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书店终于关门了

 残云伴鹤归 2016-02-26

 

其实我很想模仿鲁迅先生那篇雄文的名字,比如“论科学书店的倒掉”等,但是我还是不敢。

 

一是我写不出先生的气势,二是科学书店没有真的倒掉,只是实体店门了,转移阵地到网上了。如果我们社长知道我在网上大放阙词说科学书店倒了,估计我分分钟就要离开科学出版社了。最终,书店没真的倒,我倒了。

 

我到出版社时间不长,之前因为孩子小一直在家当全职妈妈。科学出版社收留了我,还允许我上班带着孩子,让我这个无所事事好长时间的人终于有了正经的活干了。所以为了能够长治久安带孩子上班,我还是很积极地考虑出版行业的发展的。

 

每天下午婳婳放学的时候,我去接她,我都要经过科学书店。

 

从我们出版社出来左右两边有两排平房,右边的平房有的是库房有的以前出租现在收回来空在那里,左边一整排都是科学书店,里面面积很大,要是做餐馆估计一次也能容好几十人一起用餐。

 

我不止一次感慨,为什么科学书店还在开着呢?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它还天天开门等待光顾它的人呢?

书店实在太寥落了。

 

每天下午我去接孩子的时候,都能看到书店门口蹲着一个大叔在那抽烟,他应该是负责书店的营业的,可是书店真正的门可罗雀,如果他不蹲在门口我都怀疑有燕子会飞进去垒窝。偶尔也会看到好几个大叔一起在那抽烟,因为我们单位大院里禁烟,男同事要吸烟就要出院子,所以相熟的几个大叔就在那吸烟闲聊了。

 

好几次我都问在出版社工作多年的老同事,这个书店到底是作何用处的?同事说这个书店都是经营一些我们的经典好书包括市场上难以买到的绝版书,之前叫学士书店,现在改名叫科学书店,之前还是很火的,很多我们出版社出的好书只有这个书店有得卖。

 

真的吗?说实话我不是很相信。

 

书店的门就像一个黑洞,每次看了我都不由自主想起《大宅门》里白景琦的那句台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的巢穴。每次都会脑补几个油头肥面的土匪头子在那黑洞里吆五喝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快意恩仇。

 

书店里面光线晦暗。与相离不远的日日灯火通明的三联书店一比,真正的门前冷落车马稀啊!靠近门的几个书架摆着一些书,看着就灰扑扑的,让人一见灰心,不想拿起来,远离大门的半截则更像大黑洞一样,连灯似乎都舍不得开了。

 

我只走进去过科学书店一次。

 

在外面参加学术会议,聊到皇城根脚下的科学出版社,好几次听到教授跟我说在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的前十年,他们只要来北京开会,都会去科学书店转转,看看有没有新书,或者提前列好书单,到这里来淘。

 

听了这么辉煌的故事我恍如隔世,上世纪似乎也经过去很久了,科学书店的屋檐下的燕子窝已经几世同堂了。

 

为了凭吊一下曾经的辉煌,有一天我去接婳婳的时候专门提前出去了,到书店转转,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好书。

 

那天下午我记得天气也不是很好,北京正在和雾霾搏斗呢!书店门口抽烟的大叔也不知道去哪了,连一个人都没有就那么开着。我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远离大门的那半边早已经是空荡荡的了,几个书架在那错落地摆着,就门口的书架还有书,可是那书似乎也不是最新出版的了,我就没发现我们分社卖得最好的那几本书。

 

想起白居易的那首诗,曾几何时,科学书店也如琵琶女“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一本好书出来后被争相购买,曾经是皇城根下的一面文化旗帜,如今却也是“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今天我受伤后第一次去接婳婳放学,经过书店的时候很吃惊,怎么书店的玻璃门锁着了呢?

 

之前再冷的天气,大叔也是要开门的,我近前一看,门上贴着一个通知,原来去年12月9号书店就关门了,以后买书去天猫科学书店,或者可以直接到院子里找我们的销售人员买。

终于科学书店也关门大吉了。我似乎有一种终于等到这只靴子落地的感觉。

 

自我来出版社后就一直操心奇怪了三年的书店,在我在家养伤的时候悄没声的就关门了,甚至出版社连一个群发邮件告知都没有。


是啊!这几年,我看到席殊书屋关门,看到了五道口的光合作用书店关门,看到了第三极书店关门,看到了海淀图书城越来越萎缩,也看到了纸老虎在苟延残喘。

 

 

 

我在和其他编辑聊天的时候,我知道了不仅是我认为最不好卖的专著有时候只能卖出去几十本,还知道了前几年火的一塌糊涂的计算机书也只能卖一两千乃至数千册,甚至听说了有的童书的销售极限是6本。

那么多书都卖不出去,那么多书店都纷纷倒闭,科学书店如此孤独地遗世独立确实每次都让我感慨。甚至我们同事都认为我魔怔了,只要经过一次就唏嘘一次,也是够了。

 

刚回到单位上班没多久,今天突然发觉,在食堂吃饭也没见到书店门口孤独地抽烟看树叶飘落的大叔了,不知道他是不是退休了,这是书店关门的终极原因吗?

 

以后我再出去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如果再有老师向我无限向往地描述当年朝圣一样到科学书店买书的事情,我该怎么回答他们呢?

 

后记:

 

说也奇怪,以前我从来没看到有人到科学书店买书,昨天发现关门了,昨晚感慨很久,今天就看到有人要来这买书了。

 

今天早上我到单位,顺便去门口的架子上取稿子,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叔在问门口保安,书店怎么关门了,他想买书要找谁。保安也是大叔,什么也不懂,我赶紧告诉他有电话,打这个电话就能买到书,就在院子里的办公室,买书大叔很感谢我。

 

其实,科技进步了,网络购书确实很方便,但是有一些岁数大了的人真的赶不上这时髦,他们很难学会这时新的一套了,他们还在讲以前的规则,像《老炮儿》里的六爷一样,守着他们的“规矩”和“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