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03期【理论加油站】牵阅读设问之“发”动写作思维之“身”

 默默的收割者 2016-02-25

◎云南省昆明   赵雯娟

摘要:利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而提升写作能力,促成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整合语文教学内容,向高效语文教学迈进。

关键词:阅读设问  写作思维  读写结合

语文,从字面上理解即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中难以或缺的工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是语文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专门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高考的占分大户,但往往是学生最怕最烦又最无奈的学习内容。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有这几种情况:一是缺乏素材,无“米”下炊。这种情况只需平时多加观察、阅读、思考,从方方面面进行素材积累,不难解决;二是有自卑心理。由于作文写得不好,被老师批评,导致怕写、厌写,抵触情绪重,这样的学生应从心理上指导。三是懒于动笔,不喜欢表达。这种情况也可从心理引导,鼓励监督等方面慢慢改变。四是写作思维混乱,表达前言不搭后语的。

归结以上学生怕写作的原因,最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是第四种,这种情况是学生的普遍现象,怕作文其实根本上主要是缺乏写作思维能力的表现,因为写作是一个思维过程,没有清晰的严谨的思维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思维是幕后的导演,文字是台前的演员,只有导得好,台前的文字才可能演得好,成为一篇佳作。

于漪老师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中的思维培养,她指出“文章的光彩在于思想的发光。”,认为“写作教学的全过程都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借助语言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类型的思维训练。”。的确,写作的核心就是思维,没有良好的思维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但是如何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呢?不妨适时地针对写作思维,借用课文设计阅读教学。

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在语文能力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巨人兄弟分量重,关系紧密。关于这一点,于漪老师也说:“写得好,首先是读得有效……对文情并茂的佳作,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深思,目注神入,多思考,细咀嚼,力求收‘望表而知里’的效果。”而这个‘望表而知里’的效果,就是透过文本挖掘到内在的思想、思路及思维,领悟文章的文学魅力,达到整体阅读,深入文本的目的。而非是停留在表层地、断章取义地阅读,只知文章写了“一二三”,不知这“一二三”到底是什么,为何要写,如何化为己用?

第二,课文所选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这些规范的成熟的作品是学生现成的习作蓝本,利用它们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指导写作思维,一石二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我们常抱怨学生缺乏作文素材,不会文法,思想简单等等,但又苦于学生课余时间太少,难以额外补充课外书及生活中太多知识。那么,为什么不把眼光盯住课文,盯住课堂呢?课文里不是有纵横几千年的素材吗?不是能让学生对话智者吗?不是有多样的谋篇布局之法吗?用好它们,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新课改以后,必修加选修,还有复习考试,语文课时越来越紧,高效课堂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吗,能在阅读课上完成一部分写作课的内容,何乐而不为?

当然,不是所有阅读教学都对写作有帮助,尤其难度较大的写作思维训练,必须在有序地科学地教学中才有成效。怎样上阅读课,才能提升写作思维呢?那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出统领文章思路,呈现文“意(文章的主旨)”的主问题,做到“一文一主问”,具体而有序地规划教学。巧妙地问题为发丝,写作思维为身体,抓住这样的问题,顺藤摸瓜,导出文章思维特点,启发写作,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启发学生写作思维的主问题设计,在于漪老师的课例就中有许多,给了我许多启发,运用高中新课标教材也做了一些教学设计,结合这些案例,对不同类型文章分别研究,总结出几个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

一、关键词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是指对文章主旨、思路以及内容最有利揭示的词语,它常常在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句段,重要人物的言语,双关句,感叹句及总结性的句子等重要节点出现。比如于漪老师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时,在课的结束阶段,要求学生分析“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一句中的“好”字的内涵。看似普通的一个好字,却总结包含了周总理方方面面的功绩和拳拳之心,于老师让学生分析这一个字,不着痕迹地让学生顺带概括了诗歌之前写到的人物方方面面的功绩,起到了提纲携领的作用。这样以一关键词,提点牵引出诗歌中人物的不同方面,由点到面,让学生训练发散思维,学习作文时注意关键词与前后文的联系,对布局谋篇方面益处不少。


二、特数句

特殊句指的是文章中句式特别火多次出现的,能够反映人物个性情感,表现文章内容变化,主旨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暗示性句子。如《二六七号牢房》中“挂在门口的号牌上的名字,从两个换成三个,又从三个换成两个,然后又是三个,两个,三个,两个,新的囚犯来了又去了。只有从来就一直住在二六七号牢房的我们两个——‘老爸爸’和我,仍然没有分离。”这段话中有许多特殊的句子,于漪老师问学生:“为什这段话中相同的数量词反复出现?”一个看似累赘的句子,重复使用相同的词,实则揭示了时间的变迁,对战友离去的哀痛,以及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恨。利用重复特殊句子分析,带领学生向文章的主旨和语言技巧运用方面探究,也让学生明白,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不同,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


