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育场馆不能因大获罪——对澎湃新闻关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报道的几点看法

 种德得福 2016-02-24

  春节之后,第一篇关于体育场馆的重头新闻来自于近年来颇为热门的《澎湃新闻》。而内容也直指体育产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矛盾之一。


  在这篇题为《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大的体育场馆吗》一文中,作者通过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蓝皮书》,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国内体育场馆领域专家发言以及欧美和伦敦碗等国外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类比,得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不符合全民建设热潮,同时利用率过低无法解决现在的场地供需矛盾。从而引发了行业内的热议和转载。


  通篇文章无论是从政策引述还是数据实例分析,都堪称一篇论据调查新闻的佳作。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面对国内现有大型体育场馆,甚至包括被大部分媒体所诟病的“鸟巢”盈亏状况时,大型体育场馆的最大罪状,真的仅仅来源于“大”吗?


  那就让我们从这篇报道出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大型,甚至巨型体育场馆所带来的综合效应。


  专业型场馆建设是否应考虑全民健身需求?


  文章首先提到: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蓝皮书》中说,我国体育场馆的现状是“体育场馆数量严重不足与长期闲置并存”.这是整篇文章的导火索,也是无从辩驳的事实。


  相应的,从2010年开始,关于大型体育场馆和校园体育场开放的呼声就已经越来越高。文章在也提到了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指导社会开放体育馆,满足全民健身需求。


  然而,现实情况是:经过两年的尝试,无论是校园还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跑道损坏,运动爱好者安全,场馆成本问题和无法盈利……


  这种情况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因专门目的建设的体育场,是否适合全民健身的引入?


  早在舆论呼吁大型体育场馆和校园体育场开放时,就有体制内的专家提出,专业竞技型场馆和教学用场馆面对居民开放并不现实,这是偏离场馆建设初衷的尝试,容易激发更多矛盾。这个预言不幸成真。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从某某场馆开放逐步变成了场地开始收费或拒绝开放。各方都有各方苦衷。这是我们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难题。


  大型体育场馆利用率不足是否只因功能缺失?


  随后,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场馆的兴建,是为了举办大型体育竞技赛事,本来没太考虑大众健身的需求。因此,这些大型场馆往往是满足大型田径赛需求的标准体育场,而不是针对某一单项体育运动的专业场馆,更不具备多样性的运动健身的条件。


  这里有个小小的问题需要指出:国内大型场馆虽然主体育场是为了满足大型田径赛事需求的标准体育场,但多数会配有训练场和副馆,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篮球馆,室外篮球场地和人造草训练场等,这些场馆完全可以满足多样性的运动健身条件。要知道,各省市建设的现代化的奥体中心多是一场两馆,甚至三馆,从赛事引入角度来看,当地建设主体可以说是所图甚大。这些副馆和训练场也往往被作为全民健身开放场地,对外开放,而主场馆实行封闭。


  现实情况是:这些大型场馆开放之后的使用率其实也并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配套设施,而不是场馆业主自身的开放积极性。


  鸟巢,位于北京的北四环外,已经相当靠近市区。但从2008年来说,这里周边并不繁华,鸟巢水立方所担负的作用更多是奥运符号,景点意义大于体育功能发挥。毕竟,你让一位北京本地居民在2008年之后开车前往这里跑步健身,时间成本已经远大于消费成本了。何况经过多年建设,鸟巢周边的健身步道和奥森公园对周边的现有居民吸引度已经越来越大,体育功用在逐渐扩大,而鸟巢和水立方的场地使用率也越来越高。


  这就引出了目前城市规划中颇具争议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在非城市中心区或城市规划中的二次开发地区建设大型体育场馆或人造景观,吸引人流,从而提升周边配套设施,促进本地发展。


