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三国历史进程的20位英雄排名

 学无至境焉 2016-02-23

 

        影响三国历史进程的20位英雄排名

                    李奉先 原创

     历史研究者,需坚定地用史实说话,揭秘历史风云旧事。

                     ——题记

  首先谈谈何谓“英雄”。夫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且坚强刚毅,屡败屡战,兼备藐视敌手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

  古今中外,英雄如天上星群,多不胜数。然最为特别者,皆寥寥可数,而终极完美者则放眼望去皆无,皆因没人达到上述之要求,即使宇宙再大,皆无长生不灭者。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明英宗正统时期的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但英雄不是人人皆可担当之,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凡喜欢三国人物的,上了点岁数的人恐怕都知道这首诗:“一吕二马三典韦, 四关五赵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此而则纯勇力而言,以英雄评据,则不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焉。

那么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的十个三国英雄人物都有谁呢?我们只谈《三国志》等历史人物,演义小说则不予考虑之中。

第一名:曹操。稼轩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之语,想来辛弃疾认为这三人是三国英雄前三甲。

后来又有首元曲写到“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此曲则道天下英雄,仅操尔。以他看来,赤壁之战只是偶然性占了上风,“使竖子成名”。“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显然也是这个意思。而毕生与曹操周旋的刘备他更连提都不提,直接说为刘氏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半生却回天乏术的孔明。且只拿孔明作曹操的陪忖。一个“惊”只说操之威,震慑天下,惊动卧龙,仓促上阵。高下已然分明。这自然有失偏颇,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并不能将其他人物的风采都掩盖了。

毕竟,三国大乱之世,注定是个豪杰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但群雄割据以来,曹操一直是争霸的主角,而其在北方的争霸战场也一直是斗争的中心,这种情况直到赤壁之战才有所改变,争霸的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且曹操也是三国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文武兼资,时人无出此公之右也。

第二名:孙策。东吴基业,小霸王孙策是断然不可缺席的!孙策,年纪轻轻父亲就死了,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舍弃玉玺借兵创业,“披坚执锐,与天下英雄争锋”,短短几年,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都姓孙,何等的英雄!孙策不是一流的名将,谁是? 孙策是一等一的大英雄。

乔玄善识人,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能把爱女嫁给孙策,可见孙策绝非一般。若孙策不死,“敢笑曹刘不丈夫”,天下鹿死谁手,亦不可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焉能以一眚而掩大德”?“美玉薇瑕”,才是宝贵真正的美玉。

傅子曰:“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策骁雄,与项籍似。”

陈寿《三国志》之《孙策传》则云:“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其为人,美资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曹操都叹:“狮儿难与争锋”可惜其英年早逝焉!

第三名:刘备。在三国时期,刘备是最后崛起称霸的,除了诸葛亮及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辅佐外,还有他心意坚韧和机谋权变的能力有关系。刘备深知道德的感化力量,所以他一直高举仁德信义的旗帜,身边武将至死不渝地拚杀也是助他成功因素之一。

刘备即使需要利用权力、机变的时候,他也决不放过机会,不过他比曹操适度而已。基本上符合那个时代老百姓“谴恶扬善”的传统文化心理。

陈寿评价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

第四名:周瑜。直接导致了天下三分的还有一位中流砥柱者,则是赤壁主帅周公瑾。可以说三国的前期决定的天下格局的是曹操和周瑜,一个统一北方,一个导致天下三分。《三国名臣赞序》赞周瑜:“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 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以前的正统派史学家都以《隆中对》为依据,把三分功劳归于诸葛。其实不然,《隆中对》只是一种预见,而但对于决定三分的那场“赤壁之战”,

诸葛亮唯一的贡献就是促成孙刘联盟,但这已是大势所趋,而且还是孙权一方是主动的。曹、孙、刘赤壁之战(公元208),乃中古史上一大事。曹胜则汉末二十年分裂之局,可复归统一;孙、刘胜,则三国鼎立之形势以成,战争再延长七十年。且不论对错功过,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确实是一手缔造出了这三分局势。而他早年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也是吴国开国立业的最大功臣。

孙权称帝时就感叹说:“非周公瑾,孤不帝矣。”

第五名:孙权。吴主孙权,终其一生虽是守成之主,但他或联刘抗曹,或联魏拒刘,均获大胜。能同时战胜这当世曹、刘两大枭雄的又能有谁?

