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红眼兔子窝 2016-02-24

周易明解群20160121

主题:中医与数理模型

主讲简介:

黄汉礼,高级中医针灸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周易讲师、北京太一堂周易养生馆创办人;少年学易,习易二十余年,曾于北京华藏图书馆系统讲授周易课程;以周易基本原理结合《道德经》、《黄帝内经》所创的针法,对于内外杂病,特别是由情志原因引发的身体疾病,卓有良效。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目录

一、引言

二、数理模型是会通易医的关键

三、中医数理模型概览

(一)阴阳

(二)四时

(三)六气

(四)五行

(五)几种模型之间的会通与换算

四、八卦模型在中医学领域的推导

(一)八卦与阴阳

(二)八卦表达人体气机运行

五、结语

一、引言

各位师友好,很高兴在这里有大家分享有关《周易》与中医的话题。《周易》与中医究竟是什么关系?从古至今,这个话题常常被谈论。大部分人认为,易医不分家,小部分人认为,易学与医学关系不大,只不过大家都使用阴阳的概念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在《周易》的经典里看不到太多的医相关的材料,在中医的典籍里,也没有多少与《周易》相关的材料。易医或医易提出得是很晚的,二者并论大概是唐朝的事,到了明朝才由医家张景岳提出易医的概念。这次,我们讨论这话题,是想要从理论到应用,梳理易医关系的根本问题。今天是第一讲,我们概要地分析一下中医与《周易》的数理模型。

二、数理模型是会通易医的关键

中医是古代以来各种治疗和养生经验集成,但它并不完全是经验而已。说中医是经验医学,是胡说。如果只是经验,就谈不上医学。中医学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自然界和人体运行的规律,并用一定的模型去模拟,医者据以辩证、运算、治疗,有着完整的传承、理法、技术的学术体系。

关于自然规律在医疗中的应用,《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是这样说的: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于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于微”大意是:天地和生命的运行(神转),是一直向前奔腾的,春夏秋冬;出生、壮大、衰老、死亡;它不会逆转,即不会春后为冬,夏后为春的情况(不回),如果身体运行特别是脉象上出现了这种异常,就是出现了病变(回则不转),会失去生命(乃失其机),最关键的道理,在于微细的地方(至数之要,迫近于微)。所以,需要“揆度奇恒”。

关于“揆度奇恒”,《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解释说:

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内经》是多位作者在不同时代的作品集,每一篇都有具体的语境,同样是“揆度奇恒”四字,这段《病能论》与《玉版论要》上的涵义略有差异。我们合参之:恒,大约相当于规律的意思。奇,大约有规律在具体状态下的展现的意思。揆度,就是按规律和具体实况,推理、运算。

所以,中医学里是有着对规律的认识和应用的。中医学对规律的表达,是用数理模型进行的。我认为,数理模型在医学上的使用,是中医从经验成长为学科的标志。

《周易》的符号系统是八卦或六十四卦,把所有阴阳爻组合的可能性都囊括进去了,它有严密的算法,它具有数理的特征,是一种数理模型,是可以为中医所用的。这是医易会通的关键所在。

三、中医数理模型概览

(一)阴阳

下面,我们概览一下中医学里主要的数理模型。第一个,就是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在《周易》里又被称为“刚柔”、“男女”、“天地”、“乾坤”等等。

《系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系辞上》:“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阴阳就是一个数理模型,这种数理和mathematics完全不同。Mathematics是以四则运算为基础,寻求量的相等的算术体系,它支持的各个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等等,都是以数学公式表达规律的。绝大多数公式,都是在等于号两边计量,即便少数公式没有使用等于号,但也是在“是否等于”这个思维路径上展开的。也就是说,“等于”是Mathematics的核心精神。“等于”即是守恒,追求量上的等同。周易的数理,则不追求量上守恒,而是追求平衡。

平衡是相对而言的,最少必须有两方存在,才能构成平衡,相互间构成一个整体。平衡并不是量上的等同,而是在动态的相互对待、相互依存中的结构维持。也就是说,平衡的前提是,运动变化。运动是往复循环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阴阳是研究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循环的数理模型。系统、动态、平衡、循环,这正是周易的内核,这是我认为的“四象”。“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节,我对它的解释是:圣人观察一个对象,总是先观察它的整体(太极),整体总是以两仪的方式结构的,两仪的关联、交互,表达着这个整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和循环的规律,圣人观察并把握系统、动态、平衡、循环四个部件所构成的内核,用符号系统模拟,即是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八卦的模拟,是为了建立大业,所以,这一节,不是宇宙生成论,而是圣人观察天地万物,而设立八卦的学理。

