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生活”之三:《莫当“废品收藏家”》

 木子a 2016-02-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天山风景。2014年。 

================================ 

   社会上真正的“文物收藏家”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然而,“废品收藏家”却是处处可见,屡见不鲜。其中老年人居多。

 居家过日子,生活日用品磨损、破旧、过时、损坏,不好用,不能用,不想用,就实行新陈代谢、更新换代,这是常有的事。

 那么,那些不好用、不能用、不想用的废旧的、过时的日用品,究竟如何处理呢?

 有许多家庭是不处理、不淘汰,而是一年又一年地收着藏着。比如,洗脸盆漏了,转手放在卫生间;旧钢精锅漏了,顺手挂在厨房的墙壁上;鞋子破旧了,或不想穿了,就扔了吧?不,塞到柜子里;搬进楼房有暖气了,那些住平房时生炉子用的烟筒用不着了,也在楼道里堆着……

 在一些人家里,你去看看吧,几乎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一堆堆的破旧东西:旧衣服、旧鞋、旧雨伞、破桌椅、破脸盆、破火炉、纸箱子、破被套……包着、捆着、裹着、塞着、藏着、掖着、堆着、挂着、吊着……院子里、楼道里、阳台上、床底下、箱子上、柜子里,到处都有多年不用的东西,活像一个“旧货店”。

 特别是有的已经搬进楼房住的家庭,四白落地、装修一新的新房子,本来应该是“旧貌换新颜”,可还依然收藏着那些多年不用的废旧物品,或依旧摆放着舍不得处理掉的旧式家具。新旧鲜明对比,反差很大,显得很不协调,就好像就是一个“城市里的村庄”。让人看了,总觉得有点儿别扭。

 老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现代很时髦的广告词说:“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那才叫“匹配”,匹配才叫“协调”。几十万,上百万的房子都买下来了,买得起马,难道就买不起马鞍?  收藏、保留的那些废旧东西,要是有用,或是常用也行,那还算是有价值。不,有的是十年八年也没动过用过,可就是舍不得处理。 

 比如家里人不穿的旧鞋,每次大扫除,都拿出来端详一番,看这双舍不得扔,那双也舍不得扔,好好的鞋扔了“太可惜了”,然后又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心想,说不定哪天还想穿呢,还是先留着吧。

 那雨伞破了,去修理一下吧?一打听,维修的价钱跟买把新的差不多,觉得太“不合算”了;那就扔掉吧?别,说不定什么时侯还用得着,没准还能救救急呢。

 要是儿女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反复劝说又不听,便背地里或强行给扔了,或是仨瓜俩枣地当废品给卖了,一旦被老人发现,那可就是捅了马蜂窝了,不得了了。

 我的老岳父耳朵有点儿背,跟他聊天、说话很费劲,尽管你说话声音很大了,他还觉得你说话的声音太小。于是,很少跟人聊天说话,就爱默默地看报,订了《北京晚报》、《参考消息》等报纸。报纸看完了,捆绑好,三五年的旧报纸,在不大的屋子里堆着,摞起来像个小山似的,很占地方。我夫人动员多少让岳父处理掉,但他无动于衷,就是舍不得。在岳父跟单位组织的退休职工外出旅游不在家的机会,夫人自作主张把我岳父多年积累的旧给卖了废品。他回到家一看,他的报纸不见了,立刻大发雷霆,怒吼道:

 “你们把我也给一块儿卖了算了!”

 就这样,顽固地习惯性地“藏污纳垢”,日积月累,使得家里的废旧物品就越攒越多,既占地方,又不卫生,味道难闻,还有碍观瞻。

 人们之所以收藏那些废旧物品,也许还是因为那句流传很久的老话:“破家值万贯。”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那些破旧东西真的值多少钱,是说每一样使用过的东西,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故事,都见证过自己家的生活历程。“值钱”的,不是那些破旧东西本身,而是主人对家里每一样东西的情结、眷恋。

 当初,之所以没舍得扔掉那些东西,可能是觉得还有用处,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得着。就这样,日积月累,家里就成了“杂货铺”。
    有的人留着那些多年不用或根本不用的东西,也许是指望将来有朝一日能卖个好价钱。如果是这样想的话,那可真就是异想天开了。

 难道你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吗?现在是,新的物品是越来越贵,物价飞涨;而废旧物品呢,是恰恰相反,越来越不值钱,打着滚儿地一个劲儿地降价,一年比一年便宜,一天比一天便宜。恐怕废旧物品卖高价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家里要真的是有收藏价值的文物,你可别轻易撒手。因为文物收藏的时间越久,就越值钱,有的是翻着跟头往上涨。

 可话又说回来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庭收藏的是文物呢?

 依我看,还是“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那些不好用、不能用、不想用的东西,干脆,趁早处理掉。

 我奉劝各位老年朋友,最好别当“废品收藏家”。

(赵忠心家庭教育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