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谱为啥喜欢傍名人?

 知足常乐开心好 2016-02-24
在前两期“姓氏文化大讲堂”栏目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姓氏文化知识,不少读者通过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028-96111、微信公众订阅号“四川百家姓”以及电子信箱hxfukan@sina.com与我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不少读者认为,虽然此前对有关姓氏文化知识有所了解,但“四川百家姓”栏目如此系统又通俗易懂进行介绍,还是受益匪浅,对今后看懂相关姓氏的报道提供了不少帮助。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读者继续向我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针对读者的提问,我们进行整理后,本期继续进行解答。我们欢迎读者继续通过新闻热线或微信公众号或电子信箱提问,我们会在今后的栏目中进行解答。
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始祖
  【问】“四川百家姓”报道了30多个姓氏,我每个姓氏都看了。我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姓氏不是源自黄帝就是源自炎帝?难道与黄帝、炎帝同时期的那么多人就没有后代了?如果有,那些人的后代去哪了?
  【答】这个读者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代表了很多读者的疑问。我们在最初姓氏文化报道时,也有这个疑问,后来才慢慢搞明白。
  我们先来看看黄帝时的天下政治形势。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开篇是这么说的:“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黄帝成年时,统治天下的神农氏已经衰落了,各地部族之间互相打来打去,老百姓受苦受累,但神农氏只能干瞪眼看着,无力去制止他们。这时,黄帝勇敢地站了出来,代替神农氏维护天下和平,讨伐蚩尤,收服炎帝。其他部族都不敢乱来,顺从黄帝,让黄帝替代神农氏掌管天下。黄帝后来又把不服气的部族都一 一讨平,天下安宁了。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与黄帝同时期的部族有很多,究竟有好多,没明确数字,但肯定是成百上千,甚至上万。远古时期的人以部族为单位聚居,一个小的部族可能就几十人,住在某个地方,地广人稀,就是一个小王国,一个“诸侯”。
  二是那时的部族相互打来打去,存在着吞并和消亡的可能。大的部族打败了小的部族,小的部族要么融入对方,要么被对方消灭。融入对方的部族,没了一切,什么都要听对方的,人是对方的人,姓、氏都要改为对方的。就这么不断地大的吃小的、更大的吃大的,直到最大的黄帝,把所有部族都收服了,“诸侯咸归轩辕。”到这个时候,您说,您是不是黄帝的人?
  不过,黄帝统一天下,只是形式上的,因为炎帝部族并不像其他部族那样融入黄帝部族,而是基本上与黄帝部族并存,但名义上是听从黄帝的。炎帝是神农氏的接班人,手续合法,程序正义,黄帝力量强大,替天行道,讨平天下,炎帝心甘情愿地让黄帝掌管天下。
  但炎帝凭资历和声望,还是在黄帝前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是炎黄子孙而不是说黄炎子孙的原因。而且,炎帝部族仍保持了相对独立的权利,有自己的世系延传下来。
  传说炎帝住在的姜水边,以水名为姓,姓姜。炎帝的后代分出祝融、共工、夸父、蚩尤等几支。古代所谓的“四夷”,大多是炎帝的后代,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属于炎帝族系。在与炎帝有关的姓氏中,姜姓和吕姓的先祖是周朝的开国最大功臣姜子牙,姜子牙又叫吕尚。这是怎么回事呢?姜子牙是炎帝的后代,所以姓姜,但他又是伯夷的后代。伯夷是炎帝的后代,大约生活在舜、禹时代,因帮助禹治水有功,被任命为主管四夷的官,分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市一带)。炎帝的后代有人姓姜,又有人姓吕,所以姜子牙又姓吕。
  相对于炎帝,黄帝后代的姓氏就多得多了,大约占中国全部姓氏总数的90%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是与黄帝的后裔人丁兴旺有直接关系。《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14人共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黄帝这25子,每一个都分化成一个部族,可以想象,其子孙后代的数量,不知是炎帝后代的多少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父子同姓,是从黄帝开始的。
  二是与黄帝后裔掌握实权的人物众多有关系。黄帝去世后,后来掌管天下的,都是他的后裔。从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到后来的夏、商、周国君,都是黄帝的族系,是黄帝的后代,没有一个人是炎帝的族系。一般来说,在那个时候,掌握实权的人,子孙都比较多。这些子孙繁衍开去,数量无法统计。
