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继位之谜

 西江红月 2016-02-25

雍正 资料图

本文摘自:天津网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去世。从官方记载来看,康熙“宾天”时留有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皇四子胤禛正式登基,改次年年号为雍正。

这份遗诏的原件今天还能看到。但是,从它宣示之日起,就有人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与此同时,有关雍正篡位的传说也在悄悄地流行。人们最熟悉的说法是:遗诏中本来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十四子即胤禛的同母弟胤祯,后改名胤禵、允禵),而胤禛或许买通了亲信隆科多,让他在康熙帝弥留之际篡改了诏书。具体的篡改内容,也有好几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在“十”字加上一横一勾,改成“于”字,变成了“传位于四子”;还有一种说法,笔画添得更多一些,把“十”字变成“第”;第三个版本是说在改掉“十”字的同时还改了名字,说遗诏的原文是“传位十四子胤禎”。“禎”是“祯”的古写,与“胤禛”的“禛”只有一笔半之差,略作改动,“胤禎”就变成了“胤禛”。

虽然篡改诏书之说甚为流行,它却是很容易被驳斥的。

首先,“于”的繁体字为“於”,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传位於四子”写成“传位于四子”的可能性(古文常有用简体字的),但像发布传位诏书这样的大事,在清代中前期是不可能只写汉字而不写满文的(兴许还附有蒙文),将汉字的“十”改成“于”固然容易,但把满文和蒙文的“十”改成“于”就不那么容易了。其次,“四子”、“十四子”的称呼不够规范,清代皇子一般都称“皇某子”,也就是说,所谓“传位十四子”的规范写法应该是“传位皇十四子”,而在这种格式之下,如果将“十”字改成“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根本讲不通。

尽管篡改康熙遗诏之说并不可信,这却并没有影响到胤禛“夺位”之说的传播。那么,胤禛的皇位,到底是得来甚正,还是得来不正呢?这还得从康熙两立两废太子说起。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六十一年里,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开创了康雍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对于康熙帝来说,一生中最头疼的事,恐怕就是皇位继承人问题了。

康熙十四年(1675年),刚满一周岁的二阿哥胤礽被册立为皇太子,那时,康熙自己也才二十岁出头。胤礽之所以这么早就被封为太子,一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母亲是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按照儒家正统观念,他是货真价实的“嫡长子”;二是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时难产而死,痛失爱妻的康熙特别看重这个孩子,才早早地就立为太子。皇太子长大后,文通满汉,武熟骑射,深得康熙的宠爱,常被委以祭祀、监国等重任。但是,这位备受宠爱的皇太子逐渐养成了骄纵和暴戾的性情,动不动打人骂人、索要东西。后来,由于“父皇”康熙一直很健康,丝毫没有让位之意,皇太子逐渐显露出了峥嵘面目。

有一次,康熙在亲征噶尔丹的归途中生了病,十分想念皇太子胤礽,特召他至行宫探视,但胤礽在侍疾时毫无忧戚之色,很让康熙不悦。后来在行军的途中,胤礽却经常在夜晚逼近康熙所居的布城(帏幄),扒裂缝隙,探头探脑地向里窥视,不知意欲何为……终于有一天,康熙忍无可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令胤礽跪下,一边哭着一边数其罪状,越说越气,竟至哭倒在地。

回京后,康熙正式昭告天地、宗庙,废黜胤礽皇太子之位。

这次废太子,对康熙的精神刺激很大,致使他一连六日六夜“未尝安寝”,一谈起此事就“涕泣不已”。

但是,麻烦还在后头,一场手足间的皇位争夺战——“九王夺嫡”开始了。康熙帝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长大成人受到册封的有二十几个,其中不乏才能出众者。太子被废,其他皇子马上就蠢蠢欲动起来。当时年纪较长且有一定能力的诸皇子中,皇长子胤禔、第三子胤祉、第四子胤禛、第八子胤禩、第九子胤禟、第十子胤、第十三子胤祥、第十四子胤祯等,都有一定的“问鼎”的实力(这八人加上胤礽,即所谓“九王”。其实,他们中有亲王、郡王,也有贝勒、贝子,“九王”是一种笼统的称呼)。

