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落羹 (一)

 耕粮兄 2016-02-25

 上海是一座移民 城市。                                                              

  在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虽然都出生在上海,但我们的父辈们,却是来自不同的省份。他们有些是从江苏、安徽逃荒、逃难过来的;有些是从浙江、广东跑单帮、做生意过来的。有的是山东的南下干部;有的是曾经的四川来的'接收大员’。虽然他们各自的生命起点不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同。但他们都来到了同一个地方—上海。                                                                                       

   那时的上海市区,面积比现在的内环线还要小,基本上是以中山东、南、西、北路再加大连路、大名路,那么首尾相接而形成的一个圈。我当时生活在虹口区,在那里生活的大多数是江浙两省的人以及广东人 、四川人,真正的上海本地人并不多。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那些挑着担子,穿街走巷叫卖时令蔬菜的(塌棵菜……呵,马兰头),那些肩扛竹竿,叫卖晾衣服竹竿的(晾衣裳……竿),还有在农历初一、月半的下午才出现的,手里拎着一串串用锡薄糊成的银锭的小贩(长锭要……伐…哦…长锭,卖长锭哦……)。他们才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他们在市区没有落脚处,从郊区过来,晚上还要赶回去。                                                    

  当时上海沿马路的街面房子,差不多全是大大小小的商店。由于籍贯不同,父辈们所从事的行业也有所不同。宁波人开裁缝店、南货店,绍兴人开煤球店、蜡烛铺,无锡人开制面厂、打铁铺,扬州人 开混堂、剃头店,部分苏北人摆小摊,或走街串巷修洋伞、攒​牙刷、收旧货。有的则当苦力——踏三轮车、拉人力车,或者当码头工人。我在此所说的各地方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只是个大概,并不是绝对的,也无任何褒贬之意。56年开始的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 ,我家附近那几条马路上的店铺差不多都关了,那些小老板们也成了打工仔了。但是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没有变,只是在为更大的老板打工罢了。                                                  

  平时,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都讲上海话,回到家里,有些人就讲家乡话,尤其是那些家中有祖父母一起生活的伙伴们。                        

  伙伴们互相串门,各自家乡的方言大家也都有点听得懂,只有广东话、福建话,我们一点都听不懂。看着他们一伙人在你的面前若无其事地讲着一种你听不懂的话,真是有点羡慕嫉妒恨。                                          

 小伙伴们在平时的交往中,都认为自己的乡下最好,自家乡下的闲话最好听。我们各自的语言习惯和生活细节,往往是大家互相挖苦取笑的话题。当时,能在无线电里收听到的滑稽戏的段子,又为互相之间的嬉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戏中那些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市民,讲着扬州、苏州、宁波、绍兴、广东等各地方言,机智地与恶势力斗争着。他们的悲惨遭遇令人同情,他们的幽默诙谐又让人忍俊不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