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猪肉,我们还能吃到吗? 采访人|田原 受访人|赵凯平 张超中 田 原: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爷爷奶奶养的猪还在吗? 赵凯平:过去中国人养猪就是土猪,现在基本没有了。土猪饲养的时间长,我要养100斤,可能要经过一年,或者八个月、十个月以上。 而西方来的洋种就不一样,170天就可以达到100公斤。 按中医的体质辨识来说,生长速度越快,在猪体里面蓄积的水肉会越来越多,猪在五行里面的属性是属水,属土的是牛。 属水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猪,本身的体质就是内湿很重,那么再加上快速生长,加速它内湿的增大,中医理论认为水湿伤脾,一定是伤脾的。 田 原:哦,您的中医理论很到位啊。 赵凯平:我来接着说,前期生长速度还慢一点,因为主要长内脏,内脏主要是蛋白质沉积,但是60公斤、70公斤以后,内脏基本固定了,再长就长脂肪了,脂肪主要是水,生长速度非常快,在后期生长速度越快猪越容易出问题,伤脾伤得越厉害。 脾虚直接造成什么呢?造成它子脏的损伤。脾的子脏是肺,因为土生金。水生木,土生火,火克金。所以猪群里面,或者养殖动物里面,凡是快速生长的都是伤肺,为什么?首先它本源上脾不正常,所以会导致肺脏不好。 田 原:肺脏表现的问题最严重。 赵凯平:不光是猪,鸡也是一样的,凡是生长速度快的都是肺的问题。 田 原:您认识到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思考肺癌也容易高发。 赵凯平:北京是肺癌高发地区,主要是环境。所以说,在这里面,我就分成几个关键点,进行不同的调理,主动调理,主要是针对它免疫系统的,我们提出来中草药,它是动物免疫系统的滋养剂。 在这个基础上,要坚持兽医该打疫苗就打,西药有好东西可以用,但是我们提出来西药要适时介入,它不占主导,也就是西药也好,疫苗也好,用不用?用,怎么用?是在中医治未病的总体思想指导下来用西药、用疫苗,不是按照西医原来的方法用疫苗。 田 原:谈了这么多,问题已经清晰。我知道以前的土猪呢,一般都是过年的时候杀猪,猪就完成了春、夏、秋、冬的生、长、化、收、藏,也完成生、长、壮、老、死的过程,中兽医把中医的理论放到家禽养殖上,也是美好家园的一个部分。现在东北的乡下还是过年办年货,猪,就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时刻贡献了自己。热腾腾的日子和年味因为有这头猪的奉献。 也许,赵老师会帮大家找回当年土猪的味道,但是中草药资源会不会滥用?加大中草药的危机? 赵凯平:这个叫整体规划,不要说用这个药就和人去争药,在某些品种上,或者资源比较少的药物上可能存在这种现象,但人是聪明的,出现这样的问题,有这样需求的时候,你可以鼓励那方面去发展,也可以引导。所以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揭阳、在陆丰、在梅州,正在搞一些中药资源种植基地。 田 原:您这套理论,得以完整的实施是在哪里? 赵凯平:主要是在南方地区,因为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广西、上海、浙江、河南,这都是我原来讲课的地方,我都去讲过,讲得最多的就是广东、湖南、江西、福建。 在企业里面,2007年就开始用这套思想体系。 田 原:这个猪肉您是吃的? 赵凯平:因为整个体系是我设计的嘛。 田 原:从宏观到微观,对于猪来说,您给予了充分的关怀。 赵凯平:所以我们就提出来,养猪的精髓,就是中医药的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养殖人的需求,是必须要知道的。或者叫做中国养殖人的精神支撑,要用天人合一的概念。所以我们又提出来三性合一,就是人性、猪性还有悟性,悟性包括怎么用药,怎么用饲料,这三性要合一。最近我发现,现在好多猪厂都是80后,都开始接他爸妈的班了,好多人,都上网,要微信、微博。喜欢我的这套理论和技术。 田 原:人性、猪性和悟性,三性合一,您讲得好。猪也有情感世界,真希望“80后”、“90后”能善待它们。 一个中兽医给我们讲了自己的故事,两个饲养员分别负责两个猪圈,最后收猪的时候,一个猪圈的猪们往里拱,怎么也赶不出去;另一个圈的猪排着队哼哼唧唧地向外走。因为什么?两个饲养员的性格不一样,一个郁闷,一个爱给猪唱歌。