  三是黄帝的姓,比炎帝要多。炎帝就只有一个姜姓,黄帝则有3个:姬姓、公孙姓、熊姓。黄帝的3个直系姓繁衍下来,又分化出了更多的姓。
  所以,从姓氏发展的角度来看,黄帝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炎帝。据《世本》统计,从传说时代到先秦时期,有101个方国(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自称是黄帝的后代。这101个方国又进一步分化出510个姓。其中姬姓,作为黄帝的势力,最为庞大,衍生出了432个姓。加上由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人而来的方国和姓氏,总数上有800多个,绝大部分直到今天仍被当做姓氏使用,其中包括如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超级大姓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等。
  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期两大部族的首领,他们所领导的部落及其后代长期处在主导地位,逐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
  读者的问题中提到的与黄帝、炎帝同时期的那么多人有无后代,答案是当然有。在炎黄二帝之前,还有女娲氏、燧人氏、伏羲氏等部族,他们也有后代,而且一直传承了袭来。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像炎黄二帝那样被广泛认可,后来逐渐被融合到炎黄二帝的后代中了。
  还有就是,与炎黄二帝同时代的那些部族,因为归顺了炎黄二帝,融入了其中,他们的后代也成了炎黄二帝的后代。至于本身就属于炎黄二帝部族中的人,自然无可厚非地也是炎黄二帝的后代了。
  所以,炎黄二帝把各大部族统一起来,逐渐融合为一体,就形成华夏族群,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但并不是说炎黄子孙都与炎黄二帝有血缘关系,炎黄二帝在更大层面上,是炎黄子孙人文意义上的始祖。
郡望堂号作用曾经巨大
  【问】你们的文章中,经常出现郡望、堂号这些词语,现在好像都不提这些了。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答】如果时光能够穿越,您回到魏晋到隋唐这段时间,就能切身体会到郡望、堂号的含义和作用了。在时光无法穿越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郡望和堂号的含义。
  郡望,也叫地望、郡姓,是“郡”和“望”的合称。
  “郡”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名字,周朝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郡比县小。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疆设县,后来逐渐在内陆推行。春秋末年后,各国开始在边疆设郡,面积开始比县大。战国时,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制。
  秦统一六国后,正式确立了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中央政府任免。隋朝废除郡制,县直隶于州。唐朝设立道、州、县三级制,武则天时改州为郡,后来又恢复三级制。隋唐时,州、郡还能相互代用。到宋朝,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明清时,称为府。现在,相当于地级市。
  “望”是名门望族的意思,这个不难理解。“郡”“望”连在一起,表示郡中被众人仰望的显贵家族,也就是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魏晋至隋唐,基本上每个郡都有显贵的家族,他们世代居住在某个郡内,被当地人所仰望,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的同姓人。
  人口多的姓氏,其郡望数量也多,如张姓郡望多达43个,王姓郡望有21个,刘姓的郡望有16个,李姓郡望有12个。
  郡望的兴起,与门阀制度有关。门阀制度,始于西汉,形成于东汉。东汉时,门第等级观念十分盛行,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延续数代。如弘农华阴杨氏,四代4人官至三公,汝南平舆许氏三世3人官居三公等,成为当时的大姓士族。
  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家族成员也有做官的,但总的来说,社会地位根本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所以,作为贵族血统标志、区分贵贱的郡望,与一个人的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等都密切相关,不少人千方百计想挤进等级较高的姓氏郡望中。
  西晋永嘉之乱后,大批北方世族南迁。到了新地方,为让他人知道自己的高贵身份,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郡望来标明自己身份。比如说,一个姓杨的人,如果说自己出自弘农杨氏,就会立刻博得大家的尊敬:“久仰,久仰!”
