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学研究生向何处去

 蜀地渔人 2016-02-26

法学研究生的就业实际上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对法学研究生就业有所帮助,年轻没有失败、青春炫出色彩。





法学研究生向何处去


我在2009年考上研究生,就读民商法学专业,读研期间“不务正业”,在律师事务所做了2年律师助理、1年实习律师。毕业后到国内某大型律所成都分所做了半年多律师,后又参加公务员考试到某政府部门工作,在公务员单位“混迹”两年多后又辞职到了重庆某大型房企做法务经理。至此,我“混乱”的法律职业经历暂时告一段落,现将经历过的各个职业情况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法学研究生就业有所帮助。


 
司考的这道坎必须跨过


法律职业资格可以说是从事法律职业必备的证书,特别是中办、国办于近日印发《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就更高了,不仅是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四类法律职业需要具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而且政府部门中的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处罚人员等也均要求具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


因此,法学研究生是否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已无需讨论,但何时参加司法考试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2008年以后大三学生可以在校参加司法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9月份第二个周末),但是这期间也是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关键时间(考试时间一般为13月底或1月初),是参加完司法考试后再去准备研究生考试?还是专心准备研究生考试,待大四毕业后再参加司法考试?


我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决心。

如果决心要攻读研究生学位,特别是名校的研究生,可以考虑全力以赴准备研究生考试;如果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研究生考试,可以考虑先全力准备司法考试,至于研究生考试则是纯属碰运气了。


2.对于所报考研究生学校的熟悉程度。

如果对于所报考研究生学校非常熟悉,特别是考取本校的研究生,则可以同时兼顾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如果是考取外校的研究生,特别是名校的研究生,建议全力准备研究生考试。


3.经济状况。

由于现在攻读研究生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全部为自费,主要是根据考试成绩来发放奖学金,因此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本科生,可以考虑全力准备研究生考试;如果家庭条件较好,则可考虑同时兼顾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


基于上述三点考虑,我作为毕业于普通二本学校的法学本科生,并未在大三期间参加司法考试,而是全力准备研究生考试,在考取全公费研究生后选择大四毕业后参加司法考试,如此并不耽误获取法律执业资格的时间。


 
“律师梦”的实现并非易事


我始终认为律师行业是最能展现法律知识的职业,也应当是法科生首选的职业。由于研究生期间课时较少,所以我选择在通过司法考试后尽快到律师事务所去实习,只要不是上课时间均按时到律师事务所上班,加之我所在学校同意为研三学生出具档案存放证明,故我在研三时即取得律师实习证,一毕业就取得了律师执业证,比诸多毕业后才选择做律师的同学快了一步,当时在律所给出的待遇方面也多不少。


我认为法学研究生选择律师行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条件。

刚开始执业的律师确实挺苦的,需要做好吃苦三到五年的准备,特别是毕业后1年的实习期确实挺难熬的。


2.发展前景。

刚毕业的法学研究生不怕吃苦,哪怕三到五年,但是不能一直看不到发展前景,如果在律师行业发展了几年仍然没有太的突破则应当考虑自身条件是否适合做律师。


3.执业律所。

无可否认,大型律师管理相对规范,待遇较高,更适合刚毕业的法学研究生,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型律所采取公司制,在其中的律师也越来越像在企业中定时上下班的员工,这更适合向非诉讼律师方向发展的法学毕业生;小型律所管理相对松散,很大程度上看律师的自力更生能力,待遇一般,但是能够让刚毕业的法学研究生在最短时间内成长起来,更适合向诉讼律师发展的法学毕业生。


4.入门师傅。

不论毕业后是到大型律所还是小律师,入门师傅都在法学研究生律师职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遇到了一个好的入门师傅,恭喜你的律师职业成功了一半。


在对自身条件做了充分衡量之后,如果下定决心要做律师,则在研究生学习及律所实习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事情:1.多看实务类书籍,特别是案例分析类书籍,培养自己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我在读研究生期间,因研究方向为房地产法,故大量阅读了房地产法方面的实务书籍。2.尽早确定实习律所,最好是通过自己的老师或师兄师姐来找律所,这样进入律所后可以顺理成章跟着自己的老师或师兄师姐,与他们的交流更方便,能够更快的融入律所环境。3.对于律所案件要积极主动,特别是大家不愿意花大精力处理的小案件,主动请缨,多动手、亲跑腿、善用脑,主动要求去法院等部门去办事,熟悉整个案件的处理程序。4.找准自己在案件处理中的定位,不能只是等待师傅来安排任务,而是要以案件主办人的眼光来看待案件,主动搜集相关法律法规、类似案例、地方规章、内部文件等等资料,为案件主办人准备尽可能详尽的资料。5.对于经办案件要学会举一反三,彻底搞懂,不能仅仅是为了案子而做案子,而是要搞清楚这一案件的共性,多思考、多感悟、多做笔记,能够通过处理一个案子精通这一类型的案子;6.尽早搞清当地律协对于办理律师实习证的要求,一旦自己符合办理律师实习证的条件,尽早申请办理,争取在研究生毕业时能够拿到律师执业证。  


