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经典语录解读38:人与人有无最佳距离?

 崔竣豪 2016-02-28

《论语》经典语录解读38:人与人有无最佳距离?

  • 《论语》经典语录: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 谷园解读:

世界上绝大多数关于“女人”的说法,都是指性意识下的女人,而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个男人大谈女人如何如何时,肯定不包括自己的母亲和姐妹、儿女,甚至不包括自己的妻子,他说的女人是这些人之外的。世界上各种宗教和古老观念中对于女人的偏见和歧视,多数是基于这样一种划分。孔子这句话中的“女子”也应当是这种情况。 “女人啊,你对她好一点,她就登鼻子上脸,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就冒犯你;对她要是疏远一点,她就会很委屈,哭天抹泪,极尽哀婉幽怨,弄得男人心烦。所以,女人跟小人一样,真是不好养啊。” 这样一句大男子主义的歧视性描述,竟然盛传了两千多年,这样的文化太不绅士了,我不支持。我支持曹雪芹的观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所以,我对这句话的关注点,不在于女人,而在于小人,在于“不逊”与“怨”之间的最佳距离。其实,日常之中大多数人离着理想的修养境界,都还有一定的差距,都称不上君子,都还是小人。比如,在领导跟前,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表现呢?领导对咱好一点,咱就张狂;对咱冷落一点,就失落。即便与朋友、同事之间,平等的相处,是不是也有这种表现呢?走得近了有近的问题,走得远了有远的问题。这就是人性。

对此,西方学者提出“豪猪法则”:寒冬里,一群豪猪为了取暖而相互靠近挤在一起,挤得太近,各自身上的刺会互相刺扎,于是分开;可离得远了又觉得冷,于是又往一块挤。如此反复若干次,最终会找到一个不远不近的最佳距离,既免于彼此刺伤,又能互相温暖。这就是人与人的相处,也是孔子这段话给我们的启发。

(本文选自谷园国学励志系列第一部《人生四书》,想买想读可关注谷园微信号:大众国学)

《论语》经典语录解读38:人与人有无最佳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