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世人对孔子的十大误解(8):《论语》也有毒

 梅云雪 2016-02-24


 

        按:《论语》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圣经,其中有很多名言警句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和价值观。然而这部典籍也不是字字珠玑,并没有句句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孔子也有说跑调的时候,这些错误有些来自他的偏见,有些来自他的疏忽。我们应该抱着求真的精神来对待这部经典,唯如此才能获得最大的益处。

 

作为两千多年来最畅销的教科书—《论语》,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虽然它记录的只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可一字一句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故事和道理。千百年来的读书人对它顶礼膜拜,皓首穷经,无限引申。据统计,《论语》中的成语到今天还被广泛使用的就有上百条之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即便是《论语》这样的儒家经典,仔细推敲,除了现在显而易见的错误观点外,还有一些隐藏很深不易被发现的“毒草”。特别是孔子说的一些话,或者自相矛盾,或者模棱两可,经不起推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论语》有哪些问题。

         语言渗透着文化,文化充实了语言。学习这种语言,不可能绕开它的文化;学习它的文化,也就是在学习它的语言。

         一部《论语》充满着名言警句,它们是孔子和他弟子们的智慧结晶,而且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语言的有机部分。屈指数来,就有:和为贵、见义勇为、成人之美、既往不咎、巧言令色、三十而立、三省吾身、一以贯之、循循善诱、功亏一篑、登堂入室、言而有信、慎终追远、无欲则刚、临危受命、见利思义、不念旧恶、行不由径、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先难后获、述而不作、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举一反三、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暴虎冯河、色厉内荏、道听途说、患得患失、求仁得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志士仁人、因人废言、杀身成仁、欲速则不达、一言以蔽之、温良恭俭让、既来之则安之、杀鸡焉用牛刀、知其不可而为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可忍孰不可忍、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等等,等等。

        一部不到两万字的典籍竟有这么多的成语,按照比例,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典籍中,《论语》名列榜首。

        然而是不是《论语》中的每句话都是完美无瑕的呢?也不是。下面我就对《论语》做个吹毛求疵。

        孔子是非常讲究友谊的,《论语》多处讲交友之道,但是如果人人都按照孔子的话去做,结果谁也不会有朋友。其中《学而》和《子罕》两篇都讲道:“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前边一句和后边一句都对,“人要讲究忠诚和信义”,“做错了事不要怕改正”,这些话人人都应该照办,问题就出在中间一句,“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一个人只想跟比自己好的交朋友,可是人家不愿意跟你交朋友,因为你比人家差。这样循环往复,谁也交不上朋友,谁也别期待“有朋自远方来”,谁也不能“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孔子的不少话可能只是给特殊的群体和特殊的人讲的,很可能就是跟他的学生讲的,只适用于特定的范围,不要大而化之。

孔子对种庄稼的有偏见,樊迟提出想学农业,孔子骂他是小人,没有出息,为什么不去做大官、赚大钱呢?作为老师,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专心学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孔子有时候说话就不那么讲究逻辑了: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耕田种地,确实免不了饥饿,因为有灾荒,有苛政。然而学习就一定能够做官拿俸禄了吗?最爱学习的颜回,家里就剩下“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了,孔子自己也感叹道:“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先进》)”。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了,四十岁就死了。孔子这里的问题出在弄乱了可能性的大小:耕田最大的可能性是不挨饿,比较小的可能性才是挨饿;学习最大的可能性是做官拿俸禄,比较小的可能性是受穷在家里呆着。对于耕田,孔子取其可能性小者;对于学习,孔子则取其可能性大者。结果,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表述上的不对称。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耕也,食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贫在其中矣。

 

        这样一改,不仅逻辑上更合理,也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第二种情况也不是太难见到:养猪的吃不起猪肉,盖房子的住不起房子,种粮食的吃不饱肚子,上大学的找不到位置。但这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你看哪个开发商没有几栋别墅?很多高官手里也握着博士学位。

很明显,孔子对农业生产的偏见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主流价值观有关,用今天的观点来批评孔子当时的这些思想未免有些苛刻。不过,读《论语》这种国学经典时,应该始终保持独立的质疑精神。即便孔子被推崇为圣人级的教育家,他自己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费解的不当之处。

        还有,如果人人学君子,人人成了君子,大家都“谋道不谋食”,也都“忧道不忧贫”。那么,就有一种结果,人人没有饭吃,也就正应了孔子在陈蔡被围时说的一句话:“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这个“穷”不仅是古汉语的“困窘”的意思,也是现代汉语的“没饭吃”的意思。这样一来,一个社会还需要大批的“小人”来种地,那就不应该只提倡君子而贬斥小人了。孔子的思想就陷入大的逻辑矛盾之中。

在孔子看来,贫穷也是一种品行,是一种优良的品性,只有仁者才可以“久处约”,推崇安贫乐道。所以,孔子把“贫与贱”看成与“富与贵”一样的东西,都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贫与贱”既然是人们“所恶”的,怎么可能不择手段得到它呢(不以其道得之)?那不是有病吗?我看古往今来,除了孔子的两个好学生颜回和原宪能做这一点,谁也不会自觉去追求“贫与贱”。因此,更加符合人性的说法应该是: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

 

     孔子有些时候的回答还有些张冠李戴,对牛弹琴,甚至牛头不对马嘴。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论语·颜渊》)

 

      孔子第一轮的答案不算跑题,但是有些过于简单,以至于樊迟理解起来有困难(未达)。孔子第二次的解释就有点张冠李戴,这是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的答案,请看: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孔子的答案就是针对鲁哀公的问题:“怎么做才能让老百姓信服?”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置于斜曲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了;如果把斜曲的人置于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孔子的话就是如何安排官员,显然与樊迟的问题对不上号。可见,因为经常有人问问题,孔子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问题库和答案库,有时候不免产生错配现象,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用于另外一个问题。樊迟更是一头雾水,也不敢再往下问了,只好出去问他的同学子夏,子夏又云里雾里给他解释了一通。樊迟是个很认真的学生,凡事都要弄个明白,他一定很失望,否则就不会提出改学农业了。

        孔子是一位智者,一位哲人,具有超人的洞察能力和概括能力,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言警句,已经成为我们母语的一部分。这些名言警句是一种语言现象,使我们的表达具有内涵和文采;它们又是一种智慧,给我们以启迪,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然而,瑕不掩瑜,《论语》虽然有一些表述有瑕疵的地方,后人也不必为圣人讳,牵强附会地做各种各样的曲解。这是一个具有健康思想的人应该有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