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骨圣”双桥老太太罗有明
2016-02-24 | 阅:  转:  |  分享 
  
“骨圣”双桥老太太罗有明

在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打针吃药,不如双桥老太太一脚!”提起这位“双桥老太太”,稍微上点儿年岁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她是一位悬壶济世的杏林国手,她淡泊名利却又享誉京城乃至名闻天下,她有着“仁心圣手”和“骨圣”之称,她也曾得到过周总理的亲口赠名,可人们却一直称之为“双桥老太太”,她就是行医81年的正骨大师罗有明!



“双桥老太太”名叫罗有明,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夏邑县罗楼村。罗家是有名的正骨世家,罗氏骨医早在《医宗金鉴》上就有记载,至今已有300多年。5岁随祖母学艺,9岁便破例地被祖母选为罗氏骨医的第五代传人,16岁开始独立行医。解放前入京时根本没有名字,1957年调至双桥卫生院任骨伤科医师时,就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双桥老太太”,并一直延用至今。2000年后,因年事太高,不再出诊。



有关老太太的故事那实在在太多了,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都曾受惠于老太太的高超医术,并先后向她赠送画作。徐悲鸿大师曾手指着挂在墙上的几匹飞马对罗老太太说:“为了感谢你对我全家治病的恩情,我的几匹马随你牵!”然而老太太则一一谢绝,“我不要,给人家治病不收礼,这是我的信念。”



当年在天桥医院,每天一早,罗老都要熬上一大祸粥,免费给前来就诊的病人。对于特别贫困的病人,不仅免收医疗费,还给予特别照顾。老太太从来不收额外钱财,只是将装钱的信封留下作个纪念。她一生俭朴,从未进过商场,休息时间几乎全都给了前来冶病的患者。



50年代中期,在一次给邓颖超治好了腰后,周总理十分高兴,笑着说:“真是名不虚传的双桥老太太,是国家的活宝贝。”而后在与其聊天中得知这位名医还没有名字,便为老太太取了一个“罗有名”的名字。而罗老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名人,在户口登记时将“名”改成了“明”。罗老太太的名字,是她用几十年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奇迹换来的,她用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浇铸出了一个“双桥老太太”的尊称和一个国家领导人亲口起的大名。



“罗氏正骨法”的主要特点就是稳、准、轻、快,只要她用手在患者的伤处轻轻一摸,就能断出病情。再看准角度和发力方向,简单的几下就能让病人康复。很多人从国内外跑到北京找她看病,丰富的从医经验加上祖传的罗氏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使得罗老常常能在患者浑然未觉时,就把患者的骨伤治好了。所谓“法之所至,患者不知其苦”,这样的境界除了罗老,还有几人能达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正骨法”是罗老的世家绝学。而老太太毫无保留地将其传给了后代和徒弟。1997年,罗老更是将祖传300年的秘方——罗氏续断接骨圣金丹献给了国家,并开发出药准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御骨合金复方续断接骨丸”。如今,“罗氏正骨法”已有了第八代传人,国内外许多正骨界医师都是罗老太太的徒子徒孙。



2008年8月,罗老因急性胰腺炎、重症胆囊炎并发脑血栓住院。72天后,终因年事过高,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11日上午10时45分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105岁。罗老遗体告别仪式于10月19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无数的人去送罗老这最后一程,去见证这位大师的一生传奇,祝老太太一路走好,在那一边续写传奇。天堂自此又多了一位大师!

献花(0)
+1
(本文系余兴湖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