三、矛盾转换

在文章中,尤其是叙事类的文章,人物及事件前后常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变得截然相反,教学时要注意把握这些看似矛盾,转换变动之处,因为它们往往是文章内容的转折处,或是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坐标点。教学中不妨多在这些地方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于漪老师教学《范进中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对比范进、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言行的不同在哪?该问题以小说中的“范进中举”为界限,分析该事件前后人物的变化:范进由郁郁寡欢到喜极而狂,胡屠户由鄙薄范进到对范进赞口不绝,这样的前后矛盾转换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及讽刺效果,小说主题也不言而喻了。让学生知道读小说要注意这些矛盾转换处,能更有效地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为主题探究开通隧道。


四、文章线索

   文章的线索就如同迷宫的正确通道,摸不清线索就无法理清文脉,就难以找到解析文章的出口。线索在记叙文、散文、说明文、小说中运用较多,可以是人、物、景,也可以是行踪、视角转换、观察顺序等,有一条或多条线索,比如明线和暗线相交,主线和副线相辅等等,线索形式多样,应因文而定如何找线索。高中新课标教材里的《荷塘月色》,线索清晰,且明暗交织,可以设计“请你用最少的文字画出文中‘我’的行踪。在不同地方的‘我’心情有无变化?”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理清文脉,同时分别写出了文中的明线与暗线,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我”内心的情感变化做了铺垫,围绕线索设问,让问题直指全文重点,体现的是整体阅读概念,而非支离破碎的分析文本。

五、思辨过程

思辨是急智、收思辨是急智、收敛型思维和发散思维三方面的组合,是使论辩准确而精彩的思维保障。北京大学朱锋教授曾说:“如果把辩论比喻成一列火车的话,那么知识则是火车的车厢,思辨才是托起车厢的车轮。”思辨主要出现在论说类文章中,学习课文中的经典论说文的思辨,可以给学生写该类文章许多借鉴。如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就是很好的思辨训练范文。可以在文章的思辨环节有序问以下问题:

    1.梁惠王询问孟子“为何民不加多” ,而孟子为何避开不谈,先言战事?

    分析:先言战事,看似跑题, 实则避实就虚,欲擒故纵,先“以战喻”,投其所好,易于让对方接受、理解,这是孟子思辨力中的急智体现。

2.请根据5——7段中孟子论述的内容,总结出孟子提出的使梁惠王“民加多”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分析:对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孟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举了诸多例子点悟梁惠王,这体现了思辨中的发散思维。第一步,正面论证。分别从种植、养殖、礼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等),归整这些措施,都是教梁惠王要休养百姓。第二步,反面论证。举“刺人而杀之,却赖以兵器”的例子,无非告诉王,应对百姓生死负责。由此二步,水到渠成不道明,却已让人明了“民不加多”之因:未施仁政。


顺着两个问题,分析文章的思辨过程,学生更易把握文章脉络,明白思辨的特点及规律,为日后运用于作文中打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明白“何为师?如何为师?”,只有定位准确,目标清晰才可能发挥教师的作用。韩愈定师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正因为学生不懂才需要老师引导教授,可往往我们的学生很少问语文问题,难道通达明白了?其实恰恰相反,没有疑问,不会问问题的学生是不会思考的,所以老师激发学生能生疑、质疑,再共同解疑就尤为重要了。

于漪老师提到“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所以,语文老师如何面对每一篇课文时都应该深思熟虑,斟酌再三,审慎地设计问题,让这些问题化作利剑删繁就简,剖析出文章主干,显现出主旨和精髓,从而引领学生发现文字背后的章法规律。只有这样,借助阅读教学巧设疑问,与写作思维训练架起一座稳固的桥,将教材设计为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真正做到“取法乎上”,“法”就在课文里,与其耗费大量财力精力在作文辅导书上,不如重新捧起朴素的语文课本,关注经典篇章,放出眼光,巧设疑问,启发学生写作思维,让他们学会“拿来”,这才是语文课的归宿。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林蔚人,秦春华.雄辩韬略[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

(本文转载自新课程研究第9期下旬)

策    划:李华平

主    编:正道语文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万真真

终    审:张贤洪  马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