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姓氏

 秋雨柔歌 2016-02-25

涉县姓氏


涉县姓氏,1996年,县内共有姓氏330个,其中复姓2个。万人以上的姓氏为李、王、张、杨、赵、刘、申、江,3000人以上的姓氏有21个,千人以上的姓氏有18个,仅1人的姓氏有87个。

编辑摘要
  第一节 姓氏录


  1996年,县内共有姓氏330个,其中复姓2个。万人以上的姓氏为李、王、张、杨、赵、刘、申、江,3000人以上的姓氏有21个,千人以上的姓氏有18个,仅1人的姓氏有87个。


  据县内所存家谱、墓碑考证:今全县姓氏,其中80%的先祖系明洪武、永乐年间和清康熙、嘉庆年间由山西洪洞县、武乡县、辽州(左权县)、黎城县、襄垣县、河南林县、河北磁县、元氏及江西、湖北等地迁来,部分姓氏为解放外籍工作人员和从四川、江西等地迁入婚嫁之女。

第二节 部分姓氏源考


  据家谱、墓碑、祠堂碑记载和口碑资料考证:


  李姓 一祖李聚,明初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据西戌村李姓现存家谱载:"余先世祖居阳侯国,即今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地,不知何代、祖因何由而迁涉,离城二十里许井店居住。瓜瓞绵绵,千支万派,俨然一大户也,至今故茔在焉。最后又不知何代祖复迁涉之西戌东寨村(今东戌村),离城四十五里,又复一大户族矣,东寨村亦有祖茔在焉。"因其家族渐大,时有兄弟分居,迁往他村落户,明隆庆末年(1571)西戌东村(即东寨,今东戌)李栋得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其家迁居县城,并以其父李绍亦为进士,任井陉县知县,在城街盖父子进士牌坊,李灼、焕、熠、烃兄弟四人系其后代,随其家族庞大,后代子孙又不时从县城向外四迁。今境内李姓十有八九是其后裔。另有李姓,祖籍山西省辽县,明正德时(1506-1521年)迁住西安居村。清代,又有李姓自磁县和山西省武乡县迁来。后迁来的李姓至今人数仍然很少。今全县李姓40406人,为涉县人数最多的姓氏。


  王姓 一祖王宽,明洪武元年(1368年)自洪洞迁来。据王金庄王姓现存家谱记载:"……斯时巷无人居,地属空闲旷野,自那明时迁民占地,我祖王宽自洪洞县迁来,住井店槐池巷,祖茔堡。后生之子,我祖王子通镢荒于此……?quot;后随子孙繁衍,住井店王姓即向周围村庄和别处迁居,王子通后代亦向古台、关防、古脑、王家庄等地移居。今县境王姓,以王宽后裔支派最繁,人数最多。一祖籍山西省原平郡树阳村,明初迁东宇庄,有墓碑载:"洪武之世,迁民到此,计开宗派。"一祖籍山西武乡县韩登里,洪武年间迁居南岗。一祖王英明洪武时自洪洞县迁来,定居更乐。一祖明初自洪洞县迁居白芟村。此外,清代还有王姓零星小户迁来。今全县王姓39515人。


  张姓 一祖自洪洞县迁居更乐,子孙分支北岗、张家庄、台村、老爷庙等村。一祖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居符山路。一祖自洪洞县迁居宋家庄,分支窑则等村。一祖自洪洞县迁河南店定居,子孙分支招岗、赤岸、曲峧村等。一祖自洪洞迁居弹音村,分支唐王峧等地。还有数户张姓均系明洪武年间,自山西迁来定居北郭口、岭底、卸甲等村。明后期至清代,还有零散张姓迁来。今全县张姓32048人。


  杨姓 县境杨姓大多为山西省武乡县韩登里村杨氏一族迁来。据传明初迁民,同族杨腾和杨进忠、杨进信兄弟,结伴离武乡县韩登里入涉,杨腾进杨家山村;杨进忠、杨进信居下庄。据杨家山村中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碑载:"……余族杨氏相传武乡韩登村祖居……至明时十三世祖讳腾始徙于涉邑杨家山村世居焉,此居乡始?quot;后随杨姓家族渐大,又支派与南岗、上下偏凉、岭后等村。现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武乡县韩登杨氏家族又迁来杨信、杨俊、杨德兄弟三人,在胡峪后山定居称杨家庄。以后有个别杨姓迁来,不属同族。今全县杨姓23993人。


