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某电视台的纪录片,记录了北京大学前100名学生的学习方法,我把这100名学生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学生和家长借鉴: 从考进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五百名学生那里,我们总结出这样的一些经验,供学生、家长参考鉴戒。 由于采集样品的量比较大,但是无外乎这100名北大学霸们都有个共同点:
(1)都有一个错题本 (2)都有一个好题本 (3)都要预习一次 (4)先温习课本,后写作业 (5)写作业要先计时 二、要想学习好,满足“三要素” (1)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顽强的“毅力”和耐性。 (3)好的学习习惯。 三、计划学习 (1)第一计划是老师给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这一计划一定要彻底完成 (2)第二计划是自己给自己规定的学习计划,其中要用到时间管理,就要在学习上通盘执行,按照规定计划完成。 四、高效预习 (1)如果你上小学和初中,小学或初中老师传达的二十分钟有效,你要找出这有效的20分钟内容。 (2)如果你上高中,高中也不超过三十五分钟,剩下的时间是孩子休息的,所以一定要有效预习。 (3)凡是中考或高考状元,成绩好的、名校的很多孩子都是会预习的。 (4)预习之后,听课很轻松,会知道哪里自己不懂,也就算听课的时候特别要留意的地方,预习是找到思维的断点,重点,听课有侧重了,懂的地方听课的时候就可以不听,闭着眼睛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就警醒了,以后写作业的时间也就缩短了,凡是增加了预习行为的,学习一般都不差。 (5)预习三要素:读、写、练,就是阅读,书写,练习。 2分钟读一遍教材,记录不懂的地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题目,第二天听课就会校正到不懂的地方来,不懂的要写在预习本上,老师讲的时候就要迅速记录下来,写就是要把这些写下来,有效预习最后就是练,不要做多,做一道就够了,会做了就说明懂了,不需要重复,经过这样的过程,预习就变得有效了。 (6)用预习表来监督孩子。 预习了划勾,没预习的划×,要强化孩子,每门新课的预习,不要超过10分钟。时间要会控制,不要弄倦怠了,记录下来,预习能力进步后,水平也进步了。
(1)听课要跟着老师走,抓重点、难点、疑点,要及时跟着老师思路走。只有跟上老师的思路,才能抓住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注意抓公共重点和个性化重点。 每个孩子在学这节课之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掌握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首先要掌握好老师讲的公共重点。 同时,也要掌握个性重点,自己缺什么就重点听什么。还要注意当堂消化,不留遗憾。 (3)据不完全统计,当堂懂的只有55%,预习的达到70%至95%,这个指标说明了预习时非常重要的。 六、高效复习 下课后或晚自习,也可以在家里,闭目回忆今天老师所讲的课堂内容,在大脑里回想,查阅,复述。 七、高效作业 (1)小升初、中考、高考是淘汰式考试,所以要平时练习有素,规定时间,每次越快越好,快而又准,学生要坐得住,家长别打搅。 (2)要限时学习,否则就是超量,不要超过规定的时间,进步学习效率,方法要对,老师的知识吸收得怎么样就看作业时间了,限时要记录开始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