首先登上舞台的是皇长子胤禔。康熙帝命他看守胤礽,他居然说出了要为康熙杀掉胤礽的蠢话,使康熙帝极为寒心,遭到了严厉的斥责。

皇八子胤禩在诸皇子中可能是能力最强的,他拉帮结派,与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祯结成“皇八子党”,并有许多有实力的朝臣作为外援。然而“皇八子党”很快就引起了康熙的警觉。有一次,皇十四子胤祯极力推荐胤禩,言语间不慎冲撞了康熙。康熙大怒,拔出刀来要杀胤祯,幸亏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才没有酿成大祸。

不久,皇三子胤祉揭发胤禔曾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胤礽。康熙开始怀疑胤礽此前的种种不当行为,可能是中了巫术,而诸子的“夺位大战”更让他忧心忡忡:“日后朕躬考终,必至将朕置乾清宫,尔等束甲相争耳!”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将来我死了,你们(儿子们)一定会把我的尸身放在乾清宫不管,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几个月后,经过反复考虑的康熙终于下定决心,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以绝其他诸子之望。

皇太子虽然复立,但原有的君、储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又过了两年,发生了皇太子暗通托合齐等人“保奏”自己早即帝位的事件。对此,康熙怒不可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次废掉胤礽的太子位。

康熙帝第二次废黜太子,不像第一次那么痛苦,而是“毫不介意,谈笑处之。”这一方面表明他对胤礽已经彻底失望,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正在对立太子的事重新考虑:“今众皇子学问、见识,不后于人,但年俱长成,已经分封,其所属人员未有不各庇护其主者,即使立之,能保将来无事乎?”最终,康熙帝决定——冷处理,之后很多年都绝口不再提建储问题。

不提,不等于不考虑,相反,康熙的“冷处理”,是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地选择皇位继承人。那么,康熙最终选定的继承人是谁呢?很多迹象表明,最有可能性的是那个差点被他手刃的皇十四子胤祯。

最早作出这个判断的是清史学界泰斗孟森。孟森早年撰写《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文认为,康熙帝曾有意将皇位传给十四子胤祯,但皇四子胤禛勾结隆科多和年羹尧等人,合谋夺取了皇位。著名的清史学者王钟翰在20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发表《清世宗夺嫡考实》《清圣祖遗诏考辨》等文,也同意孟森的说法,认为“康熙所物色的接班人应是十四子胤祯,雍正并非康熙属意之人。世宗篡立,确凿有据。”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还有杨珍、许曾重、戴逸等。

胤祯,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与皇四子胤禛是同母兄弟。从小聪明绝顶,才德双全,为康熙所厚爱。虽然胤祯曾惹得康熙差一点动了刀子,但是气消之后,作为父亲的康熙反而觉得胤祯对兄弟有情有义,且心直口快、表里如一,和自己的性格很像。有了“九王夺嫡”的闹剧在先,康熙帝更希望选一位既治国有方又对兄弟友爱的继承人,从此对胤祯另眼相看、着力培养。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进犯西藏,西藏拉藏汗请求清廷发兵救援。此事关系重大,康熙帝任命已经考察和培养多年的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以天子亲征的规格代表皇帝统率大军,远征西藏。

这次任命,也等于变相地将悬而未决的皇位继承人问题揭晓。从胤祯出征的排场、康熙帝对臣下的种种暗示都能看出端倪。康熙不但为胤祯统帅的西征之师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还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说“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明确指出胤祯在西部地区可代表自己行使生杀予夺大权。

如果说此次任命的信号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之后朝臣们对胤祯态度就更能说明一些问题。胤祯平定西藏叛乱之后,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一月奉命回京述职。到京后,宗室、辅国公阿布兰特地出班跪接,这在以前是没有先例的,说明当时清廷的部分王公大臣已然将胤祯作为皇位继承人看待了。有一些封疆大吏在奏折中将“大将军王”四字抬写,与皇帝并列,说明这些官员也已经把胤祯作为未来的皇帝看待。如果胤祯不是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康熙对这种写法一定会严加申斥,但事实上他并未提出异议,似乎已经默认了胤祯的地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月,康熙再次派胤祯赶往前线主持谈判议和事宜。这时,康熙皇帝大概盼望着爱子办完事情后荣耀归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将统治庞大帝国的重任交付于他。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永别,康熙帝精心筹划的传位大事或许是在一场近在身边的政治阴谋中落了空。