  赵姓 一祖,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更乐,始祖赵斌,下延宽祖,又传至镇祖。明景泰元年(1450年),更乐赵姓后代赵永臣迁至梁家岩(今前岩村),支分岭底、郝赵、王金庄等村庄。一祖赵德,迁居偏店村,据村中现存家谱载:"始祖赵德,原籍襄垣县水堰镇邯郸里。明洪武元年,简命窬山渡河,卜室涉邑,艰辛备历,忠厚开基……?quot;后孙传更盛,支分水溢河、赵峪、索堡、县城等地。除以上两户赵姓繁衍成庞大家族外,清康熙时,赵金、赵银、赵财、赵宝兄弟四人从襄垣县城北迁居污犊村,此后又有赵姓从磁县等地迁来。今全县赵姓23677人。


  刘姓 一祖原籍辽州(左权县)上武里桐峪村,约在宋末元初迁黎城县平贤乡偏城里。到清代,偏城刘姓成为黎、涉两县有名的大户,曾有"偏城刘"之享誉。一祖刘文举,原籍洪洞县,明初迁居庄上,后亦成大族,支派外迁。到清代,又有刘姓自武安刘家庄等地迁来,散居多村。今全县刘姓20675人。


  申姓 一祖籍山西省潞城县天贡村,明初迁山西洪洞县,次迁段曲、神头、马布,后移东达和申家等村。据段曲村民国3年(1914年)立申任道墓碑载:"吾祖考其原籍,自明朝高祖申公任道兄弟十八人,姐妹六氏,吾祖任道为同胞。当分离之时,以铁锅粉碎为表记,呜呼老哉,自吾祖申公任道以来,由潞城县天贡村人氏,明初变乱迁移山西洪洞县,次迁河南涉县段曲村。"一祖名申全,原籍河南省林县木家庄,清代迁后峧村。今全县申姓11934人。


  江姓 一祖原在涉县做官,定居更乐村,其后裔支分鹿头、西戌等村,一祖明初由山西省洪洞县迁井店,后代支居北岗、江家庄等村。今全县江姓11865人。


  附:


  洪洞县老槐树下迁民考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为查清"老槐树下迁民"的来龙去脉,我们到山西洪洞县进行了初考证。


  一、古槐原地概貌


  出洪洞县城,沿公路北行二里许至贾村,再往西跨过南同蒲铁路,一座树木丛生、幽静尔雅的公园便映入眼帘。这就是明代移民的见证--洪洞县老槐树原生地。后经修茸扩建,取名为"大槐树公园"。


  在大门上端"大槐树公园"五个大字上面,书诗一首:"生生死死说前因,同是杨侯国(洪洞古属杨侯国地,一说阳侯国)里人,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幽燕豫鲁并滁和,异派同源认未讹,故老相传谈轶事,问群足指果如何?"两旁书?quot;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


  进去大门不远处,有一座民国三年创建的石牌坊,前面上端横书"誉延嘉树"。两旁竖书:"古道青槐倚夕阳,浮屠突兀插云傍,窝名老鹳相传久,高建丰碑姓字香。""西汾北霍旧河山,碧翠青流四面环,荟萃人文称乐地,云烟过眼故乡关。"背面上端横书"荫庇群生",两旁竖书"木本水源流泽长,依依杨柳认村庄,行人还里前踪记,遗爱深情比召棠。""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石牌坊后的右侧,有一九五九年洪洞县人民委员会所立的"古大槐树遗地"纪念碑一座,上载:"这里是古大槐树遗址,历在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处,曾在广济寺设局发给凭照川贤资,因之被迁的人民得大槐树的荫翳作暂憩息,并于起身共指大槐树为家乡的纪念……"


  二、迁民确有其事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封建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曾多次组织农民迁徙,进行屯田垦荒。但尤以明初迁民最多,规模最大。


  朱元璋(即明太祖)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打败元军,建立明朝政权以后,由于其起自下层,同时也害怕农民造反,所以比较了解农民并注意安抚农民。他认为农民"身不离畎亩,手不释耒稆,终岁勤劳,不得休息。"因而,主张"使农人不致于饥寒",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江南、山西等无地的农民迁到黄淮地区去屯田垦荒。明初,全国垦田的总数曾达到八亿多亩。"各州县荒芜的耕地,大部变成熟地了,"迁民的兴盛时期,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其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迁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迁到人少地多的地方。


  《续文献通考》载:"明太祖洪武间,屡徙山西民万户实(适)北平、复覈(核)太原、平阳、泽、潞丁多田少及无田家分丁口以实(适)北平,十四年徙山西民于保安州。"


  另外,在地名普查中,我们还发现我县的一些族谱、碑文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如西戌村李氏族谱载?quot;余先世祖居阳侯国,即今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也,不知何代祖,因何由百迁涉县……。"南庄郝氏墓碑载:"始祖洪洞县人,前明洪武三年迁山西民于河北,始祖奉诏来涉……。"王金庄曹姓族谱载:"始祖曹岱,传闻自大明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台村樊姓祠堂碑记:"祖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更旺村人氏,有大明高皇元年迁居河南彰德府涉县台阳村……。"


