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品牌怎么就这么畸形?

 本明书馆 2016-02-27

自主品牌怎么就这么畸形?

2016-02-25 13:52:57 来源: 车坛小缸

首先,笔者声明,不是水军,也不是吐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码自己的文字。


近日和网友交流过程中,由观致汽车引发的关于自主汽车发展的讨论,笔者在此就自主品牌发展的问题写些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讨论。2015年我国的汽车销量依然在两千万级,但是仔细看会发现自主品牌是负增长的,换句话说,自主品牌的市场正在被合资所吞噬。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是从这两个方面理解的:按市场层级粗略分为成熟市场和二三线市场,在成熟市场一直是合资的固有阵地,成熟市场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消费人群也比较注重品质或者说更有小资情调,更有利于合资品牌的发展;二三线市场现在正在高速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汽车销量增长的主力军,在这些市场里各大汽贸集团都在积极圈地,而各大汽贸集团又很少是靠代理自主品牌发展起来的,譬如说庞大集团靠的是斯巴鲁的代理快速成长的。

这些汽贸集团依靠强大的财力和人力输出在二三线市场排兵布阵压缩市场空间,而二三线市场之前存着的经销商以自主品牌居多,这样会在市场内部造成一个原始居民与外来居民的争夺,初期虽然自主和合资品牌销量同步增长但长此以往笔者认为会重蹈一线成熟市场的老路,即自主品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而逐渐没落。结合观致的新闻,自主品牌叫座又叫好的时候实在不多,而要想在成熟市场推出新产品更是困难,纵观自主品牌,更多的是老车型的改款换代比如哈弗、F3、新QQ、新瑞虎等,而各自主品牌的新车型推入市场后变现可谓鸡肋比如艾瑞泽、C50、速锐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笔者认为从三个角度分析。从厂商自身看,合资品牌的研发实力、研发速度、市场运作能力、对经销商管控能力远远比自主品牌强的多,合资品牌所属厂商往往是历史悠久、全球布局的企业,可以实现全球的资源、技术、人力流动,这点是自主品牌望尘莫及的,自主品牌虽也有研发,但更多是照猫画虎或者引进国外经典车型,比如QQ、绅宝等,笔者觉着不是自主品牌不想研发,而是自主品牌资金链的问题,如果自主品牌投入研发的资金比重与合资投入研发的比重相近的话,那么笔者认为自主品牌距离破产没落就不远了,至少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是这样,毕竟自主品牌的销量和售后产值都不是很理想,资金回笼太慢。

从市场竞争看,合资品牌每年都会有很多新车型推出,并且不仅是推出且后期宣传等营销手段环环紧扣,而自主品牌虽也有新车型但太少且营销手段运作手法也有差距。同价位车型,进入合资的4S店,销售人员最常用的攻击自主品牌的话术就是“谁还花这么多钱买自主啊?”也就是说自主品牌在不断的被合资品牌的话术所攻击,在潜在引导消费者的思维导向,时间越长劣势越明显,而自主品牌的应对策略往往是降低价格,或者是不断增加舒适、高科技配置而价格不变,但是,自主品牌增加的配置往往是采购得到的,自身没有技术发展,这又为日后的售后抱怨买下隐忧,笔者认为自主品牌在应对合资品牌的竞争时仅仅是饮鸩止渴。

再从经销商渠道管理看,合资品牌对经销商的审批、管理有一整套标准的流程细则,而且对经销商的管控、正负考核很严厉,而自主品牌虽然也有流程,但往往是粗枝大叶很多东西含糊不清可有可无,考核虽有却标准不同,最终导致对经销商管控不严,严重影响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当然,这里笔者所说的只是大部分,有些自主品牌的经销商做的也很棒。


面对现存的市场情况,我们的自主品牌应该怎么办?也要像中国男足那样N年扶不起来吗?笔者谨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提出个人想法。自主品牌之所以难以发展是因为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没有概念或者说存着负面概念。如德系车----安全,日系车----节油,美系车----舒适狂野,而自主车-----垃圾,售后不好,质量不行等等。

自主品牌在消费者脑海中很空泛,所以笔者建议能否几大自主厂商联合,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共同开发一款车型,用三年甚至五年十年的时间打造一款自主品牌的标杆车型,同时营销敢于突破可以以出售使用权或者推出免费N月、年的使用权鼓励消费者去尝试,加强售后服务水平,真真正正打造一款好车。自主车这么多品牌其渠道下沉的比合资品牌要大数量也要多,依靠现有渠道去销售、服务,最后各个厂商按比例分享,同时笔者认为如果各个自主厂商联合发展民族汽车业,政府不会不采取鼓励措施,舆论也不会不支持!如果这种局面下自主车还发展不起来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