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熟带给这个男人的,远比他失去的多

 汉青的马甲 2016-02-25

吉林长白山三岔子林区,初冬的清晨已是寒风凛冽,刚一出门眼睫毛就凝上了冰霜。这里最高海拔130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降雪期从9月开始至翌年6月,最低温度只有-43度。很难想象一位老人,在这极不适宜居住的地方独自守护了10年。




早上7:00,刚刚下完雪的林区路面结冰,尽管我们缓慢行驶还是发生了侧滑,整辆车陷进路边的及膝的深雪里。当大家都在抱怨这次采访条件艰苦出师不利时,一辆深绿色的改装皮卡迎面驶来停在我们面前。就这样,我们和老郭见面了。



 

老郭告诉我们,在做义务护林员期间,他还发展了一项令他引以为豪的“副业”——拖车救援。“林区常年下雪,路面积雪结冰严重又多急转弯,不熟悉路况的游客经常会陷进雪里。“,这些年老郭救援的车已不下百辆。



 

跟随老郭来到他家,木屋虽然不大却很温馨,装饰布局颇有上世纪俄罗斯风格。和初见老郭时的感觉一样,这是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老人。老郭说这也是他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



 

老郭的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三岔子林区最早的木材商。三岔子林区总面积22.3万公顷,其中用材林面积20.3万公顷,森林总蓄积25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2%。老郭父亲创办的木材公司,1970年至1980年共生产木材1,927,080立方米,创造产值近百万元。这样的资产在当时已是富甲一方,这是郭氏家族的辉煌期。



 

盲目的砍伐扩张,使大自然的天平开始失衡。三岔子林区迅速“枯萎”,失去了植被的庇护林区寒风更加肆虐,小规模雪崩也时有发生。老郭回忆说,1978年的一场雪崩夺去了公司7名伐木工的生命。



 

伐木还在继续。父亲和当时众多民营企业家一样,被“飘来的金钱”蒙蔽了双眼,失去工人就再招工,伐木不能停,钱不能不赚。当时正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修读绘画的老郭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回家中。他对父亲说:碗口粗的落叶松需要长15年,林区中几人才能抱住的大树已经长了上百年,那些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树木,却分分秒秒在被我们砍伐殆尽。以前我写生的对象是枝叶扶苏的森林,难道将来只能凭印象画下这破败的家园吗?老郭冲我们笑笑“用现在的话说,我还是个有责任心的'富二代’吧。”


老郭试图劝说父亲,希望减缓伐木开始养山育林。不出所料父亲仍旧一意孤行,老郭只好和父亲约定,等他去学习科学的林业经营知识,再回来协助父亲管理公司。




22岁的老郭放下画板,一个人踏上开往俄罗斯的火车。1981年,在列宁格勒列宁勋章和红色劳动功勋国立大学(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地理生态学专业学习3年后,老郭接到家里的电报,父亲监督木材运送时搭乘的卡车发声侧滑,跌落山崖丧生。25岁的老郭回到三岔子林区,在操办完父亲的丧事后他决定,暂定公司的皆伐作业。



 

凭借大学学习的科学育林知识,老郭用了5年时间重新栽培树苗,管理育林区水土,新增造林面积8,800公顷,减少皆伐面积2,634公顷,科学抚育森林43,7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较1980年增加了11%。老郭得意的说,5年来林子里的狍子、野猪、雪兔又都回来了。


1986年,三岔子林区开始实行完全公有化,禁止个人采伐木材,老郭关掉了公司。但他与林区的缘分没有断,当时老郭在三岔子林区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新任林区负责人特意邀请他担任林区科学育林顾问,这一干又是20年。


2006年老郭退休后依然守在这片林区,还主动做起了义务护林人。老郭说,这10年的护林工他当的并不轻松。刚开始是家人的不理解,“因为前5年育林花销很大,阶段性小批量采伐带来的收益有限,只能靠吃老本。自己的钱’打了水漂’家人自然有怨言。”老郭说这话时脸上是带着笑的,因为家人最终选择了支持他。“最大的问题还在后面,偷伐木材屡禁不止,我是义务护林没有'武装’,只能靠打兔子的猎枪吓唬对方。”“其实我一个人不要紧,最怕是孩子受到影响和威胁,所以早早把孩子送到城里念书了。”老郭拿起烟斗回忆着,”我儿子学的是环境科学“。


临走时,我们问老郭有没有后悔过,老郭认真想了想回答说“没有”。



 

看过老郭故事的人,都会为他守护林区、保护自然的事迹感动,但老郭说:“我保护的不是大自然,而是我的子孙后代。”的确,植被破坏、物种灭绝、空气和海洋污染等等,对于见识过地质重构、板块漂移、陨石撞击…已经45亿岁的地球而言毫无压力,被危害的只能是人类自己。


老郭的故事还在继续,他在三岔子林区,像一个勇敢的斗士,一个不朽的传奇。如今这里已是长白山脉上的“立体资源宝库”,它凭借壮美的森林景观和种类繁多的珍稀野生动物成为大城市上班族竞相追逐的自驾游新去处。


环境好了游人多了,老郭的“副业”也更加红火起来,指路、拖车救援、看护林场让老郭乐此不疲,颇有林场主人之意。而突然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却打破了老郭的权威,点击视频看老郭和这位神秘来客之间的精彩故事?:


 我相信老郭心中是有信仰的。他身体力行35载,凡有责任,便要承担,更要坚持。这是老郭的家训,这份精神也将在他的家族脉脉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