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好多90走上工作岗位,80后也有很多走上领导岗位。年青一代更注重实质性的需求,在精神向实质转轨过程中,领导的个人魅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前领导那种一呼百应场面,难以再现,手下更多考虑:这样做值不值得的问题。面对这种状况,领导除了从管理、业务上调整外,如何得人心,是个大问题。
1、委功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当一件事成功而受赏之时,将功劳分享给应赏之人,以满足应有的成就欲与满足感,这样能极大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如果长期坚持,会产生‘远者来而近者悦’局面。
2、揽过
战国时期,子产说“爱莫加之过,尊莫委之罪”,就是讲如何爱护和尊重下属,作为领导用人莫大于得人、得贤,得贤莫大于得心,以罪已收买人心,把自已造成的过错主动承担下来,就是对下属最大的爱护和尊重,最能激发下属的报答之情。
所以我们要经常用放大镜,来检查自已的错误,用包容来对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对自已和别人的错误,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才能赢得下属的尊敬与拥护。(本微信号:xyjj0002,后4位是数字)
有些错误,如果上面追究责任时,中层将责任全推给下属来保全自已,可能手下都承担不起,甚至改变仕途轨迹。适当并低调地以自已的处罚,来换取手下的生存,更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3、交心
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已善待下属的方法,如以人为善、取人为善、投桃报李、连环相生,这就是赤待下属,为下属着想。对新到一个岗位的领导,最好不要在没了解清楚之前,作重大调整。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沟通,并解决几件实事以后,摸点实际情况。交心需要一个过程,也分层次,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人,不一而足。
4、身先士卒
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方法,在部队中常用。行动比诺言更有说服力,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比如迟到,如果要求下属做到,自已更应先行做到。当年皇帝御驾亲征,士兵和大臣会怎么表现?
5、关爱
中国还是个人情社会,有熟不讲理的老话,也有“帮亲不帮理”的传统,更有“内外有别”的潜意识。人心换人心带出来的队伍,关键时候最管用,打硬仗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一般部门的工作需要,可能需要不同的文化,像禁烧、拆迁包括之前的收税等,领导往往公私不分,关心手下的家庭困难,甚至一些毛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都是关爱的一种表现。
6、对症下药
渴望被肯定,是许多人内心所企盼的,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曾国藩在这方面就是高手,他将谋人之术分为三等:即三等人用钱攻心,二等人用权攻心,一等人制人攻心不用钱。一般说来领导笼络下属的手段不外乎钱、权两种,但有时候领导不必付出实质性的东西,而只通过某种态度、某种表示,就能给下属极大的满足。这种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否则会适得其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