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去”更要"走上去"

 恶魔传说 2016-02-24

  在中国每年生产的数百部电影中,合拍的商业大片和荣获国际大奖的文艺片毕竟是少数,作为海外市场‘菱形结构’主体部分的中国主流电影由于资金受限和海外营销意识薄弱,国际市场的能见度很低,再加上故事策略和叙事方式不对海外市场的胃口,导致中国电影整体的海外销售不太理想。

  周铁东指出,中国电影人在讲故事策略上跟好莱坞电影有所不同,总是把一个简单的传统故事讲得很复杂,外国观众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价值观,很难看懂。而最容易受到国际电影市场认可的是简单、连贯、有趣的小故事。

  从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走红美国开始,以李小龙为代表的中国功夫电影,一脚踢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使“功夫”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的标志。功夫片眼花缭乱的武术动作、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加上神秘的东方元素,更是毫无障碍地打开了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以至于多年以来,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几乎是只有功夫片才卖得动。对此,法国大象电影公司电影采购Jonathan Sayada表示:“中国的动作片、史诗片、大明星出演的片子,比如中国的李连杰、甄子丹、周润发等等非常受欢迎。”

  然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公布的《2013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显示,中国过去占半壁江山的功夫片目前也不再独领风骚,面临着单片票房不高、整体市场份额萎缩、产量锐减的窘境,从2002年的《英雄》引领的“功夫奇观”热在海外也已显现出明显的退潮现象。中国首位好莱坞女性国际制片人吴冰认为:“我们必须要改变全球人对中国电影的现在存在的观念,确实听到的全是武打,一说什么都是李小龙、成龙。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没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所以他们就固定式的只看武侠片。但是我认为中国应该把自己的文化走出去,而电影是最容易传达你要传达的信息的文化载体。”

  凭借《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人文关怀类型的影片而斩获多项国际电影大奖的中国第七代导演陆川认为,中国电影向世界单纯打“功夫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完全可以向世界推出更多的类型片,只要这个故事所能传达出大家都能有所共鸣的普遍的人性,就能感动世界,影响世界:“其实电影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语言,如果你关心的是人类本质的命运的话,就会比较容易地去跨国界的沟通。我碰巧《可可西里》啊,《南京南京》这些题材,像《可可西里》里讲述的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环境争夺生存资源的关系,实际上是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都在面临的相同的问题。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南京!南京!》关于历史的真相,在战争中间人性的被扭曲和异化的问题,实际上对于经历过二战的这些欧美国家来说是同样重要的话题。所以我觉得这些题材是是暗合了这些东西。”

  国盛影业总经理高军指出,在好莱坞,惊悚、科幻、人物、战争等多种类型电影发展均衡,电影产业化非常成熟,反观中国中国电影行业,目前仍处于过度开发某一类电影题材的阶段,看到某题材和类型片大热就盲目跟风,导致中国电影的题材和类型过于单一:“中国电影最终要走出国门,你不能总是在关起国门自娱自乐。所以我觉得,这种短视的行为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顽症。中国的制片行业要调整自己的思路,起码你应该是多题材、多风格、多投资规模、多阵容这样的影片,才能说你的市场是繁荣的,才能说你的创作是健康的。”

  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预测,到2020年,中国内陆电影市场的年票房产值将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这意味着,当十年后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趋向饱和的时候,必将从本土市场走向全球市场,中国电影企业也将从本土公司转型为国际化公司,而要实现以上目标,首先要壮大和丰富国产类型片,讲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精彩故事,拍出具有最佳品质的中国国产电影作品,陆川表示:“我觉得现在还是要增加各种类型片的产量。比如说我们要拍低成本的片子,我们也要努力去做一些真正有野心的、有企图心的、或者有梦想的大片,不能把做梦想大片的机会全部交给好莱坞。我们只做低成本的片子希望以小博大。也不能让观众觉得从6月份开始,美国大片一部接一部,一部接一部。我特别希望将来像这样的一个传统大片的季节、就是暑期档,能够有我们的强悍的制作去冲出来,为中国电影去争取荣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