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刘聪慧 焦点20期原创分享第42天 下午,在微课中听到一个事例:一个13岁的男孩子,被爸爸送到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玛丽家里。男孩子刚到玛丽家,玛丽就给他立了很多规矩

 中外比上 2016-02-28
《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下午,在微课中听到一个事例:一个13岁的男孩子,被爸爸送到远在澳大利亚的朋友玛丽家里。男孩子刚到玛丽家,玛丽就给他立了很多规矩:“你爸爸让我照顾你,但我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不负有责任,你己经有了基本的生活能力,从明天起,你要自己起床,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工作,不可能帮你。吃完后,你要负责把盘子和碗洗干净,那是你的责任。洗衣房在那边,你自己洗衣服;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有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选择去哪里玩,如果有时间,我会带你去,如果我没有时间,你要自己去玩,总之,你要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我有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添麻烦。”男孩眨着眼睛,认真听完玛丽的话,不知他心里怎么想,至少这和他原来的生活相差太大了,因为,一直都是父母照顾他生活的全部。
       一个假期之后,男孩回到了中国的家,家人惊喜的发现,这个男孩变了,变得什么都会,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会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钦佩得五体投地,问玛丽:“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的儿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长大懂事了,像变了一个人?”玛丽说:“我什么都没做,只是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
        其实,我们身为父母常常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过分的照顾和宠爱,就像是把孩子等同成小猫,小狗一样的宠物来对待,包揽孩子生活起居,代替孩子作决定和选择,插手管理本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用大人的要求来约束孩子等,这样的方式看似在爱孩子,实际上大大阻碍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因为孩子毕竟不是我们的宠物,而是一个未来要独立生活的人,他们将来有一天总会和我们真正的分离。身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付出真爱(利于孩子内在成长的爱),而不是过分的宠爱和溺爱(满足家长内在需求的爱)。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人,还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自己不断的尝试和实践,学会为自己作决定,学会为自己负责,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