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

 司敬雪书院 2016-02-23
魏文侯欲残中山
魏文侯想要灭掉中山国。赵臣常庄谈对赵襄子说:"魏国吞并了中山,赵国必将灭亡。您为何不请求娶魏文侯的女儿公子倾为王后,并把她封在中山,这样还可以继续存在。"
 
犀首立五王
魏将犀首公孙衍发起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称王,然而只有中山国最后称王。齐王对赵、魏两国说:"寡人以跟中山并立称王而感到羞耻,希望和各大国共同讨伐中山,废掉它的王号。"
  中山君听到此事后非常害怕,就召见大臣张登,告诉他说:"寡人已经称王,齐王对赵、魏两国说,以跟寡人并立称王而感到羞耻,要讨伐寡人。我担心会要亡国,倒无心要求什么王号。现在,非您不能救我了。"张登回答说:"君王为我多准备些车辆和钱帛,我愿去会见齐相田婴。"中山君就派张登去齐国。
  张登见到田婴说:"我听说您要废掉中山君的王号,准备和赵、魏两国一道讨伐中山。您错了。拿小小的中山,需要三国联合去讨伐它,中山君即使有比'废掉王号'还要严重的后果,他也会接受的。何况中山君害怕齐、赵、魏三国,他一定会因为赵、魏两国要废弃自己的王号,便一心一意地亲附赵、魏。这样,您就等于把'羊'往赵、魏那里赶,这对齐国可不利啊。这怎么比得上要中山自己废掉王号来投靠齐国呢?"田婴说:"该怎么办?"张登说:"如果您邀请中山君和您会晤,同意他称王,他一定很高兴,便会与赵、魏两国断交。赵、魏一气之下必然进攻中山,中山紧急,又因为您'羞与中山并称为王',中山一定十分恐惧,便会为您废掉王号而投靠齐国。中山害怕亡国。这样,您就使中山既废掉了王号,而您又控制了中山,这比把'羊'赶往赵,魏那里好多了。"田婴说:"好。"
  张丑说:"不行。我听说:'欲望相同的人互相忌恨,患难相同的人互相亲近。'现在五国都互相称王,只有齐国不愿与中山并立称王。五国共同的欲望是互相称王,五国共同的忧患是担心齐国从中干涉。如果您邀请中山君并和他会晤,同意他称王,这就剥夺了四国称王的权利,而有利于齐国。容纳了中山,却断绝了四国,四国担心,必先和中山一道称王,并故意与它亲近。这样,您控制了中山,却失掉了四国,而且张登的为人,善于给中山君设置阴谋诡计,一向是如此,很难相信他会是为了齐国的利益。"
  田婴不听张丑的话,果然邀请了中山君,而且同意尊他为王。张登于是对赵、魏两国说:"齐国打算攻打你们的河东,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齐国认为和中山并立称王是莫大的耻辱,可现在生又邀请中山君会晤,并同意尊他为王,这是想利用中山的兵力。你们何不即刻先同意中山称王。来阻止齐国和中山联合呢?赵国和魏国答应了。果然同意中山称王并与它亲近。中山果赵与齐国断交,而与赵、魏联合。
 
