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迷小说的入,给你推荐世界顶级尖货!

 失物图书馆 2016-02-23

前两天我们在《拷问余点|觉得自己是女神吗,如何修炼个人魅力?》里说,将要选出1名读者送书,你以为我忘了麽~

莫小叶

快来领书吧,地址留言就行。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


我这么用心地推荐了,你们一定要看啊。


小雯


我们每周都开读书会,小雯是文化担当。啥意思?就是我们Queen主义最有文化的作者!


她推荐的,我们真的都会去看,你呢?


读书就要读经典,元旦那天,朋友圈一位我很欣赏的姑娘发了条状态:今年开始,我只读死人写的书。虽好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所有活着的写作者,包括我自己,压力大了,好好努力吧。

余点



1.S.A.阿列克谢耶维奇《锌皮娃娃兵》




在读2015年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之前,我不知道真正的战争是这样子的。我不知道战争还可以这样写。这本书把我看哭了。


“子弹射入人体时,你可以听得见,如同轻轻的击水声。这声音你忘不掉,也不会和任何别的声音混淆。”

迥于以往的反战小说,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介入叙事本身,不评论,不解释,不诿饰,不煽情,只通过几十篇亲历阿富汗战争者们的口述纪实,一块块拼合起完整的战时全景,每句话都沉甸甸的。

这些士兵主要是一些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没有成家,没有步入社会,却看到过烧焦的人皮怎样卷成筒,看到过停尸房里一口袋一口袋炸成碎块的人肉。

阿富汗人恨他们,幸存者回国后人们却歧视他们杀过人。一百五十多万士兵进行了一场历时十年却被证明毫无意义的战争。

最后记得他们的只有母亲:她们抱着锌皮棺材回忆起孩童时代的娃娃兵们,仍然固执地“等他回来”。



威廉·戈尔丁《蝇王》




这是迄今为止,我心目中最棒呆的诺奖小说,读起来又揪心又过瘾又深刻还受教育,基本上认识的人都被我安利了个遍。

作品一气呵成悬念迭起精彩不停,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一丝丝防备就被画风突变的小正太们惊到了。

小说的开头是飞机失事,荒岛余生的一堆小男孩们虽然性格各异,但最初还能保持着文明世界的秩序。随着时间的推移,伊甸园变成修罗场,活泼正常的小男孩变成面目狰狞的嗜血狂,杀戮同伴,火烧全岛。

戈尔丁像是以荒岛为背景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看看在脱离社会制约和道德规范的环境里,在日复一日绝望和恐惧的折磨下,人类至恶会疯狂滋长至何种地步。

这部哲学寓言式的小说最大的特色是丰富深刻且一目了然的象征意义。


戈尔丁大叔继承英国素来强大的反乌托邦文学传统,毫不留情打脸以往的荒岛文学,文笔超好,译本也一流,对文明的脆弱性的洞见发人深省。



杜鲁门·卡波蒂《卡波蒂短篇小说全集》




你可能不知道杜鲁门·卡波蒂是谁,但你一定听说过他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这个身体孱弱、尖声细气的同性恋在美国是和海明威一样家喻户晓的一流传奇小说家,几乎可以说是美国60年代的时代icon.

不仅许多作品被搬上银幕,2005年他的创作经历也被好莱坞拍成电影《卡波蒂》,主演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主。

卡波蒂的多数短篇小说有种明显的怪异感。寒冬深夜穿着薄丝裙敲门的小女孩、伏都教巫师的预言、墓地中搭讪的神秘中年女人、针线篮里切下的黄猫头……

带有美国哥特式南方文学的离奇怪诞风格,但从不过度渲染,行文干净明晰,叙述节奏极端简洁。


他继承了爱伦·坡式的心理激变和阴郁梦魇而不仅溺于此,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人性温情和世事无常,底色是暖的。

读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他混迹富人生活的深刻孤独和困惑苦痛。
其中我格外喜欢的篇目有《属于自己的貂皮大衣》和《花房姑娘》。


普鲁斯特《在少女花影下》




在我心里,普鲁斯特最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个拒绝阐释的作家。

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难懂到像乔伊斯的天书《芬尼根守灵夜》一样“让评论家至少忙上三百年”,而是因为他的小说中,普鲁斯特本人的话语无处不在。


《在少女花影下》是《追忆逝水年华》第二部,写时光流淌下的细琐生活和爱情体验。

他的心思细腻尤胜女性,谈爱情,谈古典艺术,谈回忆的治愈,作者的情绪、思考、灵感就像是密密匝匝的针脚,完美地和叙事缝合在一起,又像是光影斑驳交错,恍然间难分虚实。

动态的情感世界随着叙事的缓慢推进汨汨流淌,不焦不燥,只有静气。


《在少女花影下》是适合夜里读的书。普鲁斯特天赋罕见,对于复杂丰富的情感有着澄澈的感受力和观察力。

如果刚好碰上下雨天,当淅淅沥沥的雨声里世界都格外寂静的时候,就读普鲁斯特吧。

巴尔加斯·略萨《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



2015年国内秘鲁作家略萨的书一本接一本地出,火热程度不亚于14年的波拉尼奥和13年的奈保尔。

扒开结构现实主义大师、拉美“文学爆炸”主将、2010年诺奖得主这些头衔,揣着一张帅脸的略萨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迷の八卦缠身气质。