  以上可知,明初迁民正史上有实录,野乘上有记载,族谱、碑文上表述,故可互相印证,确信无疑。同时,亦可看出,我县明初迁入的居民,以洪武年间为多。


  三、迁民的主要原因 


  明初大规模迁民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元末中国北部及中原寺区长期遭受兵乱,黄河多次泛滥,瘟疫盛行,蝗虫猖獗,民不聊生,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等地"赤地千里人烟稀少",加之明政权建立以后,又发生了"靖难之变",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地方"地广人稀"的局面。


  为了死中求生,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这样,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引起了元末三次兵灾


  元顺帝至十一年(1351年),河北韩山童,河南刘福通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烈火。河南、河北、两淮、山东等地参加起义的人民与元军奋战十三年,人民死亡"十之七八"。最后以刘福通失败而结束,这是第一次兵灾。刘福通失败后,元朝内部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讧遂起,复在山东、河北、河南、关中、晋东、晋北等地展开了争城夺地的大恶战,以朱元璋出兵江淮而结束。这是第二次兵灾。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率二十五万人马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占领北京,元帝出亡漠北,明皇取而代之。这是第三次兵灾。 


  三次兵灾,历时十六年。在兵荒马乱中,"军队无食,杀老弱为食","黄河屡次决口,漂没田庐无算","荒、旱、疫病、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造成了"有田无人种,有路无人行,遍地是野蒿"的惨景。直到现在,我县群众中还广泛流传着明?quot;朱洪武洗县"、"常遇春、胡大海从这里路过"、"见红不杀"等说法。看来此说也并非没有一点根据。所谓"洗县"即指与元军的战斗,当然要殃及农民。致于"见红不杀",可能是说朱元璋后来成为"红巾军"首领,而"红巾军"原系"头裹红巾",故不杀之。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其次,"靖难之变"也是迁民的原因之一。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太孙朱允炆(太子朱标之子,即建文帝)即位。其叔父燕王朱棣(太祖四子)心怀不满,以"清君侧"为名,自北京数次进攻南京,历时三四年。所过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诸地,"杀无遗类",人民罗祸更惨。群众俗?quot;燕王扫北"。所以,这一带地广人稀的局面更加严重。故在永乐年间定都北京以后,又大量进行了迁民。


  四、"老槐树下迁来的"谛由


  明代所迁之民的后裔,世代相传从山西洪洞老槐树下迁来,但究竟为什么从那里来,老家是否都是那里的,对多数人来说,却是个不解之谜。


  山西,从地理形势来看,"东则太行为之屏障,西则黄河为襟带,北则阴山、大漠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南则首阳、砥柱、析城诸山滨河而错峙"。境内关、口、岭、渡星罗棋布,可谓"表里山河","形势完固"。元末,蒙古贵族察罕贴木儿及其子扩廓贴木儿,据此为根据地。中原地区的兵灾很少波及山西,加之有几年风调雨顺,故社会显得比较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可?quot;四境安宁,生齿浩繁"。特别是当时的平阳府,辖六州二十八县,管辖范围较大(相当于河东道)。在战乱期间,平阳府一带的军队是留守后方的,故这里未受到战争的蹂躏,人口剧增,土地就显得狭窄了。这样,就决定了山西太原、平阳二府及泽、潞、辽、沁、汾五州为迁民重点地区。


  据《续文献通考》载:山西省历朝迁民并非一次,明代洪、武永乐年间,自太原、平阳、洪洞、蒲泽等处迁民往冀、鲁、豫、皖等省,动辄万户,前往增殖,并不是专迁洪洞县人,而北部中国数省人民,世代相传,众口一词,称自洪洞大槐树迁来。仅知有洪洞,不知有他处,仅知大槐树?quot;老鹳窝",不知更有何处。此乃迁徙时各属之民聚洪洞大槐树下,由此集合点齐,分道分批迁往各处,临别纪念永不遗忘之故也。万户或数万户的移民,一次次集合在洪洞县古大槐树附近村庄暂住,在大槐树处办理迁移手续,发给凭照川资,尔后,踏上行程。《重修大槐树古迹碑记》载:"盖尔时洪地殷繁,每有迁徙其民不与,而实以大槐树处为荟萃之所,宜乎生齿繁衍,流泽孔长……"。可见,所迁之民的老家并非全是洪洞县,只不过是在那里集合、休息、办理手续而已。我县段曲村申姓墓碑载?quot;自我祖申公任道以来,由潞城县开贡村人氏,明初变乱,迁移山西洪洞县,次迁河南涉县段曲村……。"这也可证明上述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