中山与燕赵为王
中山和燕国、赵国互相称王,齐国封闭关口,不许中山的使臣通行,还说:"我齐国是万乘大国,中山不过是千乘小国,你们怎么能和我们齐国并驾齐驱呢?齐国打算给燕国和赵国割让平邑,要燕、赵出兵攻打中山。
  中山的相国蓝诸君很担忧。张登对蓝诸君说:"您对齐国有什么好担忧的?"蓝诸君说:"齐国强,是万乘大国,他认为与中山名位相同是耻辱,不惜以割地来收买燕国和赵国,出兵进攻中山。燕国和赵国好名位、贪土地,我担心他们不会帮助我们。局势严重的话,国家就有危险;往轻里说,王号也会被废除,我怎么能不担忧呢?"张登说:"我愿使燕、赵两国坚决帮助中山君称王,此事终究是可以成功的。您愿意干吗?"蓝诸君说:"这正是我的愿望。"张登说:"就请您权且扮作齐王,让我试着说服您,如果成功,就这么干。"蓝诸君说:"愿意听听您是怎么说的。"
  张登说:"大王之所以不惜以割地来收买燕国和赵国,让他出兵去攻打中山,其实是想废掉中山君的王号吧!齐王说:'是的。'这样做,大王既有割地的耗费,又有首先发动战争的危险。割地收买燕、赵,这是加强敌人的办法;出兵去攻打中山,这要背上首先发动战争的名声。大王这两点都做了,但所要求于中山的未必能够得到。大王如果用我的办法,不割地又不用兵,中山君的王号也可废掉。齐王一定会说:'你的办法到底怎样呢?'"蓝诸君说:"那末,你的办法到底怎么样呢?"张登说:"大王派出特使,要他告诉中山君,说:'我之所以封闭关口,不许中山的使臣通行,是因为中山单独与燕、赵两国共谋称王,而不让我知道这事,所以才不让中山的使臣通行。假如中山君屈驾来见我,我也会帮助你们的。'中山君担心燕、赵两国不帮自己,现在齐王说:'即刻帮助中山君。'中山一定会避开燕、赵,而与大王相见。燕、赵两国听说后,一定会与中山断交。大王也和中山断交。这样,中山就孤立了,中山已经孤立,怎么能不废掉王号。假如用这些话去劝说齐王,齐王会不会听从呢?"蓝诸君说:"这么说,齐王一定会听的。这正可用来废掉中山王的王号,怎么说是用来保存他的王号呢?"张登说:"这就是中山王保存王号的办法,齐王已声明'立即援助中山君为王'。就可把齐王的话通知燕、赵两国,要他们不要出兵攻打中山,这大有利于燕、赵。燕、赵两国必然会说:'齐国想割让平邑给我们,并不是要废掉中山的王号,不过是想离间我们与中山的关系,自己与中山友好。'这样,齐国就是割一百个平邑,燕、赵两国也必然不会接受。"蓝诸君说:"好。"
  于是派张登去齐国,齐国果然有那一番声明。中山就把齐王的'声明'通知燕、赵两国,要他们不要出兵攻打中山;燕、赵两国果然都帮助中山,要中山君称王。"成其王"的事终于成功。
 
司马憙使赵
司马憙要赵国为自己谋求在中山中任相国,公孙弘暗中知道这件事。
  一次,中山君外出,司马憙驾车,公孙弘陪坐。公孙弘说:"做人臣的,求助于大国的势力,来为自己谋求相国,君王认为这种人怎么样?"中山君说:"我要吃他的肉,而且不把肉分给别人。"司马憙对着车横木叩头,说:"我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中山君说。"为什么?"司马憙说:"我当死罪。"中山君说:"开车走,我明白了。"
  等了不久,赵国的使臣来为司马憙求相国,中山君便很怀疑公孙弘与赵国暗中有来往,所以才知道司马憙要赵国为自己谋求相国这事。公孙弘怕里通外国之罪,于是逃离中山。
 
司马憙三相中山
司马憙已经出任中山的相国,中山君宠姬阴简为难他。
  大臣田简对司马憙说:"赵国使者来探听情况,怎么不把阴简的美貌告诉他呢?赵王一定会要求娶阴简,中山君如果给他,那末,在朝内就没有难你的人了;如果不同意给赵王,您就劝君王立阴简为正妻。阴简会对你感激不尽。"司马憙果然要赵王求娶阴简。中山不同意。司马憙说:"君王若不给赵王,赵王一定大怒,他大怒,君王的处境就危险,既然这样,那末就可立阴简为正妻,世上本没有要别人的正妻,要不到还怨恨别人的道理。"
  田简自认为:按照这个办法去做,既可以帮助司马憙使他'无内难。'又可以帮助阴简"立为正妻",还可以使赵王不能求娶阴简。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阴姬与江姬争着要做中山君的王后。司马憙对阴姬的父亲说:"争王后的事如果成功,您就能拥有封地,统治人民;如果不成功,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想要成功,为什么不来见我呢?"阴姬的父亲行下跪叩头礼,说:"事情果真象您说的那样,不用说我就当先重重报答您。"
  司马憙即刻向中山王上书说:"我知道使赵国弱中山强的办法。"中山王很高兴,接见了司马憙,说:"希望听听使赵国弱中山强的高论。"司马憙说:"我希望到赵国去,察看那里的地理形势,险要的关塞,人民贫富的生活情况,君臣贤愚的工作情况,斟酌以为参考,而不能事先无根据地陈说。"中山王于是派司马憙到赵国去。
  司马憙拜见赵王,说:"我听说,赵国是天下擅长音乐、出美女的国家。现在,我来到赵国,到了大都市,去了小县城,听了民歌,看了风俗,也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实在没有见到什么美丽漂亮的女子。我到的地方不少,周游各地,无所不到,从未见到过象中山的阴姬那样的美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仙女,那容貌、姿色,简直已经是绝代佳人了。至于那眼眉、鼻子、脸蛋、眉宇、额角,她真是帝王之后,绝不是诸侯的姬妾。"赵王的心被说动了,他非常高兴地说:"我想娶她,怎么样?"司马憙说:"我心里觉得她太美了,口里不知不觉就说出来了。如果想要娶她,这可不是我敢插嘴的,希望大王不要泄漏出去。"
  司马憙告辞,回报中山王说:"赵王不是贤德的君王,他不喜好道德,而喜好音乐,女色;不喜好仁义,而喜好勇武。我听说,他竟然还想娶阴姬哩。"中山王神情严肃,很不高兴。司马憙说:"赵国是强国,赵王想娶阴姬是娶定的了。大王如果不给,那末国家就危险了;如果给了,又要被诸侯们耻笑。"中山王说:"那可怎么办?"司马鬬说:"大王可立阴姬为王后,以此断了赵王的念头,世上决没有向人家求娶王后的道理。即使他想提出要求,邻国也不会赞同。"于是中山王就立阴姬为王后,赵王也没有再提出要娶阴姬的事。
 
