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青岩古镇建筑

 陆安桥1871 2016-02-28

 

 

贵州青岩古镇标准性建筑——定广门。

定广门初建于明朝天启年(1621-1624),是青岩古镇的向象征。

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班麟贵之子班应寿子承父职(土司),增建筑定广门。清嘉庆三年(1798年),武举人袁大鹏重修。城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式顶木结构,屋顶为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饰。定广门城墙墙体上设有垛口、炮台。远看城墙雄伟壮观、气势恢弘,是古时贵阳南面最重要的军事防线,俗有“筑南门户”之称。

 

 

 

贵州青岩古镇

文字说明:

   青岩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极为浓郁。古镇方圆3平方公里范围内,祠宇林立,建有9寺、8庙、5阁、2祠、1院、1宫,近30座庙宇祠堂,其中不少至今保存完整。这批古建筑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重檐飞角,建筑工艺精妙绝伦。

定广门初建于明朝天启年(1621-1624),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班麟贵之子班应寿子承父职(土司),增建筑定广门。清嘉庆三年(1798年),武举人袁大鹏重修。城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式顶木结构,屋顶为青灰色瓦面。定广门城墙墙体上设有垛口、炮台。远看城墙雄伟壮观、气势恢弘,是古时贵阳南面最重要的军事防线,俗有“筑南门户”之称。

 

 

 

 贵州青岩古镇—北城门入口

 



 

贵州青岩古镇 



贵州青岩古镇

 

文字说明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是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明洪武六年,朝廷为了控制西南边陲所设立的青岩屯。後因守土有功,奏准在南一公里的外围建城,取名青岩城。随着时间的流逝及多次的整修扩建,有了相当规模的青岩古镇,土城也就地取材演变成已石为底的石头城,石砌城墙、石砌街巷,加上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的明清古建筑,寺庙、楼阁等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贵州青岩古镇—城楼飞檐



贵州青岩古镇 

文字说明

定广门城楼为“双层飞檐”,屋顶四角八处给人以舒展向上腾飞之美感。除在视觉上给人以端庄、雄健之外,还给人生动活泼、典雅灵秀、干净利落之感.



 

 

 

贵州青岩古镇—石牌坊

贵州青岩古镇

贵州青岩古镇

 

文字说明

   石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

   古镇原建有八座石牌坊,现在仅存三座。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均是南北向,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阿顶式。这批石牌坊雕刻精巧,造形各异,雄伟壮丽,剔透玲珑。石柱上刻有楹联,居中有悬匾,空雕龙形图案,护柱刻成动物形状,横匾上有各种浮雕。其中,赵理伦百岁坊南北两面为石狮护柱,四对八尊石狮,前后左右对称,中间两对为雄狮,旁边两对为雌狮。画家刘海粟发现其造型非常特殊。因为一般石狮均为坐姿,而这对狮子则是从空中跃下,实为石雕中的精品。

    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由整石雕刻而成,立意独创。牌坊上面的一对下山狮与国内传统造型相悖,上有楹联、浮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宏伟壮观。

 


  

 贵州青岩古镇—古镇商铺

贵州青岩古镇 

 文字说明:

   古鎮的商铺:青岩鎮的佈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櫃檯和木櫃檯,充分展現古鎮的韻味。古镇有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里布满了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体,分布东西南北的几十处古建筑中的精华及名人故居等等。


 

    

   贵州青岩古镇—迎祥寺

贵州青岩古镇 

  文字说明:

  迎祥寺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有“黔山祖庙”之美称,是贵阳市的著名古刹之一。该寺有殿宇三重,前为天王殿,现殿中塑有弥勒佛像,穿过前殿,便是大雄宝殿,正中供俸佛祖释迦牟尼,两旁供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后殿下层供观音菩萨,而楼上供奉的居然是道教的神仙“斗姆”。原來这里本是供奉斗姆的道观叫做“斗姆阁”,后来才变。

 

 

 

 

贵州青岩古镇—古街

 

贵州青岩古镇

 

文字说明

   青岩古镇的建筑格局是由无数的小巷所构成,巷中青石板路和商家是分不开的吸引力。厚重浓郁的宗教文化全国罕见,大约300多年前,各种宗教云集于此,现今的青岩镇境内还存在本土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