  作为贵贱的标志,郡望一度成为国家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依据。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依赖郡望选拔人才。家世出身,几乎是唯一标准。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叫鲜卑族人改为汉姓,确定元、穆、陆等10姓为最高贵的门第,确定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4个汉族姓为最高门。这4姓前的地名,都是当时的郡,也是这4姓的郡望所在。
  据说,当时的陇西李氏得知消息后,派人赶到洛阳去打点,但最后还是没能拼得过崔、卢、郑、王4个世族。直到自称出自陇西李氏的李渊建立唐朝后,陇西李氏才扬眉吐气地位居第一郡望。郡望还是名门世族论婚联姻的重要依据。古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名门世族的婚姻更是非望族不娶,非望族不嫁。据传,唐朝时的七宗五姓(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势力极大,皇帝想把公主嫁给清河崔氏的某个小伙子,清河崔氏直接回复:No!
  进入宋朝后,朝廷选官不再看被选者的出身,民间嫁娶也不再讲究门第了,郡望逐渐失去实际意义,成为同姓人群的一个共有标志。如今,郡望已变成有关姓氏的代名词,在台湾,几乎每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并以此联宗认亲。
  我们再说说堂号。“堂”,本意是厅堂、居室,“号”,就是名称。堂号,就是一个家族或家族中一支(一房)的名称。堂号的来历比较多,要么是先祖中某个著名人物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要么是有一个让后人引以为傲的故事、典故、佳话等。总之,是与这个家族最荣耀的事迹分不开。
  如赵姓的半部堂,出自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安天下”的典故,赵普的后裔以此为荣,把堂号命名为半部堂。杨姓的四知堂,出自东汉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当时任东莱太守的杨震,他的一个学生半夜跑去给他送黄金,说没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为纪念杨震一身正气、廉明清正,他的后人把“四知”作为家族堂号。
每个姓氏的历史就是名人史
  【问】“四川百家姓”在介绍每个姓氏的发展情况时,为什么要说那么多的历史名人?难道除了名人家族,其他人的家族就不值得介绍了吗?
  【答】一个姓氏的发展史,是由多个家族史构成的,家族史的书写人,是家族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在古代,什么人算名人?首选是功名,通俗地说,就是做官,官做得越大越有名,也越有成就,就越被人尊敬。一个家族中,官做得最大或德行最好的人,大家都认同他。
  如我们在四川黄姓的报道中介绍的江夏黄氏的肇始人黄香,他做官最高到了太守,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正厅级干部,远远不及他的儿子黄琼、孙子黄琬(他们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但是,黄香德行高尚,孝行名闻天下,中国24孝中就有他。所以,黄香在江夏黄氏中的名气最大,被尊奉为江夏黄氏的肇始人,江夏黄氏的后代子孙都说是黄香的后裔。
  那么,在黄香之前或者同一时期,江夏黄氏是否还有其他黄姓人呢?肯定是有的。为什么那些人没被奉为江夏黄氏的肇始人呢?从现在的思维逻辑来看,的确想不通。但在古代,可不管那么多,只认名人,因为那才是家族的骄傲,所谓光宗耀祖是也。
  如果一个家族没有名人呢?这种情况在各大姓氏中最为普遍,最终结果也基本相同:除了家谱可能有简单记载外,地方志、国史连一个字都没有。事实就是如此,历史是名人创造的,留在史册中的人物,都对历史要么起过积极作用,要么起过负面作用。
  姓氏史就是名人史,我们在介绍姓氏的发展史时,比较重视名人在一个家族中的作用。
不要过分相信老家谱
  【问】我们家有一本清朝同治年间修的老家谱,我仔细翻看其中的序后,发现里面有一些问题。我与父亲对此进行了探讨,但父亲批评我不该质疑老祖宗传下来的信息,说都是真的。老家谱中记载的,都是真实的吗?
