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
情人节的段子,终于从情人转向了单身狗。我怀疑这场“虐狗运动”的参与者本身就有不少单身狗,以自我调侃寻求解脱。 情人节前后最大的讽刺新闻是两份报告,《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及《各城市娶妻成本》。这说明什么?谈场恋爱不是问题,不过一次约会、一场电影、开个房,但谈婚论嫁可就问题大了,大到避而远之。中国正经历“懒婚一代”。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真有这么个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发布的《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逼婚现象最严重的是河南,第二是四川,第三是山东。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逼婚率相对较低。 北京年轻人众筹在地铁刊登“反逼婚”广告。“反逼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33岁的韩德乾自25岁起就被父母逼婚。他希望借助地铁广告的形式引起社会关注,也向家人表达心声。 情人节这天,财经网发布各城市娶妻成本: 深圳208万元居首位,以男方年薪6万计算,需要29.5年不吃不喝才能在深圳讨一个中上条件的老婆。 北京202.8万居第二,同理,男方需要28.8年才能讨一个北京中等条件的老婆。 然后是上海200万,杭州178.2万,广州128万……各大城市中,最低的是成都55.4万,只需4.2年就能讨一个成都中上等条件的老婆,当然也是不吃不喝。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0214/t20160214_521370089.shtml) 所以结婚过去是,现在更是一项家庭、家族工程,举全家全族之力结一次婚。80后90后于是在为家庭家族结婚:反正是你们让我结的,一切交由你们负责吧! 结婚在农村更是家庭家族工程。最新标语叫“生男和女不一样,生儿将来没对象”。村儿里的彩礼钱越来越贵了,几万块刚刚能拿得出手。据江苏媒体报道,除了彩礼,男方需在婚前置办“一动不动”。“一动”是指汽车,价位至少要在10万元左右;“不动”是指房子,在农村要建两层楼房,若条件允许,需在县城买房。按当地的房价水平,在县里置办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最少也需要25万。最终,在江苏农村结个婚,以20万元的彩礼礼金、25万元的房子以及10万元的汽车计算,一名农村男青年的娶妻成本已经超过60万。
于是光棍村诞生了。富村的娶穷村女,富裕省份娶穷地区的,沿海娶内陆的,这是娶妻的“梯度效应”。贫困地区光棍批量产生,这是“挤出效应”,他们被挤出传宗接代序列。 其实,懒婚一代最在日韩、港台上演了。一篇《韩国年轻人痛陈:我为什么死活都要留在北京!》揭示,韩国青年自称是“三抛弃一代”,由于很难找到稳定就业岗位,就业准备时间越来越长,结婚、生子的平均年龄在不断上升,很多人放弃了恋爱、结婚、生子的人生计划;甚至还有“五抛弃一代”,指放弃恋爱、结婚、生子、交友和自尊心。 上次听台湾传媒同仁说,她的台湾教授一次带着一帮女弟子去医院检查不孕不育。可笑吧?工作压力大嘛。 “反逼婚联盟”者称,爱情和婚姻尽管并不像童话里那样美好,但也不像到集市上买菜那样简单和随意嘛。父母及七大姑八大姨也不要过于“操心”,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对春节回家产生恐惧。 但是你知道吗,父母更不容易。他们的生命价值实现,就是看到孩子结婚生子,种族延续。毕竟,靠跳广场舞能解脱的老辈人并不多。可因此就要搭上小字辈的幸福? 还是我那句老话,中国三十年发展,要解决西方三百年衍生出来的问题,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