由上述迹象与分析中可以看出,皇十四子胤祯应该就是康熙晚年真正属意的皇位继承人。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胤祯的同母兄、皇四子胤禛成了笑到最后的人。在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继位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妨从细节追起。

胤禛后来在《大义觉迷录》里是这样描述事情经过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至,胤禛奉康熙之命去南郊代父祭祀。十一月十三日,已经病危的康熙突然派人将胤禛从斋所召到畅春园。在胤禛未至畅春园之前,康熙命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发口谕说:“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等胤禛从斋所急速赶到御榻前时,康熙还能说话,告诉胤禛自己病情已经很重了(“病势日臻之故”)。胤禛含泪劝慰。当天夜里,康熙在畅春园寝宫内驾崩。胤禛“哀恸号呼,实不欲生”。这时隆科多向胤禛宣布康熙遗诏,命之继皇帝位。胤禛“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亲王胤祉等皇子向新皇帝叩首,劝他节哀。胤禛这才勉强站起,办理大事。

这段叙述里有很多的疑点。

胤禛原来不是说先皇在去世前夕留有传位给他的遗诏吗,而且还有遗诏的实物原件在,这里怎么又只有口谕呢,而且还是由隆科多转述的口谕?

当然,这可以解释为:康熙弥留之际,已经无法亲笔书写遗诏,后人所见的遗诏原件,是根据康熙的遗嘱(口谕)而写的,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就算这一点能说得通,可是,胤禛所叙述的遗诏宣示过程,仍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依胤禛所说,在他未到之前,康熙已经对诸皇子和隆科多宣布了传位皇四子的口谕。那么,胤禛一旦到场,总会有些人争先恐后地要把这天大的好消息告知的——这可是了不得的拥立之功啊!就算知情者们都有所忌惮不敢说,当时还有力气说话的康熙,也应该在见面的第一时间告诉胤禛。然而,从胤禛赶到畅春园,到康熙咽气的几个小时中,不管是康熙本人,还是据说已经听过“口谕”的其他人,居然都守口如瓶。直到康熙宾天,才由隆科多转述“遗诏”,而胤禛呢,真仿佛大梦初醒一般,“闻之惊恸,昏仆于地”。

有趣的是,不但是胤禛聆听诏书之后“昏扑于地”,好像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已经知情”的其他皇子,表现也不正常。皇九子胤禟,在胤禛哀痛之时“突至朕(胤禛自称)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礼,其意大不可测。”皇八子胤禩呢,“并不哀戚,乃于院外倚柱,独立凝思,派办事务,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愤可知。”按照《大义觉迷录》中的说法,胤禩、胤禟不是几个小时之前就知道胤禛继位的事了吗,即使有吃惊、愤怒的反应也该是在当时就表现过了,怎么反而表现在此时呢?综合种种疑点,胤禛很可能在撒谎。合理的解释是,胤祉、胤祐、胤禩、胤禟、胤、胤祹、胤祥这七个皇子在康熙弥留之际虽然也在现场,但实际上并没有听到传位的口谕,他们也是听隆科多转述了所谓康熙的口谕,而并非听康熙临终时所说。

那么,隆科多何许人也?这个关系到大清帝国前途命运的传位口谕(或说传位遗诏),竟是由他一人“听到”并且转述的?

