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古人发明了用手势表达数字信息后,数字手势被广泛使用在各个方面,手势表达也很好地避免了方言带来的对于数字上的误会。中国人使用一只手表达数字1到10。 外国人表达数字1到10 虽然外国人也有用手势表达数字的创造,但是使用两只手。看似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却麻烦了很多。在中国用一只手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不仅限于表达数字这样简单。
袖里乾坤又叫拉手比价或者袖内拉手,就是手放袖子里讲价的方法。 古人用这种方式做大买卖。具体方式是,其中一放抬起胳膊,手是藏在袖子里的,然后另一方会主动把手伸到对方的长袖里面,买方会握住卖方的五指,卖方则用比手指的方式来暗示卖价。此种方式就叫“交手”,就是要你伸出手来,开个价儿!
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拇战,汉族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起源于汉代。划拳算得上酒文化之一种。 传统的划拳法是两人同时出一只手,并且同时猜两人所出数字之和,两人都猜错或猜对则继续,直到一方猜对。猜错者罚酒。划拳是用嘴和手配合完成的,两人面对面进行,玩得时候一只手或两只手都可以。 划拳--喊数叫法 一、一心敬 二、两相好(今人划拳多以“两相好”、“哥俩好”、“爷俩好”开局,省去了“一”的部分) 三、三星高照 四、四鸿喜 五、五魁首 六、六大顺 七、七个巧 八、八匹马 九、九久长 十、十全十美
不知读者是否有留意过,电视剧《走西口》里面的豆花多次说过,田青会“袖里吞金”速算。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那么袖里吞金是什么?它是一种民间速算的方法,基于参照人的手指比划。可以算得上是用手势表达数字的最高智慧。上述三种手势表达数字其实还是仅限于比划数字的阶段,而“袖里吞金”不仅是比划,还有计算的功能。利用手指充当“计数器”,配合珠算口诀进行计算。 这是中国秦晋时期的商人所发明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可谓聪慧至极。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公元1573年,徐心鲁的《珠盘算法》是最早描述了袖里吞金速算的。公元1592年,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筹》首次对袖里吞金进行了详细描述。后来的商人尤其是晋商,推广使用了这门古代的速算方法。 手就相当于一个五珠算盘,虽然脱胎于珠算,但与珠算相比,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只要使用一双手就可以了。据说练习熟练后,此种算法的计算速度要比计算器要快。当然这项技能的练习年头儿,至少要2-3年才能算熟悉,入门的话很简单,因为只有五根手指而已。目前“袖里吞金”也濒临失传,会者十指寥寥可数。
袖里吞金表示数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设点作为数码盘,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五个手指可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每个手指的上、中、下三节分别表示1-9个数。每节上布置着三个数码,排列的规则是分左、中、右三列,手指左边逆上(从下到上)排列1、2、3:手指中间顺下(从上到下)排列4、5、6:手指右边逆上排列7、8、9。 袖里吞金,它把左手当作一架五档的小算盘,用右手五指点按这个小算盘来进行计算。记数时要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相对应的手指。其明确分工是:右手拇指/专点左手拇指,右手食指专点左手食指,右手中指专点左手中指,右手无名指专点左手无名指,右手小指专点左手小指。对应专业分工各不相扰。 哪个手指点按数,哪个手指就伸开,手指不点按数时弯屈,表示0,便可进行十万位以内的任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