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3ce738 于 2015-10-25 12:04 编辑 本人电工,养草小白,本文只介绍LED的驱动方法,不讨论LED光谱及LED是否适合养草。 LED也称为“场致发光二极管”,是二极管的一种,特性上与普通二极管相似,只是“势垒电压”不同。 LED在标称电流I下工作,LED两端的电压为LED的工作电压V,此电压也称为'PN结电压'或“PN结势垒电压”或“势垒电压”。由于二极管的特性,此电压会随着温度(PN结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LED在制造过程中,每个LED的“势垒电压”并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LED应该采用恒流进行驱动。通常,一个照明灯,采用多个LED组成,因此,也就涉及到如何更合理的驱动这些LED灯。 根据初中物理知识,并联电路中,端电压相同,电流由负载决定;串联的电压中,每个负载的电流相同,端电压是每个负载电压的算术和。 对于数量(20个以下)较少的LED而言,驱动较为简单,可以直接将LED串联,并采用恒流电流驱动即可。 当LED数量(超过20个)较多时,如果也采用串联的电路方式,会使得端电压很高。如:将54颗白光LED(通常单个白光LED的势垒电压在3.0~3.6V之间)串联,并用恒流源供电,则负载的端电压将达到160V以上。对于水族的照明而言,若没有处理好绝缘问题,将可能导致触电的风险。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DIY的朋友,常采用“混联”的电路形式。即,先将多个LED串联得到1路,再将x路进行并联,然后采用恒流电源进行驱动。从前文的结论上看,由于LED的势垒电压不同,而采用此种电路工作方式,此时,总电流等于恒流电源的电流。但每个支路的电流并不一定相等,甚至相差较大。这就造成了有一些支路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造成过驱动;有一些支路的电流小于额定电流,发光不足。 因此,并非理想的驱动方式。对于此种电路组成,一种简单的做法。在每个支路上,串联一个电阻进行限流,采用恒压电源驱动,但同时由于电阻的发热,也导致效率下降。散热的设计上更加复杂。 常见的7020灯条,采用3个LED一组,串联一颗33欧的电阻,并使用12V恒压电源供电。 假设每个LED电压为3.1V,则电阻上电压为2.7V。相当于有约22.5%的功率,白白浪费在电阻上面。由于电阻消耗能量后,完全转化为热量;而LED消耗的能量有一部份转化为热量,一部份转化为光;因此,一颗电阻所带来的热量,远远超过1颗LED产生的热量。这对于散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最理想的驱动方式,每个支路采用一组恒流源进行驱动。但缺点是成本偏高。 也可以采用简单的恒流电路进行驱动,同时采用恒压电源供电。 对于以上两种驱动方式,均可以任意选择LED的类型;比如,可以在回路中混合使用“红光”,“白光”,“蓝光”,“绿光”。 以下是我做的LED灯,采用最后一种驱动方式,配合MCU(单片机)。每个支路9颗LED串联,共6路,合计54颗,采用32V 2.5A的恒压电源供电,可以随意更换任意一颗LED(红,白,蓝,绿,黄均可)进行调色。同时,保证每个LED均采用恒流驱动。由于有MCU的加入,定时控制,模拟日出日落等功能都可以简单实现。 散热片:采用2片60*13*2CM的铝散热片拼接而成 不过,由于最近还没有时间编写MCU的程序,目前这些功能还未能完成。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