主父欲伐中山
主父赵武灵王想要攻打中山,派李疵去仔细察看,李疵说:"中山可以攻打,如果君王不去攻打,恐怕就要落在诸侯后面了。"赵武灵王说:"为什么?"李疵回答说:"中山君礼贤下士,到穷街小巷之中,车子难以通行,就取下车盖,甚至下车去拜访士人,象这样,总共去了七十家。"赵武灵王说:"这是贤能的君王啊,怎么可以去攻打他呢?"李疵说:"不对,如果任用士人,那末,老百姓就会致力于扬名,而不存心于农耕和作战;如果拜访贤者,那末,农夫就会懒于务农,战士就会怯于作战。象这样而不亡国的,还从没有过啊!"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
中山君设宴款待国都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在座,羊羹没有分给司马子期,他一气之下,说服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逃跑了,有两个人提着戈随在中山君的后面,中山君回头对二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二人回答说:"我家老父,饿得快死了,君王曾经赐了一壶熟食给我们父亲吃。父亲临死时说:'中山一旦有难,你们一定要为中山效死。'所以我们来为君王效死报恩。'中山君感慨地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而在于处在他遭受困厄的时候;怨恨不在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人的心。我以一杯羊羹亡国,而以一壶熟食得到两位为国效死的义士。"
 
乐羊为魏将
乐羊做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他的儿子当时正在中山,中山君将乐羊的儿子处以烹杀的酷刑,并将乐羊儿子的肉做成汤送给乐羊。乐羊喝了这肉汤,古今称颂说:"乐羊喝儿子的肉汤,为求君王的信任;申鸣不顾父亲被杀,为求严守君王的大法。
 
