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怎么给朝代起名?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上过历史课的人大概都能背诵这首《朝代歌》,但是,作为中国人,你是否知道过这些名称的由来?父母给孩子起名字尚且慎之又慎,给一个朝代起名字又有哪些讲究和玄机?透过这些名字,我们又能看到哪些有趣的历史呢?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文化嘉宾、《百家讲坛》主讲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张一清先生新作《十二个汉字品历史》,为读者深度解析中国历史上十二个主要朝代命名的奥秘:“夏”朝的命名和夏天有关吗?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作“华夏儿女”?孔子为什么最推崇“周”朝?“秦”是“春秋”二字各取一半吗?汉族的称谓是来源于汉朝吗?“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于唐朝吗?宋体字是怎样由来的?蒙古族竟然有中原人的基因?“明”朝和“日月神教”有联系吗? 一字一历史:“秦”是“春秋”二字各取一半? 在张一清的眼里,“一字一文化,一字一历史”。和他交谈,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汉字,他都能脱口而出,追根溯源,从造字的源头说起,将汉字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例如秦朝为什么起名叫“秦”呢?民间传说秦始皇认为自己千秋功业前无古人,名垂史册,而史书之中,以《春秋》为最,所以取“春”字的上半部分和“秋”字的左半部分构成“秦”,用来做王朝的名称。但张一清却表示,秦始皇统治时期,文字形式已经统一为小篆,而在小篆里面,这两个字的上半部分完全不同,所以不可能出现用“春”的一半去构成“秦”字这样的事情。 那么“秦”的真正由来是什么呢?张一清表示,秦朝的“秦”肯定来自封地,在甲骨文中,“秦”的上面是两只手抓握“杵”一类的农具,下面是两个“禾”字,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表示适宜农作物种植与生长。《说文解字》里,“秦”的解释是:“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这个解释告诉我们,“秦”是伯益的后裔受封的地方,这个地区适合种庄稼。 预言帝,“谶哥”源于学养 关于朝代命名的奥秘历来众说纷纭,而身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和语言教学研究室主任的张一清先生将带来权威的解读。张一清先生多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二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汉字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凭借着自身扎实的学养,他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屡屡“神预测”出选手可能会出现的书写错误,被亲切地称为“谶哥”、预言帝。 有观众怀疑“谶哥”的点评是后期加上的,但事实上,选手比赛的第一现场和文化嘉宾点评的第二现场确实是同步录制的,对于一个几十年来一直在一线从事汉字应用研究、对汉字源流演变信手拈来的学者来说,预测哪些地方人们会写错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当下的“汉字热”,张一清表示:不论你留意,还是不留意,汉字与文化就在那里。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留意、关注身边的汉字,经常问一问自己: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表示这种意思?如此,才能写好汉字,用好汉字,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方寸文字 历史沉浮 万象人生 ◎5000年震撼的文化之旅 ◎100幅珍贵的史料图片 ◎12个朝代名称的命名奥秘 精准 详实 通俗 雅趣 在酣畅的阅读中,领略横竖撇捺里的人生大智慧。 著名文化学者钱文忠、郦波、蒙曼倾情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