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人扎堆易患集体性智障

 天蝎座的慧颖 2016-02-24


如果你的组织都是由一群聪明的家伙组成的,他们智力超高,“无所不能”,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很可能事实超出多数人的想象,甚至令人大跌眼镜——聪明人扎堆的团队往往变得集体性智障。在团队建设中,国外早就有对于“群体智力”的研究,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疑问:为什么在测试中,团队中个体的智商几乎都达到了120以上,但组织的整体智商却不到60呢?


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呢?美国服务管理专家阿尔布莱特说:“这就是我们必须在部门管理中警惕聪明人的原因,他们的人数越多,对于组织的危害也就越大。当你把一群聪明人收编进自己的团队后,结果是人们变成了一个集体性愚蠢的群体。”


聪明人太多的地方,很可能布满学习的智障。聪明人在你的团队中会觉得自己不需要再学习了,他们的意志力并不会用在最重要的方向上,而是习惯于对自己的优势感到满足。


微软加州公司的技术部门主管德克尔森对我说:“当我把一群天才同时放到一个问题中时,我会发现他们突然陷入了一种只顾互相争吵的白痴状态,他们缺乏团队协作的意愿,都想以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而不会考虑一下别人的见解。”


因此,德克尔森在招聘时对于那些智商超高的家伙从不过分关注于他们突出的专业技能,而是把重点放到了观察他们的意志力、执行力和团队精神上。也许你认为没有这么糟糕,或者你是一位喜欢重用聪明人的老板,但事实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多年的研究表明,那些被称作头脑聪明的家伙,大多数都不适合用来做事,他们的团队精神较差,精力过剩,精神敏感,且容易无事生非,给你的管理带来麻烦,除非他是乔布斯——那么你只能给他打工了。


我们的联合研究表明:一个不成熟的聪明人进入了你的团队,很容易会破坏你的团队合作。所以,对于缺乏掌控力的初创团队而言,与其四处寻找天才,不如锁定那些头脑不那么超群却十分勤奋忠诚的人。因为他们才是帮助你完成团队积累的重要基石,也是一个健康强大的团队文化的主要构成。


◆再高的才智也不能影响团队整体风格。


无数的案例表明,团队成员的平均智商水平并不足以影响最终的团队表现,事实有时恰恰相反,成员高智商的团队经常适用于单兵作战,而成员平均智商没那么高的团队在集体作战中的表现却更加出众。如果你要建设的是一个具备强大奋斗精神的团队,那么在里面放多少聪明人就无关紧要了。


◆寻找高情商的人才,远离聪明的“天才”。


现在,许多人都自以为聪明,但情商很低。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只顾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强烈地希望释放才华,来改变身边的环境,而且他们对此拥有足够的意志力,这些特质都决定了:当他们加入你的团队时,一定会破坏组织的合作精神,让他的同事们无所适从,直到矛盾不可调和。


为了能够使你的团队成员更好地进行合作,你需要大量善解人意的人才,他们能够读懂并能对别人的感情做出适当的回应,而不是高傲冷漠、脾气古怪。在保证多数人都是高情商成员的前提下,再让你的团队里有一两个具备优秀技能的聪明人,便可以有很好的表现。


◆个性强烈的员工会影响到团队的绩效。


具备强烈个性的领导者会让手下成为“奴仆”,当员工也有这个特点时,会产生同样的负面影响。总是由一个人的个性主导决策或工作流程,团队的表现会很差。即便暂时由于他的天才带来了傲人的业绩,一旦他离开,团队也会像流星一样变得平庸不堪。在乔布斯逝世后,苹果公司在产品方面与过去难以媲美的表现,已经足具说服力。


很多聪明人不但强势、敏感、反应迅速,而且经常把时间花在争夺权力上——除非他们是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的技术类天才。这表明,最好的团队往往是由大量略显迟钝却认真负责的笨家伙构成的,这种对比不亚于一群乌龟在马拉松比赛中战胜了一群兔子。听起来不可思议,可这样的结果总在发生。


总之,聪明人如果太多,你的团队会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在为了团队的目标努力奋斗,可背地里都在琢磨怎么为自己分得最大份的蛋糕。


这是十分危险的态势,它会构成团队的学习智障,造成集体性的愚蠢。你必须在构建团队之初,就确定一条基本原则,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要把太多“聪明人”招到自己的身边,如果你的组织中已有大量的“聪明人”,要立刻想办法消解他们的“负面个性”,改变人员结构,对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