他不但和同为诺奖得主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建立了无比纯洁的无产阶级革命友谊,而且人前人后从不掩饰自己对球王贝利真诚的喜爱之情,甚至在蜜月期间还跑去看贝利的球赛。

在《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一书中他津津有味地追忆当年和自己小姨妈轰轰烈烈私奔结婚的狗血恋爱,在这本转型期神作《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中又一本正经地撰写超长报告研究性服务。

逗比上尉潘达雷昂勤勤恳恳为秘鲁军队组织军中秘密流动妓院,“成绩卓著”。一朝事发,成为玩脱了没人收场的倒霉蛋。

小说是戏谑的,荒谬的,又是深刻的,卓越的。我从心底里喜欢略萨这个热气腾腾认真搞笑的故事。


奥尔罕·帕慕克《黑书》



这本奇异的小说是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奖得主帕慕克集大成之作,有博尔赫斯式的迷宫式结构和无限平行宇宙的主题意义。

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卡利普寻找失踪妻子的故事,但情节芜杂,文化底子厚重,涉及谋杀、符号、文字、死亡、历史、阅读、写作,穿插古代神秘教派的学说和波斯文学元素,并不难懂,但十分耐读。

如果说他的《我的名字叫红》中真正的主角是波斯细密画,那么《黑书》是在谈伊斯坦布尔。


作者自己也坦白:“我要写的是一个巨大而有丰富纹理的故事,试图捕捉精神分裂的、焦虑的伊斯坦布尔。”

比起叙事的部分,我更喜欢读那些看似不经心宕开一笔的、潜藏在情节冲突末端的句子。

他写卖哈发糕的小贩,写苏里曼的清真寺,写水位下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写奇哈格的古老街道,甚至是贝尤鲁的红灯区,都带有浓郁的抒情性。


笔触异常温柔,读起来很舒服,许多语句带有东方哲学的意味,可以摘记在小本本上。


奥拉西奥·基罗加《基罗加短篇小说选》



乌拉圭大胡子小说家基罗加就是那种国内才刚刚引进实力大于名气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小众高冷但将来又一定会火的必读经典作家。


在西班牙语世界家喻户晓,江湖人称“拉美短篇小说之王”。

基罗加有许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许多亲友的非正常死亡事件追随了他一辈子,最后他自己也自杀身亡;再比如他患有重度不劳动不舒服斯基综合症,做木工机械、种马黛茶、收棉花、移植菠萝树、提取蛇毒制蛇毒血清、做花生糖、酿橘子酒、盖别墅、做独木舟、接生自己女儿……简直让人思嫁的百项全能小选手。

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化作他小说中风情无限的南美热带雨林背景,神秘的吸血大蜘蛛、紧张刺激的迫害狂、致人瘫痪的野蜜和吞噬一切的食肉蚁等等是只有在基罗加小说中才能读到的恐怖意象。

加之受到契诃夫、莫泊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世界级小说巨擘的影响,作品不乏具有精彩的现代主义变态心理元素的故事。


整部小说集中我最喜欢的篇目是《断头鸡》和《爱的季节》。


作者:小雯,Queen主义编辑




番外



我是最近熬夜加班害怕头发掉光的小易:


我天生发量少,发质细软,雪上加霜的是头皮还是大油田。因此一切对头发好的东西我都恨不得尝试个遍,各种各样的洗发水都快把我家填满了。


最近去了趟香港,在The body shop买了一把气垫梳子。虽然只要89港币,但握柄的质感一点都不廉价。


不仅能够促进头发生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晚上睡觉前,拿它梳一会儿,入睡困难的我一下子就有睡意,一举两得。

不过后来了解到,像我这种油性头皮的人,是不适合这种硬齿梳的,反复刺激毛囊会使头发油脂泛滥导致脱发,所以忍痛放弃了它,但依旧想安利它给能够拥有它的小伙伴。

嫉妒你们!

像我这种头皮发油但发尾又有些干的可怜星人,其实适合用猪鬃刷。猪鬃细、硬质、韧性十足但不刺激皮肤。


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猪鬃梳本身也是毛发,它的鳞片会将头皮的油脂带到发尾,改善发尾干枯的状况。

我的猪鬃按摩梳购于淘宝一家自创的专注于洗浴用品的店,碍于广告嫌疑就不公布店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