有优势。尤其是马匹缺乏时,牛车就更为重要。牛性稳实,「负重致远安而稳也」,只要驾驭得法,其速度也相当可观。魏晋南北朝以后,贵族追求舒坦成为时髦,牛车因稳定性高,地位大为提升,逐渐得到有钱人的青睐,乘牛车不仅不再低贱,反而成为贵族的时尚新潮流。

特别是东晋南渡以后牛多马少,这也成为牛车兴盛的原因之一。在西晋时,牛车已是皇帝、王公大臣、名士贤人专用的交通工具。东晋时,更成为普通士人的主要代步工具。

乘牛车和乘马车一样,有上下等级之分。诸王乘犊车,因以云母装饰,故又称「云母车」。这是一种带屏障、配8牛的豪华座驾。三公有德行者乘「皂轮车」,配4牛。南朝正由于士族门阀沉迷舒适,沉沦享受,各种高级牛车便急速应运而生,以致行驶速度较快的马车几乎绝迹。

南朝刘宋时,有个叫刘德愿的,是皇帝的表侄,辉煌的家族史一直令他引以为豪,不料后来行为不当被免职,便开设了一所驾驶学校,养家餬口。他曾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绝活:先在地上竖两根柱子,二者宽度仅比车轴长一丁点儿,然后在百步之外上车执辔,挥鞭打牛,疾驰的牛车从两柱间一穿而过,竟丝毫不碰到柱子,观者赞叹不已。真乃行行出状元!

看完古代的名车和名司机,现在来看看古人是怎样玩车的。

春秋时,齐国国都临淄出现了一种叫「击毂」的危险娱乐方式。毂,车轮中心的原木,用来插轴。击毂,即在马车奔跑的过程中,用马车车轴互相碰撞,以此取乐,类似碰碰车和飚车游戏。齐国富庶天下皆知,看看齐桓公一口气慷慨送了20辆马车给重耳就能猜到了。

临淄是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据战国时纵横家苏秦的描述,市区居民达7万户,按每户3个成年男子推算,临淄市应该有40万以上的人口,能临时征集20余万兵力,还不包括外来人口。2千多年前的城市能有如此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至于临淄的经济,苏秦说:「甚富而实。」经济发达,民生富裕,娱乐业也发达,家家户户「吹竽鼓瑟,弹琴击筑。」还滋生出「斗鸡走狗」,甚至有博彩业萌芽。人口密集,道路拥挤。富有娱乐精神的临淄市民居然突发奇想,将撞车这种交通事故发展成娱乐活动,车主们驱使马车狂奔着相互碰撞,玩的就是惊心动魄,讲究的就是极致刺激,过足了瘾就死,翻了车就拉倒。

国相晏子以身止飙

可以想象这给当时临淄的交通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临淄政府下了飚车、撞车的禁令,然而屡禁不止,人们觉得这是一种刺激的娱乐,何须禁止?就算出了车祸人命,也当是娱乐活动附带的风险,和刺激的快感比起来,这点冒险算什么?

齐国国相晏子对此忧心忡忡,他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某日,他特意在市区高调亮相,坐着崭新的高级马车,前面是神龙一般的骏马,引来围观。就在这时,晏子刻意安排了一起撞车事件,与另一辆马车当街相撞。晏子随即公开宣称,这是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好,惹恼了神灵导致,遭神灵抛弃,运气烟消云散了。说罢,他竟弃车而去。

古人特别重视鬼神,国相道出飚车的根本危害:让保佑老百姓的神仙和列祖列宗不高兴了!迷信的齐国飚车手们在这种危及家族、个人命运的风险面前,终于止步了。(待续)

(旺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