  于是,各省市在规划大型体育场馆时,出现了场馆越大,位置越偏,从而导致使用者越少的情况。无论是广州亚运会还是南京青奥会,大型体育场馆都是位于当地规划的未来发展新区。可见,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拥有“大而全”的特点,即使不开放主场馆,配套场馆还是可以解决当地部分全民建设需求的。而利用率不足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场馆规划时所处的位置。这是来自于城市自身用地和未来规划的矛盾。


  所以,报道中提到:2013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中,标准体育场(满足大型田径赛事的条件,但并非某类运动的专业场地,也不具备多样性运动健身的条件)占据体育场馆总数的63%,而标准体育场馆中,每周吸引超过500人次健身的仅占53.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应单纯归结于开放力度不足或场馆本身无法满足全民健身需求。


  国外专业体育场经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在探讨解决方案部分,文章在叙述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的统计之后,使用了一张英超体育场和中超体育场的对比图。本文中暂不论述欧美国家体育产业构成和中国目前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这是另外一个大命题。


  正如文章中所说的:目前在中国,无论是职业赛事体系还是体育产业,都十分稚嫩。成熟的体育产业需要时间,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而联赛体育场的专业化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文章认为:英超联赛,使用的是专业足球场,场地与座席贴邻,球员与观众之间近距离互动;中超联赛,使用的是中国遍地开花的大型标准田径赛场,观众与比赛场地之间被长长的跑道分割。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却不是无从辩驳的扎实论据。


  在这里,不提前文已经提到的体育场馆建设目的,单以后文中提到的伦敦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碗”赛后利用就可以看出,标准体育场的塑胶跑道从技术层面来讲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看台技术甚至可以在场馆内搭建出可伸缩看台,将标准体育场随时变化为标准的专业足球场地。


  因此,体育场的专业化程度其实在联赛职业化水平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从国内联赛观众数据统计上来看,无论是观赛人数还是体育场馆所有权上,俱乐部都缺乏进行职业化改造的必需理由。


  另一方面,中超现有的比赛场地除了担任俱乐部主场的功能之外,还承担着当地商业活动的作用。这和国际其他专业联赛主场的功能是相似的。如何引入更多赛事,在保证体育效用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手段创收才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出路,而不是单纯的限制建设或者一开了之。


  “伦敦碗”究竟狠狠抽了谁的嘴巴?


  当提到“伦敦碗”的赛后改建时,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所有的体育场馆设计者都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比其它体育场减用了75%的钢材。其所使用的低碳混凝土来源于工业废料,较一般水泥含碳量低了40%.在奥运结束后“伦敦碗”拆除5.5 万个临时座位,仅留下田径场和底层的2.5万个座位。2016年英超联赛西汉姆联队承租“伦敦碗”为主场,租期99年。


  直到“伦敦碗”出现,奥运会主体育场的赔本魔咒似乎才有了一个相对科学的解决方案。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从业者也意识到:设计之初就将赛后利用引入到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当中是多么的重要。


  仅从中国而言,场馆建设已经逐渐开始向“新小灵”靠拢。针对雾霾衍生的气膜体育场,针对社区体育的笼式足球,针对全民健身的可移动游泳池……在居民身边建设体育场地,在已有的居民区当中,利用有限的场地满足全面健身体育需求,开始成为国内商家所考虑的头号大事。


  虽然对于全世界来说,“伦敦碗”最后是否彻底扭转奥运会大型体育场馆亏损魔咒还有待观察,而新的奥运周期来临,无论是里约还是未来的东京,主体育场依然耗资巨大,赛后利用依然堪忧。


  但对于中国来讲,对体育场馆进行二次改造,以适应当地实际需求,同时在设计理念上进行变革,防止更多的资源浪费,却是“伦敦碗”带来的启示。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未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更深层次和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交织其中,才能够造成某一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抉择过程中,无论是一刀切式的政策限令,还是自发性的缓慢变革,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微小的变动,都是整个行业通往良性发展的一小步。至少,对于体育产业,无论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依然信心满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