他还讲,猪在生崽以后,看见有病的小崽被扔掉,母猪就开始不吃不喝,也不让其他小猪崽吃奶,全部饿死了,以示抗议。 赵凯平:这就是我们讲的: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猪,养猪就要先养人。猪是有情感的。在我们的体系里面,还有一个东西,是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医药的保健平台上,就是情感保健,情感保健主要是针对人的,就是你作为养殖人,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养殖心态,你是共生获利,你还是杀、杀、杀?西兽医的疫苗和抗生素就是针对性的,就是杀灭它。这种方式是不行的。 在我们提出的中医药治未病体系里面,它是什么呢?是针对健康能力的调整和整个过程的控制,不像西医是针对病灶的终端控制,发生疾病一定要怎么样?把那块割掉,这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完全是两种哲学思想,一个是平稳的过程,不是要把终端造成损失才怎么着,整体性的过程控制,而且这个过程是针对什么呢?是基于动物健康能力的维护来进行治疗,不是针对病的。所以,首先要讲明白什么叫“健康养殖”,它的概念是什么?然后接着讲中兽医和西兽医真正的哲学碰撞点是什么?你只有先明白这些东西,我讲中医的东西才能慢慢接受。 真正的中医,包容性最强,本身就包容。西医好不好?好,但是你那个哲学思想的用法,一定要按照我这种思想去用,你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西医、西药怎么不好,抗生素怎么不好呢?好啊,只不过你用得太过分了。 田 原:我们提倡健康人生,就必须重视健康养殖。否则,吃肉的人们…… 赵凯平:对呀,我们说有病早治,出现的遗传病,我们做育种的时候就要控制它,这是已病防变,主要是预防,已病了之后,要防止它转变成其他更深的病。就是“已病防变”,不让它再继续了,“病重防危”,不让它死,然后去防护。 中兽药是干什么的?就是病重防危,作为药物不让它死。兽药其实针对什么病,不针对什么病……中草药治病毒那是胡说八道,什么病都不治,它就是什么呢?让你调整之后防止向什么方向发展。最可贵的是愈后防复,这个思想在治未病里面一定要大谈而特谈。为什么?因为在我们现在的养猪厂、养鸡厂里面,原来季节性的病,现在已经没有季节性了,一年四季经常反复发作。 西医没有这样的思想,应该把中医“防复”这个思想贯彻进去,这个防病体系才是完整的。 田 原:用中药养猪,我们期待对动物的疫情防范有作用。 赵凯平:要看当时的条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生物具备两个特性,第一个特性就是多样性,第二个特性就是变异性,因为你要面对你的群体,猪不是工业产品,它是一个生命,生命就有个体差异,我们维护的是80%,有10%治不治都得死,也有10%你不治它永远是好的,那么就是这8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是我们关心的对象。 田 原:纵观全国的养殖业,您觉得这套体系是最好的? 赵凯平:不能这么说,我们不说自己的是“最好的”,我们认为,针对当前中国养殖现状,我们提出的这个方法或者理念是“合理的”,不说最好,可能还有比我还好的,但我们认为是合理的。 田 原:张博士给一个评价。 张超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副组长,研究员):去年河北的一位记者采访我,一定要我说,他这个是不是最好的?我说这个话我不能说,你们怎么说,那是你们自己的事。 赵凯平:作为我们搞专业的人不可能这么说。 张超中:他这么做是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我只能这么说。 田 原:可以复制,容易复制。 张超中:很容易复制。 田 原:国内小型养殖厂太多了,如果能够把您这套思想复制下来,养殖风险,还有效益都会得到改善。 赵凯平:养殖风险降低,效率提高。 田 原:然后养猪就变成了没有担忧、也没有恐惧、很快乐的事情。 赵凯平:是的。 田 原:希望更多养猪的朋友看见这个访谈。 原创中医著作:《中医人沙龙》 |
|
来自: 为什么73 > 《田园对话原创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