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以学生为本,教师工作的永远追求
2016-02-24 | 阅:  转:  |  分享 
  
以学生为本,教师工作的永远追求

??之一:做师德高尚的教师

1、师德须要教师高品位精神境界的锤炼

我们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潜下心来教书,下心来育人。

教师不仅敬业,更要乐业。敬业以乐业为基础。教师最大的期望和乐趣不在于个人境遇的贫富升迁,而在于自己教育的成功、学生的成才。教师看到自己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其愉悦程度不亚于科学家面对自己设计的卫星上天。在这种乐业精神的支配下,教师往往放弃自己许多生活上的需求,废寝忘食地工作,以育人为乐,把自己的快乐融进教育事业之中。敬业更乐业,教师高品位精神境界的崇高之处。

教师不仅竞争,更能合作。教师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物,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再造,学生教育出了问题,无法补救。教育只靠教师个体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形成教师群体合力,使竞争与合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经常需要失去自己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这是其它职业所无法相比的教师高品位精神境界。教育需要团队力量,教师发扬竞合精神。

教师工作需要智力,更需要情感。没有情感投入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智力与情感的结合,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动力。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用自己的爱心、诚心、关心、热心、细心、耐心,换来家长的放心。这是对教师崇高精神境界的真实。教育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

智力因素占20%。

教师工作不仅育人,更要自育。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既要德高又要学高,现代教师要“三能一会”:能教一门必修课,能教一门选修课,能带一个课外活动小组,会当班主任。自育成为教师工作的内涵。教师精神境界的高品位,高在教师终生学习的自育上。教师职业决定:社会上能说的话,教师不一定都能说;社会上能穿的衣,教师不一定都能穿;社会上能做的事,教师不一定都能做。

没有教师高品位的精神境界,固然有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最好的教材、最优秀的学生,教育也不会获得成功。

2、德育工作教师为先

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超前性、规范性、先进性的工作,教育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我们面对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教师德育价值观的更新、教师德育理性的飞跃、教师德育方式的多元、教师德育精神的焕发、教师德育素养的沉积,亟待成为我们学校德育首要工作。教师要陶冶自身的品格素养并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教师德育,德育教师。

德育是教育的首要因素,她渗透于教育的时时处处。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德育当成《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认为德育就是德育课程教师和班主任的事。这是对德育的片面认识。“德育课程”只是德育的部分内涵,这些课程只能解决感知表象问题。德育需要全员、全程、全心、全方位的参与。德育与智育不能“分家”,目前学校德育难在“单打一”,力量不够,且存在德智“内耗”和“异化”(学习好,什么都好,反之什么都不好)的现象。要提升教师德育观念,锻炼教师品德素养。

德育认知与行为实践的结合,是德育的最终目标。不能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是空洞、虚假的德育。为了加强德育课程的开设,把德育考试来作为“推动剂”,老师发现,一些学生考试答题都正确,但行为表现又是一个样子。这是认知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我们不要认为学生解决了认知问题,德育就做好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缺陷在于只重视认知的灌输,用考试代替德育评价,忽视学生的行为实践。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学习不仅在课堂,社会实践会给他们学习、成长的重要的营养。

之二:教育,把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放在首位



1、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艺术

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名小学生在学校用土块砸同学,被校长看见了。校长让他放学到校长办公室来。

例:放学后,这名学生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校长来后见到他却先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随后,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老师。”这名学生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的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这时,这名学生流着泪后悔地说道:“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校长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这位校长就是陶行知。

2、妥协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

????????妥协是一种化解矛盾冲突的教育

一个班两个学生在学校打了起来,搞得浑身都是泥土,科任教师把他俩带到班主任面前,这两个学生低着头,等待老师的批评。这位班主任对他俩说:“看你们身上尽是灰,你俩互相拍身上的灰,看谁拍得最干净。”于是,这两个学生你帮我拍身上的灰,我帮你拍身上的灰,拍着拍着两人都笑了起来。这时,这位班主任问他们俩:“你们还打架吗?”两学生同时说:“我们不会再打架了。”班主任说:“好!你们去玩吧。”这两名学生高兴地跑开了。