周易的这个内核,经典表达得很具象:

《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一岁为一个整体,往来、相推为运动,寒暑之间消息平衡,周而复始为循环,图示如下: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内经》处处都有阴阳:

《素问·脉要精微论》:“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

表达阴阳的符号很多,这里列出三种模式。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阴阳,是二分法,过于简单,还难以直接应用,但也已有巨大的指导意义。配合中医学的其它知识,我们略举二例:

男人属阳以气为主,气藏于肺,肺主降,位于人体之右。所以,男性的正常脉象,是右手的脉盛于左手的脉。

女人属阴以血为主,血藏于肝,肝主升,位于人体之左。所以,女性的正常脉象,是左手的脉盛于右手的脉。

《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其中,形为生理,志为心理,身有形属阴,心无形属阳,身心所致之病各有疗法。

(二)四时

由阴阳进一步,即得四时。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人体的核心部件是脏腑,脏腑至少有五组,往多里算有六组。所以,四时虽然能够描述天时,但用来描述人体脏腑时,因为单位不够,显得很勉强和吃力。所以,还需要再往下探索或更新算法。

(三)六气

1.六气的推导

阴阳到四时的变化启发了我们,新模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下面,我们梳理了下推导的步骤:

(1)有阴阳。

(2)阴阳二者构成一个系统或整体,它的运行规律是四时,即:开始、渐长以至于则盛转衰、结局,简单算,即开始、转折、结局。

(3)分别考察阴和阳的开始、转折和结局,即得:

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开,为打开;枢,为打开至最大,而转为关闭的过程;阖,为关闭。

(4)得到的结果是三阴三阳,这被称为六气,以开、枢、阖组合在一起,太阴与太阳、少阴与少阳、厥阴与阳明之间,是阴阳的开枢阖的关系,这称为别通。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2.六气模拟天人

六气主要用于描述人体脏腑经络和天气运行。

(1)六气描述人体脏腑经络,如下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图中每一个大圆的两个小圆之间的六气,在中医里是表里关系(另图示表里关系于下)。表里,是空间分布和人体脏腑气机流行的规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①气机流行:

阴升阳降。也就是六气中,凡是阴气者,都主升,凡是阳气者,都主降。

②空间分布: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根据以上经文,得以下图形: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上图即是六气表达的三维空间示意图,整理后,得图如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经络在人体体表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例如手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如下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这个前中后,正是按《阴阳离合论》的义理排列的,如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手三阳经的分布规律: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如下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这个前中后,也是按《阴阳离合论》的义理排列的,如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2)六气描述天气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六气,把每一年分为六个部分,其中,厥阴为初之气,表示生机萌动,时间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四个节气;少阴为二之气,表示热力微生,时间是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四个节气;少阳是三之气,表示热力大盛,时间是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四个节气;太阴为四之气,表示湿气流行,时间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四个节气;阳明为五之气,表示燥气流行,时间是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四个节气;太阳为终之气,表示寒气大作,时间是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个节气。这个分法,每年如此,永远不变,被称为主气。

除主气外,还有客气,即用干支纪年法,六气按每年地支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如下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主气和客气共同对天气产生作用,这称为主客加临。例如2015年,是农历乙未年,客气初之气为厥阴,二之气少阴,乃至终之气为太阳。其主客加临情况如下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我们看当下属终之气的时令,两个太阳相加,太阳为寒气大作,所以,理论上,今年(乙未年)比往年要寒冷。

六气,是中医学发展到高级阶段,主动地开发数理模型以解决天人运行规律的成果。但在数理抹模型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产生于医学之外,在医学之中应用极广泛的模型,那就是五行。甚至六气推理出来之后,人们又用五行对六气加以解释。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太阳寒水”、“厥阴风木”之类名称的来由。

(四)五行

五行一共的三种模式,其数理都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模式一:如下图,临位相生,隔位相克,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当我们把生理、病理、药理都统一到五行当中去,得到下图,根据五行的推导,很方便地应用药物解除症状。当然,今天我们只是概识,从理论到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模式二:如下图,把土放置在中间。涵义是:木主升发,火主盛放,金主敛降,水主闭藏,土主升降的枢纽、协调。这个组合模式,准确地描述了人体脏腑的气机流转关系,也可以用之以指导用药。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模式三:如下图,把土放置在其余四行之间,配合十二经络的流注规律,主要指导针刺疗法。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五)几种模型之间的会通与换算