  【答】这位读者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值得鼓励和提倡。对于老家谱,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不要过分相信,但也不可不信,得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
  我们做“四川百家姓”这个栏目一年多来,因为采访需要,接触了各大姓氏大量的老家谱,我们也发现了读者所提到的这个问题。对于读者父亲的态度,我们应该表示理解,毕竟老祖宗在那个年代修家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中记载的,在当时他们的认知范围内是属实的。我们站在现代信息发达的角度来审视,当然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家谱。里面提到,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个是他的发小,从小一起长大的。朱元璋的老四朱棣在当皇子的时候,老师是那个功臣的孙子。家谱里这么记载,几乎没有人去质疑是否真实。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家谱的记载有误。
  那个功臣既然是朱元璋的发小,估计岁数和朱元璋大不了几岁,这是前提。朱元璋在32岁那年生下了朱棣,朱棣做皇子求学时,朱元璋应该不到50岁吧?那么,那个功臣的孙子会是多大年龄呢?朱元璋会找一个10多岁的人给皇子当老师吗?
  还有的老家谱更是离谱,把历史上的所有该姓名人,都记为先祖,并且煞有其事地按照世系罗列下来。至于众多的家谱中都把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的入川始祖的籍贯记为麻城孝感,则更让人无所适从。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姓氏发展史上的一个“潜规则”:小宗归大宗,外宗归内宗。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来说,在某一个地方,有两个同姓同宗的家族,其中一个家族因为出了一个大官,繁衍成了望族。如此一来,望族成了大宗,另一个成了小宗。为了光宗耀祖,小宗主动归入大宗进行联谱,两个家族融合成一个家族,把那个大官一起奉为始祖或中兴祖。外宗归内宗的意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宗的同姓家族,因某个家族出了个大官,就以那个家族为内宗,其他家族为外宗,几个家族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家族,一起以那个大官为荣。“小宗归大宗,外宗归内宗”的情况,在古代非常普遍。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傍名人。
  除此外,老家谱中出现各种问题,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修谱的年代信息闭塞,相互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家族传承基本上靠口传或传说,为光大家族荣耀,就把传说中的信息记在家谱中,遂成为如今的“史实”。
  二是当时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多家族请来专门修家谱的人修谱。那些职业修谱人,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逐一考证,本着赚钱第一的目的,胡乱修谱。而出钱修谱的家族,也乐意把历史上的同姓名人作为先祖。
  所以,在对待老家谱的问题上,对在修谱前记载的信息,应多一份治学精神,该质疑的地方就质疑;而修谱时的家族信息,一般来说应该比较真实。如果要新修家谱,建议把老家谱如实照录作为附录,以作后世参考备用。
本报刊发的字辈 只是部分代表而已
  【问】我比对了你们刊登的字辈,发现没有和我的字辈相同的,也没有刊登我的字辈,你们的报道怎么不全面呢?
  【答】这个读者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多读者都提出这样的疑问,并质疑我们的报道不全面。
  此前,我们曾在每期的“读者互动”中做过解释。四川的每一个姓氏,不论大小,都存在着若干个家族支系,每个家族支系基本上都有不同的字辈。比如四川唐姓,据唐姓相关研究者不完全统计,全省唐姓至少有3600个支系。如果把这3600个支系的唐姓字辈都收集齐全,那该多少字?
  绵阳有一个李姓研究者,他多年来专注于收集李姓各大支系的字辈,至今已经收集了20多万字的字辈,完全可以出一本书了。而我们的“四川百家姓”栏目,版面有限,字数有限,所以,根本不可能把每个姓氏的所有字辈都一一刊发出来,只能选择其中我们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字辈刊发见报。为给读者以有效提示,我们的标题都用了“部分地方”这样的字词,还请读者们多多理解。同样道理,我们在报道某个姓氏在川的迁徙情况时,也是只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支系,不可能把所有支系的迁徙发展情况都报道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