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光影骑士王 拍摄时间:2016年2月22日(正月十五日)
▲01
社戏是个在鲁迅先生笔下被生动刻画、散发着浓浓乡情的剧种。所谓社戏,社,是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则指在社中进行的民俗戏艺活动。提起社戏,一个难得的看社戏的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北京昌平大山里的长峪城。长峪城唱社戏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这里的社戏,就是早期的河北梆子戏;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又跟原味的河北梆子不完全相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唱腔曲味和文化遗存,散发着浓浓的乡情。长峪城,曾是明代京师防御的重要隘口。至今,村里还遗留着六郎城、永兴寺、关帝庙、真王庙等古迹,古韵极其浓厚。而社戏的演唱就在位于永兴寺的古戏台上。正月初一至初五;元宵节前后,古村旧刹,老腔社戏。戏台上,身着戏袍、描上眉眼的角儿,开腔甩袖,唱念做打,唱上一出社戏,是京郊多少老人心中总不褪色的回忆。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听社戏,他们听的就是这份百年不变的老腔老调。那残破的古长城、服饰艳丽的社戏、古老的村落,无处不在地渗透着对久远历史的记忆和品赏古老民风的韵味。
交通路线:
1、德胜门乘345路到昌平北站,再转乘33路公交车即到村内。
2、驾车走京藏高速公路,在昌平陈庄路口出,到南口镇西行至刘村镇,经过高崖口翻过山,过了马刨泉后2.5公里就到了长峪口村。

▲02
社戏演员都是本村村民,虽不是专业演员,但装扮行头样样不缺,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唱念做打也绝对是有板有眼。由于邻近河北,戏种源于河北梆子,但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曲调又跟河北梆子不完全相同,村民称之为“山梆子”,曲目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这是演员在化装。 ▲03 ▲04 ▲05
这个团有近30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年轻的也只是一位已经47岁,还是乐队的。和很多乡村曲艺一样,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戏,长峪城的社戏也面临着衰落。现任张团长(图中右上角)忧心重重地说,最担心的还是这古老的社戏如何传承下去。 ▲06 ▲07这演出前要祭神仙,保演出安全、顺利
▲08
走进老戏台的幕后,老式的木箱子,衣架子上满满的戏装,还有一看就有几十年历史的长条案桌,这些都更加突显了长峪城山梆子社戏古香古色的味道。 ▲09
据了解,长峪城村社戏团在教戏时,依然保持着上百年的老传统,没有剧本、没有曲谱,全靠老师言传身教。既是当地农民所喜爱的古老民俗之一,又是当地农村文化的一大亮点。 ▲10这几位烤火的可不是普通人,是乐队人员
▲11 ▲12演社戏的永兴寺外的山上就是一段古远的燕长城
入神儿
▲27
见到的最小的观众
▲28 摄影爱好者现场的行动
▲29
在后台见一位年长的演员正在聚精会神看一本书,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人生之目的”,让我肃然起敬
▲30 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也上台体验一把,当一次社戏演员
▲31
北京长峪城村位于昌平区西北部大山中,距昌平镇54公里,是北京周边不多可以看到社戏的地方。长峪城明代成村,地处长峪峡谷,古称长峪口,明正德年间筑关城,称长峪城。这是演唱社戏的永兴寺。
谢谢朋友们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