隆科多(?—1728年),镶黄旗人,康熙舅父佟国维之子,康熙皇后佟佳氏之弟,后来有一段时间雍正曾称之为“舅舅隆科多”。隆科多在康熙晚年受到重用,为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地位虽然不是很高,但掌握着京师卫戍部队。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以退为进、暗中发力的胤禛可能早就与隆科多来往密切,并把他拉拢过来了。有研究者综合《清圣祖实录》《大义觉迷录》及《永宪录》的有关材料,勾勒出康熙去世的那一天(十一月十三日)事变的轮廓:

十一月十二日晚,在严密控制了畅春园之后,隆科多得到某些内侍的协助,在康熙药品或是食物中投放了致命性的毒药,使康熙处于严重昏迷状态。隆科多一方面对朝臣们严密封锁这一消息,另一方面又矫诏将皇子们,特别是“皇八子党”成员胤禩、胤禟、胤等,急召至畅春园,对他们进行了变相软禁。

可以推测的是,皇子们虽然名为“侍疾”,但此时康熙已处于昏迷状态,他们根本不可能听到父皇的口谕,而隆科多则可以声称,康熙昏迷前曾对他口授传位诏书,但还是等待皇帝清醒时由其直接向皇子们口授,更为信实、妥善。然而实际上,康熙已经失去恢复神智的希望了。总之,胤禛捏造的传位于他的所谓口头遗诏,直拖到康熙死后才由隆科多向在场皇子们传达。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对胤禩、胤禟等人更不啻晴天霹雳,从而产生了前述的激烈反应。

大多数皇子应该能判断出真相,但是在武力胁迫下,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一既成事实,由皇三子诚亲王胤祉领头叩首。胤禩、胤禟最后也只能坐视事态的发展,因为北京城郊内外这时已是“铁骑四出”,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局势再也不可逆转了。

许曾重在《清世宗胤禛继承皇位问题》一书中曾判断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事件,是一场以武力为后盾、精心策划、巧妙安排的宫廷政变。

事成之后,胤禛顺利地当上了皇帝并逐渐巩固了地位,对于隆科多这样一位立了首功但知道一切底细的同谋者,胤禛当然不会放过他,所谓“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四年后,隆科多就被“除掉”了。

胤禛是靠阴谋手段夺位的,但他的夺位,只是有悖于古代帝制的纲常伦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却在客观上有力地防止了康熙各皇子集团之间出现兵戎相见的局面,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当时百姓相对和平安稳的生活。且胤禛在位十三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对连续“康雍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单凭胤禛夺位一事,是无法全然否定其在中国历史上所起到的重要的积极作用的。

当然,也有一派学者认为康熙晚年未必是想将皇位传给十四子胤祯,而正是希望传位给第四子胤禛,胤禛是“合法继位”的。如冯尔康的《雍正传》认为,“联系康熙生前比较看重他(胤禛)的情况分析,在弥留之际决定传位给他,并从斋所召其至畅春园继位是完全可能的。”史松的《康熙朝皇位斗争和雍正继位》认为,康熙令胤祯西征,实际上是分其党羽,而非委以重任、意欲传位于他。张羽新的《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于雍正考》则认为康熙是因宠爱胤禛之子弘历而传位于胤禛的。持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不少,但同主张“矫诏得位”说的学者一样,也都找不到可作为人证、物证和旁证的过硬证据。笔者认为,从胤禛即位后的种种表现来看(如“弑兄”、“屠弟”、“诛忠”等),很难让人相信胤禛是“合法继位”的。

(摘自《看历史》)

“康熙遗诏”揭开雍正继位之谜

         清朝雍正皇帝继位,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说他谋杀了康熙,有说他篡改了康熙的遗诏……

  深圳市档案馆展出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上,一幅已存世283年并备受争议的康熙传位遗诏似乎能对雍正继位之谜做一个解答——

  康熙遗诏揭开雍正继位之谜

  公元17221113日晚,一个寒冷的冬夜。

正围坐在火炉旁的清朝百姓当时并不知道,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即将降临。

  戌刻(晚7时至9时),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的康熙驾崩。他在位60年,去世时69岁,是中国历代皇帝在皇位上坐镇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驾崩后7天,遗诏公布。皇四子胤?被确立为新皇帝,即雍正皇帝。胤?的继位就像是一块石头丢进了原本平静的湖面,让清廷内外动荡不已,也拉开了长达280多年的雍正继位之谜的争论。