中医学开发的这些模型,其本意是让我们理解天人规律,但是因为模型之间的关系不容易协调处理,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用五行解释六气,二者相差一个数,所以,只好把五行的火拆开,分为君火和相火,而经典对此解释又不太明确;在理解上造成很大的困扰。

这些模型有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依据呢?是有的。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于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揆度奇恒,道在于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一,就是整体性。整体,是用一个圆周表示。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所以,不管是两仪、还是四时,还是五行、六气,只不过都是把一个圆周,分成多少分的问题而已,它们实则只是一个数理模型在不同单位下的算法而已,它们之间,是可以换算的。

例如,阴阳和五行之间的换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木是阳气渐长的过程,火是阳气盛大以至极致的过程,土是阴气初生的过程,金是阴气渐长的过程,水是阴气极致以至阳所初生的过程。金克木,实则是阴气渐长对阳气渐长的抑制;木克土,实则是阳气渐长对阴气初生是抑制;土克水,实则是阳转阴对阴转阳的抑制;水克火,实则是阴气极致对阳气极致的抑制;火克金,实则是阳气极致对阴气渐长的抑制,反之也成立。

五行和六气之间的换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四、八卦模型在中医学领域的推导

(一)八卦与阴阳

一个完整的圆,既然都已经分到六了,那么,为了照顾八卦,我们就再把一个圆周分成八分好了。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八卦图,把三爻的阴阳分布的所有可能性都列出,而且是按阴阳渐次消长的序列排列的,乾卦为阳极,坤卦为阴极,乾坤为父母,其余六卦为子,研判六子卦阴阳开枢阖的状态,可求出六气在八卦当中的分布情况。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在人体经络中,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管所有阳经,任脉为阴脉之海,总管所有阴经,而乾坤则正好是纯阴或纯阳,其相配之况,浑然天成。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为了使用八卦的数理逻辑来研究六气与任督二脉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把八卦图,作一处理。我们处理相错关系,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我们对八卦相错图,在画法上予以改造,用黑色块表示阴爻,用白色块表示阳爻,则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我们发现,这个黑白色块八卦相错图图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在不改变阴阳爻属性的前提下,对边界略作修改,使线条看的圆润一些,则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因此,我们可以说,阴阳即八卦,八卦即阴阳。只不过,一个画法体现两仪相互作用,一个画法体现八卦相互作用而已。

(二)八卦表达人体气机运行

我们使用黑白色块八卦相错图组进行分析,第一步,观察图组最外围,为观察方便,我们遮住图组的部分,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图左纯阳,图右纯阴,体现升降消息之理。

进而观察中间一层,为方便观察,我们还是进行部分遮挡,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上方纯阳,下方纯阴,体现出入转化之意。

升降出入,是万物气机流转的基本形式,对于此,《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讲:“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再进一步观察图组的中心,同样,我们进行部分遮挡,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为方便观察,我们把图放大,并且选择阳爻色块进行研究,再用线条辅助观察,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去掉背景部分,只剩下线条部分,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这是八卦相错图的平面图中,隐含的四面体的图形。这是只观察了阳爻部分所得的图形,阴爻具有同样的一个图形: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我们把两个图,按八卦相错的原则,组合起来,则是(为观察方便,用红色表示阳爻,黑色表示阴爻):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用线条把各个角连接起来,则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配上卦名,则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其中,红色为阳爻,黑色为阴爻,我们把按卦性阴阳,再进行整体,则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在此图的基础上,把卦名替换成任督阴阳六气,则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经过整理,得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至此,我们把六气的表里和别通两种关系统在一个图式里。上图中,相临的两点间,表达的是表里关系,相对的两个点间,表达的是别通关系。图示如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通过此图,我们还发现了很多《内经》里不曾表述的关系,例如,同样是厥阴少阳是表里关系,在里一个维度里,尚有少阴和阳明、督和太阴、太阳和任。其余关系,皆仿此例。如下图:易学在中医中的运用讲座之第一期 中医与数理模型

五、结语

今天,我们概览了中医学常用的一些数理模型,并用八卦的数理模型在中医的范畴内进行推导。至此,我们可以小结:

一、数理模型的构建和使用,是中医成为一门学术的标志。

二、中医和周易,使用的是同一套数理,只是常用的算法不同。

三、八卦的模型,能够更好地,容纳以往中医学的各种算法。

下一讲,我们将在今天基础上,学习《周易的人体观》,在这里,有二个问题,供大家课后玩味:

八卦模型,是怎样认识人体的?在《周易》里,有些什么相关的材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