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要说这一天的传统习俗,肯定要数“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汤丸”、“圆子”,俗称“烧心蛋”,有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寓意。寓意虽好,但如果吃得不对,也会影响健康。元宵健康吃要注意哪几点呢?
汤不加糖 甜馅元宵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可以用糖桂花、甜酒酿、花茶或者桂圆红枣汤、桂圆姜汤取代;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
每顿不要过量 吃元宵尽量在中午的时候吃,每次最好不要超过二两。吃完后也不要马上就躺下,最好两小时以后再睡觉。
不要吃刚煮好的热元宵 吃元宵要注意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
果仁馅的元宵最营养 坚果类原料营养价值较高,豆沙也含不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相比之下,巧克力馅的营养价值最低,其中很可能放的是代可可脂和巧克力味的香料。咸肉馅的汤圆油脂较多,对慢性疾病患者健康无益。
早餐夜宵不宜食用 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最弱,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因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夜宵进食元宵会引起胃肠道排空慢,加重胃肠道负担。
不宜油炸 除了煮元宵外,有人还喜欢把吃不完的元宵油炸了吃。虽然油炸元宵比较香脆,但会大大增加元宵油脂含量,可引起胆囊、胰腺疾病患者疾病加重或复发。
喝点汤促消化 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溶在煮元宵的汤里,因此吃完元宵最好再来点煮元宵的汤,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