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方其兵)
2016-02-25 | 阅:  转:  |  分享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方其兵

拜读了吴非老师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篇篇独特,针针见血,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吴非老师在“序”中就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虽然他在文中没用作出具体的回答,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他的每一篇随笔都清晰地体现出一个观点: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成为情感健全的人。”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情感更是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在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眼中,学生首先是人,是需要关怀的人,在那样的班级中,学生也懂得了平等和仁爱。”教师健全的人格,就是学生心中真善美的种子。只要种下这粒种子,它就能倔强地成长,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它也能保存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诗一般典雅的语言,阐释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爱的碰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情感健全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怎么做个有思想的老师?我是个有思想的老师吗?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吴非老师的那一句话给出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告诉我们要多读书才能有思想,不跪着教书。“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美丽,因为我有思想”想吴非
献花(0)
+1
(本文系心灵站驿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