其割据江东,最后终成帝业,曹操都不得不叹到:“生子当如孙仲谋”。其雄才可见一斑。

第六名:司马懿。诸葛的对头司马懿,他最大的贡献自然是逐步掌握了曹魏的政权,让他的子孙最后夺位当上皇帝。而最值得称道的自然是在五丈原拖死了诸葛孔明。

尽管其综合能力不如孔明,且其真正执政也晚于孔明,孔明前三次北伐遇上的都是曹真,郭淮,张合等人,直到最后与司马交手实在已是强弩之末,快灯枯油尽了。况且他的胜利多半仰仗魏国本身雄厚的国力,但人家毕竟是胜利者。

   一个能揣摩曹操心思,且把曹魏江山整锅带碗捧走,非一般人物能做到的。

  第七名:诸葛亮。一代名臣,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他是刘备死后蜀汉的实际统治者,在内政军事等方面都有所建,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和北伐都巩固了蜀汉政权,延长了三国的局面,是三国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但他的功绩在后世确实被夸大了,在《三国演义》中更是成为一代“智圣”。其实观其一生,虽数次北伐,但都无功而反,只是东支西绌,搞搞拉锯战而已。

第八名:刘焉。《三国志》蜀书第一篇所说的益州牧——刘焉。说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是他首创的益州基业,这是后来刘备建立蜀汉帝国的根本。然而他的手段不止如此,汉中的割据势力张鲁就是他一手扶植的。而其他大小割据势力都和他有关联,为什么这么说呢?汉末管理地方的本是刺史,但刘焉却进言将它改成了垄断军政经济大权的州牧,而后几个宗亲大臣各拒一州,才有了后来的军阀混战。

而他则占据了据说有帝王之气的益州,这才有了蜀汉基业的雏形。

第九名:陆逊。即孙策长女婿。一代代枭雄刘备就败亡于他手,他指挥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使三国进入后期的关键,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他在内政方面也是好手,堪称吴国的诸葛。也是后期维系吴国大局的关键人物。

第十名:马超。马孟起应该是三国时期最抱憾终生、死不瞑目的英雄人物。

马超,应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部分就是在凉州起兵造反,攻打曹操。这时的马超年少得志,驰骋沙场,在正面战场上战无不胜,打得曹操狼狈不堪。不过在战场之外,马超就不是曹操的对手了,曹操用了反间计,使得马超的内部出现了分裂,马超的老婆和两个儿子被部将杀死,无奈之下,马超投靠了张鲁。

马超的第二阶段开始了,张鲁这种货色自然无法使马超才尽其用,反而是猜忌重重。这时候张鲁派马超去救援刘璋,攻打刘备,马超碰到刘备,自然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了。

但从这之后,马超在孤独和压抑中度过了后半生,章武二年,年仅四十七岁就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马超死的时候给刘备写了一篇非常简短凄苦的奏折说:全家都被曹操杀了,没什么亲人,连个后代都没有,只有个弟弟马岱请您好好帮我照料,在地下也就感恩了。当年,这个十七岁从军、二十岁就大破郭援威镇河东的一代名将“锦马超”却死得如此凄凉……

第十一名:魏延。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事实上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楙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

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

第十二名:庞统。 三国演义中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史实上这绝非言过其实。也许庞统排在第十二有点低,也许他比诸葛亮更能辅助刘备完成霸业,然而庞统留给我们的印象太过短暂了,只有短短数年,他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庞统开始为功曹,以他的才能这是小菜一叠。庞统名声远扬,周瑜死后,送丧入吴,纵论吴国权贵,显示出他的确是志大才高。

投靠刘备后为县令,后经鲁肃诸葛亮推荐得到重用,亲待仅次于诸葛亮。后随刘备进军益州。以刘备的知人之明可以预见至少他的军事才能要在诸葛亮之上。

庞统作为刘备二大谋士之一,在三十六岁中箭而死,刘备十分痛惜,言则流涕。

第十三名:郭嘉。曹操深通用人之道,他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大才者不拘小节”,而郭嘉就是这样一位不拘小节的“大才”。 郭嘉行为平时较为放纵,陈群多次向曹操“汇报”,曹操在嘉奖陈群的同时,非但未对郭嘉毫无责罚,反而更加重用。事实证明,郭嘉并没有辜负曹操的厚望,在他以后的从军生涯中,郭嘉屡出奇计,为曹操逐鹿天下,平定北方立下了不少功勋。郭嘉的才能是很高的,在他从袁绍处转投曹操时,曹操与他谈论天下事。就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郭嘉在三十八岁病死,曹操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可见在曹操的内心深处,是真的对英年早逝郭嘉的深切缅怀。

