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 解析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yzqhx 2016-02-28

 


血压为什么会升高?

作者:刘力红


     前些年曾看到过日本人的一则报道,他们将高血压的动脉硬化与阳明的脉大联系起来,因而运用了以石膏为主的白虎剂来进行治疗。当初对这个报道我并没有往深处想,只是觉得这样一个联系未免太生硬。此次写作阳明这一章,等到对潮热作了上面一番思考后,对高血压这样一个问题便突然觉得有了陶公当年的那个感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血压的作用是什么?现在血压为什么要升高?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可以先不从医学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可以先从一般的物理意义去考虑。血压的作用无非是维持一定的血流量,人体的组织器官需要一定的血液来供养,单位体积内,每分或者每秒需要有一个血供量,达到这个量新陈代谢就可以得到保障。单位体积内的血供量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但也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有一定幅度的差异,所以,血压的变化它也有一个正常的允许值。例如低压6090mmHg,高压90120mmHg都算正常的血压。而现在血压升高了,大大超过了正常值,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单位体积内的这个血供量发生了改变,血供量不足了,达不到原来的正常量,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机体只有启动血压这个调节机制,通过升高血压来维持原有的血液灌注。而在正常的血压下,单位体积内的血供量为什么会下降?为什么达不到原来需要的那个值?很显然,必定是运血的道路出现了障碍,血管壁变厚了,血管变窄了,或是其他的原因阻滞了循环的这个过程,循环道路的阻力增加了,而压力维持不变,那单位面积的血流量必然减少,血供必然不足。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在无法拿掉血循过程中的这个阻滞,而又必须保证组织器官的血供量的这样一个前提下,机体万般无奈地选择了提高血压的方法,而正是这个无奈的选择使机体掉进了高血压病的恶性循环之中。

 

   当然,上面这个思路还很粗糙,还需要大家一起来深化细化,但是它已经在宏观上向我们道明了高血压病产生的关键因素,这个因素就是阻滞,就是循环过程的障碍。因此,治疗高血压病的根本办法不是降压,压降下去了,它还会重新升起来而且会升得更高。因为要解决血供不足的矛盾就必须升压,所以,西医的降压药要你终身服用,这真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么,根本的办法是什么呢?根本的办法是消除这个阻滞。血循过程的障碍减少了,甚至拿掉了,血压自然地就会降下来,根本不劳你去用钙离子拮抗剂,根本不劳你去用血管扩张剂。为什么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什么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就是因为形成上述这个阻滞、这个障碍的因素增多了,方便了。可见高血压病的形成,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人为因素、社会因素。而如何拿掉这个阻滞,消除这个障碍,进而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这是需要中西医同仁乃至社会各方携手努力解决的问题。              

 

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中医治疗机理

作者:涂华新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现代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不断增多,这些病症从现代医学角度就是维持疗法,用药物暂时扩张血管,或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防止病人的血压、血糖等检测结果偏离正常值太远。然而,这样的办法能治愈这些给人们带来无数痛苦的疾病吗?我们更多地看到很多病人在终生服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情形将为之改观。

 

     拿糖尿病来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三多一少),表面看是火,是热,本质呢?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完整名称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代谢紊乱综合症。”三大代谢紊乱达不到正常的代谢水平,糖、脂肪、蛋白质利用的不好,被当作垃圾排到血管和尿中了,这不就是典型的机能低下,典型的大寒体征吗?糖尿病人的并发症:血管堵塞、心梗、脑梗、手足溃疡、便秘、阳痿、厌食、烦躁等等,无一不是机能低下的表现。这类病人最需要的就是温补脾肾,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

 