????????妥协是一种目标分解的教育

一名学生转到一所新的学校就读,插班考试数学只得了20分。家长深怕老师不愿接受自己的孩子,很不好意思的对这个班的班主任说:“我知道孩子数学成绩很差,请您收下这个学生,他不会在班上闹事的。”这位班主任对家长说:“您放心,我收下这名学生,我来跟他谈一次话,相信他的学习会有进步的。”这位班主任刚好是这个班的数学教师,她对这名学生说:“我们来定一个数学学习目标,我们共同来努力,下一次数学考试增加20分能做到吗?”这名学生点了点头说:“好!”两个月后,班主任来到教室问学生们:“请大家猜一猜,这次数学考试谁考得最好?”同学们纷纷猜班上的学习委员、班长……??班主任笑着说:“你们猜得都不对,这次全班考得最好的是这名转到我们班的同学。他这次数学考了56分。”同学们都很奇怪,班上有考100分的,怎么是56分考得最好呢!班主任接着说:“这名同学数学考试比上次增加36分,有谁比得过他吗?”于是班主任提议,全班热烈鼓掌,向这名同学表示祝贺。

????????妥协是一种正面引导的教育

上课铃响了,一位教师走到自己任教班级门前,没有进去,因为教室里一片吵闹声。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老师没进教室,立即安静、端坐,准备迎接老师的“训斥”。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进教室吗?”学生回答:“教室里太吵,老师不愿进来”、“老师生气了,不愿进教室”、“老师在准备怎样批评教育我们”?……这位教师笑着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是在教室外听你们争论的是什么问题,?欣赏你们那种纯真的童趣,你们真可爱啊!你们争论的问题下课之后再接着讨论好吗?那么,我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全班学生一片掌声。可想而知,这位教师的这一节课一定会上得很好。

????????妥协是一种善意掩盖的教育

一次,班上一名学生带来一张刚刚发行的新版20元人民币,同学们都很羡慕。可是,课间操后回到教室,这名学生的这张新版人民币不见了。班主任桂贤娣老师对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的20元新钱不小心弄丢了,哪位同学拾到了,请还给她好吗?”同学们都说没见着。下午,桂老师买来60个小红信封,每个学生发一个,她轻声对同学们说:“大家晚上在家里,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不要让家长知道,把你想装的东西装进去,不要写名字,明天上学放到桂老师讲桌的抽屉里。”

第二天早上,60个小红信封如数收回,桂老师到办公室把门关上,一个个拆开看,当拆到27个时,那张20元新钱出现了。当时有人问桂老师,“这个学生是谁?”桂老师说:“我没有必要知道这名学生是谁,重要的是我们尊重了学生,这样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

一年多后,一位初中老师对桂老师说:“那个‘还钱’的学生在作文里把这事写出来了,我告诉你他是。。。。。。”没等这位老师说出名字,桂老师赶紧打断说:“你不要告诉我他是谁,请你也不要告诉

别人。”

????????妥协是一种呵护孩子心灵的教育

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准备在音乐厅演奏。那天夜晚音乐厅里坐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家里学习过一些简单的钢琴曲,母亲带他来听大师的演奏,会对孩子练习钢琴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时,演出还没开始,?这个小男孩被舞台上那演奏用的大钢琴所吸引,趁人们不注意,他来到舞台的钢琴前坐下,开始弹奏一首自己练习过的曲子。曲子弹得很不熟练,断断续续的。

台下观众数百双不悦的眼睛一起看过去,生气的观众开始叫嚷:“把那小孩弄走!谁把他带进来的??赶快制止他!”??……

在后台,钢琴大师听见台前的声音,立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赶忙跑到台上,一言不发地站到男孩身后,伸出双手,即兴地弹出配合孩子弹奏的一些和谐音符。大师在男孩耳边低声说:“继续弹,不要停止,很好!继续弹……不要停止……不要停,很好!……”

台下的指责声渐渐停息,慢慢鸦雀无声。此时,整个音乐大厅回荡着一曲由钢琴大师配合小男孩演奏的音乐。当这首乐曲结束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妥协是一种促使学生自我疚悟的教育

班上有一名学生经常去网吧,学习激剧下滑,老师批评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家长非常着急。一次,班主任到网吧找到他,站在他旁边不说话。当他发现后,马上离开网吧,闷声不响的走向学校。到校后,班主任用手一指教室,让他去上课,过后也不提此事,但很关注他。两天后,班主任把他找来问了一句话:你前天在网吧呆了多长时间?然后让他走了。下午班会课,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说:“由于老师没有教育好大家,有个别同学前天在网吧玩了半个小时,我向同学们作检讨,今天我罚自己站半小时。”说完,班主任就走到教室后面,笔笔直直的站着。这一下班上立即沸腾起来,但很快就安静了。那名上网吧的学生在课桌上趴了几分钟,然后拿出笔在写着什么。下课的时候,他塞给了班主任一张叠着的纸,原来是一封道歉信。这名学生在信中对自己进行了剖析,认识非常深刻。说也奇怪,这名学生后来就不去网吧了,学习也上来了。

?



献花(0)
+1
(本文系发现思考行...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