第十四名:关羽。关云长生性高傲的弱点,导致了在樊城之战,由开始的指挥正确,威震华夏,发展到最后上当受骗,全军覆没,大意失荆州,最终导致孙、刘联盟瓦解,其教训惨痛。当初曹操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魏书·夏侯渊》),终为人戏于股掌之间,夏侯渊最终果恃勇而亡,夏侯渊如此,关羽、项籍皆是如此。

但历史中的英雄关羽更有优秀的一面,这使得他足够名垂千古。

其重然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二。

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

忠义的化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关羽当做“忠义”的化身,关羽的地位被抬得越来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被尊为“武圣人”。

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关羽自不必说,就是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也把关羽奉为膜拜的英雄。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第十五名:袁绍。袁绍并非没有才能,数年时间从一个渤海太守发展到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决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但他有一个最大弱点:“好谋无断”,在最关键时刻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十六名:贾诩。他虽然不是曹操的亲信,但在各次战役的策划上都出力不少,更重要的是他曾先后早先成效力多人,早先事董卓,作乱京城,后来煽动李,郭二人造反,致使汉室的威望彻底扫地。后来又在曹袁关键之战时让张绣站到曹操一边。

官渡之战又提出四胜原则,可以说官渡之战贡献最大是他.且在众多谋士当中,数他活得最久,又帮曹丕保位,最后连献帝都给赶下台,真正结束了汉朝,进入了“三国”时期。

第十七名:姜维。这个诸葛亮的继任者,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相比之下,姜维还是比较幸运的,刚刚二十七岁就做到了征西将军一职。诸葛亮曾夸奖他文武双全,胆略过人,而且忠于汉王朝。诸葛亮这样看重的人才在费祎手下遭殃了,费祎这个人虽然有些才华,但是比较散漫,没有什么大志向。

蜀国晚期,姜转战到了剑阁,让后主组织成都防御战,等待自己回师。可是刘阿斗却投降了,姜维听到这个消息后,恨的拔出了配刀猛砍路边的石头!

后来在成都的庆功宴上,邓艾挠着花白的脑袋醉醺醺的表示:姜伯约也不愧是当世英雄,可惜他遇到了这样的主子,也加上遇到了我,才走投无路了。

第十八名:沮授。这是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才能仿佛没有得到任何的施展,他自己也在官渡之站后沦为曹操的阶下囚,当然这一切都不能怪他,因为他追随了袁绍。

  在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前,沮授就向袁绍提出了“协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正确的建议。同时他也告戒袁绍不要任人唯亲,但没有任何效果。颜良不能独任,官渡决战采用持久策略等一系列正确建议不得采纳,可以说沮授的命运是悲惨的,像他那样一个有才能得人,非但未能辅佐明主争霸天下,连身家性命也陪了进去,实在让人叹息。

第十九名:赵云。英雄与侠义的化身,美貌与智慧的并重。英雄排行你可能不喜欢其他任何一个,因为多多少少总有点缺点。如关羽的自傲、袁绍的无谋,但你绝对会喜欢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

第二十名:桓范。曹魏大司农桓范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敌得过司马懿的诡计,却敌不过曹爽的昏庸。如果曹爽信得着他,天下也许根本就没有司马氏什么事儿了。司马氏渭桥兵变的时候,中外一片混乱,形式悔暗不明,大臣们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是清醒的,这就是大司农桓范。他当机立断,抢到了大司马印,斩关夺锁突围出了洛阳。司马懿听到他逃走的消息,跺着脚叹息:糟糕了,要坏事,智囊走脱了。

蒋济对司马说:没事儿,他自然很可怕,不过我看曹爽那个胆小鬼未必敢听他的计谋呢。桓范到了乱成一团的曹爽军中,立刻清醒的分析了形势,并慷慨激昂的说到:这里到许昌,不到半宿,城中粮草足可以支撑好几年。调动天下兵马的大司马印现在就在我手里!阁下还怕什么呢?

且如今天子在手中,打着皇帝的旗号号令天下,国中的将领一看就知道该跟随谁了!可是曹爽这个窝囊废还是不敢,说了一句窝囊至极的话:现在不指望再掌权了,回家守着几亩地当个富家翁总可以吧。

    桓范气的哭骂:你父亲曹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字,可是生下来的儿子怎么比猪还蠢啊!

  凡好三国者,读《三国志》必不下三遍,凡读三国过三遍者,心中难免会将其心中英雄默默排名一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估计一百个人排名,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结果,以上只是笔者粗读三国史书后心痒使然,聊崇敬古人,亦博诸君切磋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