  关于雍正继位的众多说法

  毫无疑问,在扑朔迷离的清王朝历史中,雍正是一位难以准确描述的帝王。这位在位只有短短13年的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勤政有为的皇帝,但他的残暴多疑的性格,再加上无论是从继承大统还是最后的离奇死亡均是迷雾重重,使这位帝王身上充满着神秘色彩。

  据史料记载:雍正,名胤,45岁登极,在位13年,享年58岁,而所谓雍正就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作为清入关后的第三任皇帝,雍正从他登位那天开始,到现在整整280多年,而280多年里雍正继位是否合法的问题无论是在坊间还是学术界始终充满争议,以至成为清初三大谜案之一。

  雍正继位的疑案,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下几种版本:

  一是雍正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康熙,篡位。传说康熙病重的时候,雍正给他父亲敬了一碗人参汤,把他父亲给毒死了,并就此继承大统;

  二是雍正串通当时任步兵统领掌管京师兵权的隆科多,指使人篡改了康熙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中的字改成字,得以篡位;

  三是康熙深知太子党和八爷党党争的危害,选择了中立的雍正;

  四是康熙很赏识雍正的儿子乾隆,故传位雍正。雍正登位名正言顺。

  清史学家称雍正合法继位

  对于围绕在雍正身上的种种争论,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阎崇年一一为我们做了分析。

  阎崇年指出,在上述论点中,雍正杀父一说是难以成立的。经过众多学者对于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康熙深通医道,对医学和药学很有研究。康熙曾经明确说过:人参对北方人不是很相宜,所以他平常也很少吃人参。阎崇年表示,雍正向他父亲敬一碗人参汤,本来他父亲不喜欢吃人参,他怎么来表示孝心?另外敬一碗有毒的人参汤,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敬得上的,还有人试药,所以雍正用人参汤把他父亲毒死,这种说法靠不住。

  其次,是改诏篡位说。就是说,雍正篡改康熙遗诏,篡夺皇位。有人认为,康熙晚年他遗诏就是传位十四子,雍正把字改成字了,这等于篡了他弟弟的位。阎崇年笑言,但这个故事虽好,却经不住推敲。第一,当时这个字是繁体,与我们今天写简体字笔画完全不同,于是要将字改成操作起来就不太容易了;第二,清朝当时的行文的习惯,它称作皇十四子,皇四子,前头有个皇字,如果改的话,那就变成传位于皇于四子,就不通了;第三,当时传位的诏书是满汉两种,满文和汉文两种,即使汉文可以修改,但满文是由字母拼成,无从修改。基于以上三点理由,就说康熙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不成立。

  最后就是遗诏继位说,也就是遵照康熙遗诏雍正继位,这就是合法继位。主张这一学说的第一个理由就是,雍正表现比较好,深得康熙的信赖。

  史料记载,康熙皇帝一共有35个儿子,有的早死了,没起名就死了,所以其子嗣排顺序的是24位。到康熙47年,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20岁以上的皇子有12位。所以康熙他遗位的争夺主要在这12个皇子中间进行。皇四子党的核心就是胤,雍亲王,就是后来的雍正。雍正没有参加当时争斗得最为激烈的太子党与八阿哥党。而是自己韬光养晦,不露声色,把自己想谋取储位的想法掩盖起来。雍亲王有一个幕友叫戴铎,给雍正出了个主意,他认为做英明父亲的儿子难,过露其长,恐其见疑不露其长,恐其见弃。就是露长也不是,不露长也不是。那怎么办呢?雍亲王根据兄弟之间争夺皇位斗争的教训,根据幕僚们为他参谋的意见,他总结了四条。

  第一,叫诚孝皇父。将来雍正是不是继承皇位,他可以不可以做皇太子,关键是他父亲,得讨好他父亲,怎么讨好父亲?两个字,诚、孝。对父亲要忠诚,要孝顺。果然,这一招很灵,因为雍亲王一直实行诚孝皇父这个策略,深得他父亲的喜欢。