     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舒张压(低压)偏高的病人,从中医上辨证,基本上都是肾阳虚体质。因为正常血压情形下,已不能保证机体组织所需要的营养与氧气,不能把代谢完的血液及时送回心肺,所以只能加压运送。这不就是机能低下的表现吗?所以中医用温补肾阳的办法可以把偏高的血压恢复正常,用温补脾肾的办法可以解决糖尿病的三大代谢紊乱,从而消除糖尿病的并发症,直至治愈。换句话说,属于阳虚的病人,如果不去给他温补脾肾,阳虚造成的疾患永远难以治愈。

  

     现在临床常见高发的肿瘤病,其发病机理是病人的体质极度阳虚,大寒体质。就像自来水管里的水,达到0度以下就会结冰。阳气不足,寒积为有形的疾块,就是肿瘤。水管中的冰,通过升高环境的温度可以化掉;人体的肿瘤,通过用温扶阳气的办法可以消掉。知道了病是怎样来的,就能找到治愈疾病的方法。我们用这样的办法,还可以预防肿瘤形成。临床过程中,肿瘤病人病情的好转,身体的康复,都证明了这一点。

 

     心脑血管病人,尤其是心脏病患者,主要的病变是血管内沉积的垃圾太多了,造成了血管硬化,管内狭窄,导致血管输送血液的能力不足,根源何在?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垃圾的功能低下了,才造成这种结果,只要恢复脾的运化功能,垃圾运走了,血管自然疏通,而且,是全身的血管的疏通,决不是上支架、搭桥所能达到的效果。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消除可以证明这一点,心脏病患者的康复可以证明这一点,高血压患者的恢复同样可以证明这一点。

 

      其他的病种,如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部位在骨、在筋。中医讲肝主筋,肾主骨,那么,很清楚,这两种病就是肝肾虚了。我们通过温补脾肾,可以从根源上把筋和骨的病变消除掉,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心脏病、脾胃病、结肠炎、气管炎、哮喘、肾虚腰痛病人,甚至癫痫病人,食用绿豆制品后都会导致疾病的复发或加重。甚至肿瘤病人,食完绿豆后造成病情急剧恶化的也屡见不鲜。我们都知道,绿豆是消火的,是寒性的食品。如果绿豆都能使这些疾病加重,从反面证明了这些疾病的根源是阳气不足。

 

      换个角度,怎样让这些疾病治愈而不复发呢?用温阳的办法,更典型的是一些哮喘病人,腹泻病人,一旦食用经过冰箱冷冻过的食品,很易诱发或加重原来的疾病。推而广之,现在广泛用于临床的清火的药物(属于寒凉性质的),用于生活中的冰箱、冰柜、空调,这些其实都在悄悄消耗着我们的阳气,降低着我们的体质,给我们带来身体机能的低下,造成我们偏寒的体质状态,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临床中就要睁大双眼,认清疾病种种表象下隐藏的寒来,才能更好地做到辨证用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经验证明:中医经方运用广泛,疗效切实可靠,从而可以用于诸多疑难病症。流行歌曲《本草纲目》中一句歌词说的很好:“扎根千年的汉方,有着人所不知的力量。”这句话高度肯定了中医经方的疗效,也坚定了我们推广经方的决心。 

 

 

验案+解析


  •  肾气丸治疗高血压

李某,男,61岁。诉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时服用开搏通、硝苯地平等控制血压,血压保持在19.2920.27/12.213.1Kpa,自觉头晕耳鸣,精神不振,少寐多梦,乏力腰酸,四肢不温,口干,舌淡,脉沉细无力。证属阴阳两虚,虚阳浮越。治宜补肾助阳,潜降浮阳。处方:肾气丸加葛根、牡蛎、槐花。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诸症悉减,血压:18.09/11.3 Kpa,苔脉同前。原方既效,叠进7剂。

三诊:精神好转,头晕,耳鸣,腰酸,肢冷明显改善,睡眠转佳,血压维持在17.2919.29/10.212 Kpa。又守方调治15剂,随访5个月,血压平稳,病未复发。