 
公务员的选择遵从内心


我本以为自己能在律师之路上坚持下来,但因我与所跟的入门师傅无法很好地相处,且自认为无法在成都有大的发展,故决心辞职回重庆另谋职业。恰逢女朋友准备重庆市下半年的公务员考试,故陪同其一块准备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认真准备一个月后,顺利考到了重庆市某区的政府部门,自此开始两年多的公务员生涯。


我认为法学研究生选择公务员的利与弊均是非常明显的,利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稳定。一旦考入公务员单位,只要保证年终测评不被评为不合格则不会被辞退,这种情况在公务员部门少之又少;2.收入适中。相对于刚开始律师职业的同学,公务员的待遇稍高,且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性价比在刚开始的几年还算可以;3.积累人脉。现阶段,公务员仍是一个让人尊重的职业,特别是对于在一个新的城市落脚的法学研究生来说,通过所在单位的平台可以结交诸多人脉资源,这将是法律职业生涯中一笔重要财富。


弊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学习意识减弱。由于公务员部门的工作相对单一,且无生存压力,故一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后,继续主动学习的意识将大大减弱,甚至慢慢跟不上外面社会发展的节奏;2.长远发展有瓶颈。对于绝大数的公务员,一直到退休可能都升不到处级干部,而公务员的收入、资源等均与职位密切相关,在此情况下,一旦无法继续升迁,则只能在政府部门慢慢混日子;3.职业风险越来越大。尽管公务员一般不存在被辞退的风险,工作相对稳定,但是随着国家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国复杂的官场关系中,基层公务员面临的职业风险将越来越大。


如认为自己适合做公务员,则在公务员备考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事情:


1.提早准备、集中复习。我所在的学校被称为公务员考试培训的摇篮,绝大多数的毕业年级研究生在研二至研三的暑假期间即完成了硕士论文的初稿,从毕业前一年的9月份即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像准备研究生考试一样每天到自习室或图书馆学习,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毕业前。


2.广泛撒网、精准定位。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七分实力三分运气,这就要求法学研究生应当广泛撒网,我的诸多同学为了公务员考试可以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从毕业前一年的9月份的重庆市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考试,到年前的国考、四川省考,再到年后的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天津、安徽等地的公务员考试,甚至到毕业后下半年的重庆市公务员考试,均有我所在学校法学研究生奋斗的身影,并且对于拟报考的职位一般会进行详细的研究,甚至会找已经在该单位工作的师兄师姐征求意见,这也保证了绝大多数的法学研究生都能考取心仪的公务员单位。


3.互相交流、抱团取暖。由于我所在班级几乎全员准备公务员考试,故很少有同学花钱报辅导班,大家更多的是互相交流报考职位、复习资料等等信息,特别是到了面试环节,进入面试的同学一般会组织模拟面试,学校也会组织多场模拟面试,这也保证了面试的高通过率。


 
企业法务的经历亦宝贵


相比较于律师和公务员,我所在学校的法学研究生较少选择企业法务,我在公务员单位“混迹”两年多后恰逢公务员改革,加之在公务员单位已经获取了想得到的东西,但又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做律师,故选择到重庆某大型房企做法务经理,自此开始了我的企业法务经历。


我认为法学研究生选择企业法务有如下利弊,利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相对轻松。因现在的企业多聘请有外聘律所,企业法务的主要职责在于内部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相比较于律师,其工作相对轻松;2.跳出法律看法律问题。法学研究生普遍过于注重专业知识,考虑问题会比较片面,而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盈利,这就要求企业法务不能仅仅关注法律问题,而是要跳出法律看法律问题,从更高层次上来考虑问题;3.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一个好的企业法务不应当仅仅熟悉法律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财务状况等企业的生产、销售信息,这就要求企业法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学习企业的生产、销售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弊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发展会有瓶颈。因为企业法务在企业整个体系中属于支撑辅助部门,并非企业的盈利部门,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的企业法务很难上升到企业高管;2.工作变动较频繁。企业法务需要做好频繁变化工作的准备,一方面在于企业经营状况、职位设置等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于自身的想法,需要通过频繁的变换工作来不断确定自身的价值。


对于有意向做企业法务的法学研究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重点学习劳动法、合同法等企业经营必备的法律法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等,这是一个企业法务必须十分熟悉的领域;2.广泛阅读企业经营、财务税收等方面的书籍。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法务不应仅仅限于企业法务这个岗位,而是要向企业中层、高层等职位发展,这就要求法学研究生不应仅熟悉法律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企业经营、财务税收方面的的知识;3.及时留意心意企业发布的实习信息。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毕业季前发布实习岗位信息,我建议有时间和精力的法学研究生多去尝试一下,一方面如果觉得在企业发展有前途,毕业后能留下的几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觉得不适合企业法务,可以及早调整自己的职业选择。


经历过如此“混乱”的法律职业,我认为法学研究生的就业实际上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对法学研究生就业有所帮助,年轻没有失败、青春炫出色彩。


来源 | 律事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