昭王既息民缮兵
秦昭王已使百姓得到休息。修缮了武器,又准备攻打赵国。武安君说:"不行。"秦昭王说:"前一年,国家的府库空虚,人民遭受饥饿,您不估量百姓的能力,要求增加军粮去消灭赵国。现在寡人使百姓得到休息,士卒得到安养,蓄积了粮食,全军的给养又超过从前一倍,您却说:'不行'。为什么这么说呢?"
  武安君说:"在长平大战中,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国人欢喜,赵国人害怕。泰国人战死的给以厚葬,受伤的给以精心治疗,有功绩的设酒食给予慰劳,百姓假借祭祀之名聚会,浪费了财物;赵国人战死的无人收殓,受伤的得不到医疗,军民悲泣哀号,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努力耕田,增加了生产,现在大王派兵虽然三倍于以前,我预料赵国的守备力量也会相当以前的十倍。赵国从长乎之战以来,君臣都忧愁恐惧,早上朝,晚退朝,用谦卑的言辞,贵重的礼品,向四方派出使节,结交盟友,与燕、魏、齐、楚结为友好盟邦。他们千方百计,同心同德,致力于防备秦国来犯。赵国国内财力充实,外交活动成功。现在这个时候,对赵国不可攻打。"
  秦昭王说:"寡人已经派兵了。"于是他派出五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王陵战败,损失了四千人。秦王又要派武安君白起,武安君声称有病不去。秦王于是派应侯范睢去见武安君,责备他说:"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战士百万。您从前率领数万军队攻打楚国,攻下了楚都鄢郢。烧了他们的宗庙,一直打到东面的竟陵,楚国人震惊,往东迁都而不敢向西抵抗。韩、魏两国前后相随,动员大批军队,而您率领的军队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却和它们大战于伊阙,大败了韩、魏联军,以致血流成河,漂起了大盾,共斩首二十四万。因此,韩国、魏国至今还称作泰国东面的属国。这是您的丰功。诸侯无不了解。现在赵国士卒死于长平之战的已有十分之七、八,赵国虚弱,所以寡人才发动几倍于赵国的大军,希望派您领兵出战,一定要消灭赵国。您曾以少击多,获胜如神,何况现在是以强攻弱,以多攻少呢?"
  武安君说:"当时楚王依仗他的国家大,不顾国政,大臣们居功自傲,嫉妒争功,阿谀谄媚之臣掌权,贤良的忠臣受到排挤而被疏远,百姓离心离德,护城河也不修浚,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所以我能够领兵深入楚国,占领了很多城邑,拆除桥梁,烧毁船只,绝其归路,来坚定百姓作战的决心,并在郊野各处寻找食物,来补充军粮。在这个时候,秦国的士兵,把军队当作自己的家,把将、帅当作自己的父母。没有经过约定,大家都很亲近;没有经过商量,大家都很信任。全军上下同心同德。抱着必死的决心,至死也不回头。相反,楚国人在自己的国家作战,都只关心自己的家,全军将士离心离德,没有斗志。所以,我才能够建立战功。在伊阙战役中,韩国势力孤单,等待魏国,不愿首先动用自己的军队。魏国依靠韩军精锐,想推韩军打头阵。韩、魏两军争利,不能同心协力,所以我有机会能够设置埋伏,来对付韩国的军队,并集中精锐,组织劲旅,出其不意,进攻魏国。魏国军队已经战败,韩国军队自然溃散。乘胜穷追败军。因此之故,我才能够建立战功。这都是由于谋划得当,利用形势,随机应便,符合自然的道理,哪有什么'神奇'可言呢?现在秦国在长平打败了赵军,不在当时趁赵国畏惧而灭掉它,却有所顾虑,放弃了机会,让他们能够从事耕种,提高生产,增加积蓄;使孤儿能够养育,幼儿成长,以增加人口;并修缮兵器,以增强战斗力;增高城墙,修浚护城河,以巩固防守;国君放下架子,对臣下以礼相待;上级军官对士卒推心置腹,同甘共苦;至于对平原君赵胜这类人,都让他们的妻、妾到军营中,来为战士缝补衣裳。臣民一心,上下协办,如同越王勾践当初被困在会稽山上受辱,而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一样。现在如果攻打赵国,赵国必定拼死坚定;如果向赵军挑战,他们必定不出战;包围其国都邯郸,必然不可能取胜;攻打赵国其它的城邑,必然不可能攻下;掠夺赵国的郊野,必然一无所获。我国对赵国出兵毫无战功,诸侯就会产生抗秦救赵之心,赵国一定会得到诸侯的援助,我只看到有攻打赵国的危害,还没有看到有利之处;再加上我有病,所以不能出征。"
  应侯范睢惭愧地退下,把自起所说告诉了秦王。秦王说:"没有他白起,我就不能消灭赵国吗?"又更增加兵力,另派王龁替换王陵攻打赵国。包围赵都邯郸八、九个月,死伤人数很多,却没有攻下。赵王派出轻兵锐卒,来袭击秦军的后路,秦军一连失利。武安君白起说:"不采纳我的计谋,现在到底怎么样呢?"秦王听说后大怒,于是亲自去见武安君白起,强迫他起来,说:"您虽然生病,也要为寡人带病指挥。如果建立军功,这是寡人的愿意,一定重赏您,如果您不去,寡人就要深深地怨恨您。"
  武安君白起叩头至地,说:"我明知出战虽然不会成功,却可以免于获罪;不出战虽然没有罪过,却不免处死。但还是希望大王接受我的愚见,放弃攻打赵国,让人民养精蓄锐。利用诸侯的关系变化,安抚他们中担惊害怕的,讨伐他们中骄傲轻慢的,消灭他们中昏庸无道的,这样来号令诸侯,就是所谓'屈白起一臣,却可以战胜诸侯'的做法呀。如果大王不明察我那愚计,一定要消灭赵国,求得一时痛快,致使我获罪,这也就是所谓'取胜白起'一臣,而被诸侯所屈服'的做法呀,取胜一臣的威严,哪里比得上战胜诸侯的威严大呢?我听说,明君爱他的国家,忠臣爱他的名誉;灭亡的国家不可能再复原,死去的士卒不可能复活。我甘受重罪而死,也不能做一个辱军败国的将领,希望大王谨慎考虑。"秦王没有回答,转身就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