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出血

 求知识书馆 2016-02-27

脑出血  


 

熊氏针灸 的 脑出血

11、脑出血留不留后遗症和什么有关? 

一般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和脑功能障碍,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此与以下因素有关:

  1)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如在基底节区的出血,常遗留较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而脑干出血病灶小也常造成死亡。非功能区(即静区)的出血或出血部位末影响运动和感觉通路,所以不留神经功能降碍。某些病人因病灶水肿、压迫已影响到运动和感觉通路,但实际上没有损坏其通路,经治疗消除了水肿,解除了压迫性影响,则义恢复了功能。故出血部位与预后有关。

  2)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半球内出血量在 25毫升以上者常留有后遗症,出血量越多,后遗症也就越重是不难理解的。

  3)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此应首先肯定与后遗症有关、但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仗大小、部位和急性期治疗措施得当与否。

1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循环障碍,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心源性栓塞、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可导致或伴发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这可使脑局部缺血或因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引发脑中风。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一些因素对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危险因素。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能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则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口服避孕药,饮食因素如高盐、多肉、高动物油饮食,饮浓咖啡浓茶、体力活动过量等,均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3、中风先兆常有哪些表现 

  中风的先兆征象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12种: 

  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 

  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停; 

  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 

  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然改变和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出现嗜睡状态,即整天的昏昏欲睡; 

  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 

  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 

  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 

  鼻出血,特别是频繁性鼻出血。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上面这些先兆征象并无特异性,即还有很多其它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给予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能大意。 

14、哪些人容易发生中风?

(1)从年龄看,中老年人多见,约有90%的中风病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有人统计,55~64岁者每10万人有350人发生中风,而85~94岁的人中每10万人就有4000发生中风。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的发生率也增加;年龄增加30岁,中风的发生增加11倍之多。

(2)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人易发生中风。据报道,即使是平时无症状的高血压病,其发生中风的机会的危险因素。

(3)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中风。因为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多合并动脉硬化、血液粘稠高等,使糖尿病患者中风发生率比无糖尿病者的要高2~3倍;有的报道称,要高21倍。

(4)各种心脏病患者均易发生中风,如冠心病是心脏病状动脉硬化,也可能同时有脑动脉硬化,故易发生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心肌梗塞则易发生脑栓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伴有脑血管畸形,因此有发生出血性中风的可能。

(5)高血脂、肥胖、颈椎病经常出现眩晕者以及各种血液病等,均易发生中风。

(6)血液流变学检查,出现血液粘度高、血液浓缩、血小板聚集增加等易发生中风。

(7)嗜烟、嗜酒、喜食肥甘、好逸恶劳、不愿活动、性情急躁等等,均为中风易患因素。

(8)有中风家族史者比无中风家族史者易患中风,这是因为中风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15、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风的病因众多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8种:

(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病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目前医学界公认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血脂的调节发生障碍,久之硬化斑块在血管壁上愈积愈多,愈积愈大,致使管腔变窄而弯曲,加之与凝血有关的血小板聚集在内膜损伤处,以致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缓慢,最终逐渐生产血栓,导致了脑血栓形成。

(2)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亲兄妹”,常相伴发生,是中风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病因。有关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

高血压病的主要危害表现为:①加速加重脑动脉硬化并引起血管和动脉瘤的破裂。②引起动脉反复痉挛,以致脑组织点状出血、水肿。③造成动脉壁透明变性,形成夹层动脉瘤,然后破裂出血。

(3) 脑血病的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它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多发性小动脉瘤可以多次反复破裂出血。

(4) 脑血管的炎症可引起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

(5) 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均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栓子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风湿性心脏病所引起的脑栓塞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复发。

(6) 代谢病中以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为密切。中风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有的患者在中风发生后,才发现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比同龄的非糖尿病者严重。糖尿病所致的中风,以脑栓塞形成为多见,脑出血较少。

(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可发生出血性中风。有时中风还可以发生在白血病确诊之前。在白血病中,有20~25%的患者死于颅内出血,少数发生缺血性中风。

(8) 中毒,创伤,脑瘤脑瘤放射治疗以后,电击伤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