  第二,友爱兄弟。雍亲王的兄弟很多,得罪了哪一个,兄弟到他父皇那儿给他奏一本,他也吃不消。他的原则就是友爱兄弟,讨好各个兄弟。

  第三,勤慎敬业。父亲教给他很多事情要办,珍惜每一件事情,都做成功,做好,让他父亲满意。

  第四,戒急用忍。雍正这个人,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康熙多次批评他,雍正就想法来陶冶自己的性格,约束自己的这个脾气。所以他把他父亲教导他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约束自己。

  所以,雍正对他父皇讲诚孝,对兄弟讲友爱,对工作讲勤慎,对自己戒急用忍。他的真实意图是不声不响一步一步地夺取皇位。

  而雍正的表现也渐渐被康熙认同,康熙61年病重的时候,派雍正代他到天坛祭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康熙把这么大的事情派雍正代他去祭天,意思将来可能让他继位。其次,就是康熙临死这一天,康熙61年,1113日,早上寅时,四点钟左右,康熙把他七个儿子和隆科多,召到畅春园御榻前面,康熙向他们宣布了谕旨,而口谕的内容就是让雍正继承皇位。所以,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雍正是根据康熙的遗诏继位,是合法的,疑案当解。

  康熙为何

  看中雍正

  日前,在深圳市档案馆展厅,一幅已存世283年并备受争议的康熙传位遗诏似乎能对雍正继位之谜做一个解答。

  记者看到,整幅遗诏1.55米,宽0.8米,为卷轴式,需两人合作才能全部展开。遗诏写在一张明黄色的宣纸上,这种颜色是清代皇家的御用色。由于年代久远,遗诏上看到了形如山水画般的大片霉迹,不仔细看,会让人误以为遗诏写在一幅山水画上。

  诏书的文字自右向左,自上往下书写,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是同一内容。汉文共约1700余字,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在位60年的功绩,据介绍这部分内容早在康熙56年就已写好。

  第二部分,也就是整个诏书的核心部分,宣告了帝位的继承人。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短短的31个字,似乎可以澄清存留了近三百年的谜团之争。

  目前,虽然对于这份遗诏是否是出于康熙之手尚存争议,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却被学术界逐渐认同。一些学者认为,从历史角度,康熙选择雍正主要有两点:首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政绩卓著,掌管户部任劳任怨。其次,康熙皇帝是一代圣主,但在晚年有些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出现了腐败的现象,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大清江山,他要挑一位能彻底整顿吏制的皇子来即位,这样以铁面无私而著称的皇四子就走入了老皇帝的视线;另外,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并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大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子的光。因此,雍正篡位的谣言,应该是他的政敌刻意制造的,并没有历史依据。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雍正登基以前,满族统治者没有确定的传位定例,所以在努尔哈赤和康熙死后,两次引起皇位之争。雍正即位后吸取这一教训,特别是亲身体会到为了争夺皇位,兄弟反目,互相残杀的痛苦。雍正从一登基就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认为立皇子是国家大计,与一般的政治不同,不能由大臣议定,应由皇帝独断,但如公开立一皇子,又将引起兄弟的明争暗斗,惹出祸来,所以,他决定将自己选定的皇太子写成诏书。诏书有两份,在生前写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出行时随身携带,另一份密封藏在锦匣里,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皇帝死后,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及总管太监等共同开启,当众宣读。此一做法后成清朝立储惯例,共有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任皇帝实行过秘密立储,以图维持政权稳定。

  雍正之死也是个谜

  在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它就是雍正皇帝的墓地。雍正是一位引起后人争议较多的皇帝,他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而他的突然暴死,更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

  关于雍正之死,清宫档案中雍正朝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的:雍正十三年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住在圆明园,八月十八那天他与大臣们商量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八月二十他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第二天仍然正常办公,说明这时他的身体仍然很好。

  但到了八月二十二,他却突然得病,当天晚上,已经奄奄一息的雍正便宣布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58岁的雍正就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对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简单的记载,也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

  由于他崇尚丹药,因此有人说他死于丹药中毒;民间传说则说他被侠女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种种说法给后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