:血压升高往往是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所致。临床调节阴阳常可有效地降低血压,而且对巩固降压疗效起积极作用。本案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遂致阴阳两虚。因此,其治当以补肾助阳,潜降浮阳为要,选用肾气丸加牡蛎,另加葛根、槐花以降血压治其标。方中桂附虽属辛温,但可藉其温阳之力来运动血脉的循行,附子功能强心,对高血压后期心肾阳衰都尤有较好作用。总之,临证当以调和阴阳为要旨,不必拘泥高血压之病名,畏用桂附。

 

  •  吴茱萸汤治疗高血压

黄某,男,57岁,干部,患高血压数年,服用降压药可暂获效,近半年来血压常波动在23.9433.25/14.6317.29 Kpa之间,经中西药治疗2月余,其效不佳,又服平肝、柔肝,滋阴潜阳中药百余剂,仍无效,诊见患者痛苦面容,并以手按其头顶,自觉头晕目眩,巅顶沉痛,时时呕吐涎沫,卧床不能起坐,血压30.7/18.7Kpa,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细而迟。证属厥阴虚寒,浊阴上逆,上犯清窍。治宜温里散寒,泄浊降逆。急投吴茱萸汤,水煎服,日一剂,服药2剂后,血压降至22.7/14.0 Kpa,眩晕,头痛,呕吐减轻,药已中的,故守原方酌加苍术,代赭石,又进3剂,血压降至20/11.4 Kpa,余证悉除。

按:本证为长期服用平肝潜阳,清热镇逆等重坠寒凉之剂所致。《伤寒论》厥阴病篇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病机为虚寒,浊阴上逆。根据仲景制方宗旨,紧扣“虚”“寒”“逆”的病机特点。只要详审病因,辩证无误,就会取得药到病除的佳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吴茱萸有降血压的作用,所以近年来对寒饮胃浊上逆的高血压病使用吴茱萸汤者较多。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高血压

某人50余岁,患高血压10余年,舒张压常在13.3 Kpa以上,平素怕冷,动则汗出,两颧易泛潮红,性情平和,无五心烦热之症。脉偏缓。辨证:心阳不足,虚阳浮越。处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6剂,水煎服,服上方后,觉手足转暖,已不怕冷,测血压稳定在18.6/12 Kpa左右。

按:《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案之临床表现虽与经方所述无涉,但根据方药组成分析,本方适用于心阳虚亏,虚阳上浮之证,故用之,加用红花,意在活血通络,使阳气周流全身。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高血压

陈某,男,68岁,有高血压病史8年,平时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此次发病因劳累后情绪激动诱发,突然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神志朦胧,伴面赤便秘口臭,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且干,脉滑数,血压25/18 Kpa。证属肝肾阴亏,肝阴妄动。治以平肝潜阳,急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合西药降压,2剂后神志清楚,头痛减轻,舌红苔少,脉弦细,血压2022/1213 Kpa,守方去大黄,酌加滋补肝肾之品,再进3剂,巩固疗效。

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较强降压、解痉、镇痛作用。本病机为年老体虚,肝肾不足,阴不涵阳,肝阳妄动。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人,治疗应以调理阴阳的偏盛偏衰为主,尤应注意降压不可太过,以防全身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导致变证丛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血压

黄某,男,43岁,眩晕2年余,曾服天麻片、六味地黄丸等药无效。诊见精神萎靡,每至傍晚时畏寒肢冷眩晕尤甚,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大便时溏,夜尿反多,舌淡苔白,脉沉细。血压22/14 Kpa。证属少阴阳虚兼外寒证。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山茱萸敛阴,白术补脾化湿,3剂,水煎服。药后肢变暖,精神振,纳食增,血压20/11 Kpa,守原方继进3剂,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以苓桂术甘汤加减调治而愈。随访1年,血压正常,其它诸症尽除。

:少阴阳虚的眩晕,血压偏高者用温阳散寒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起到“以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以致和平”的作用而使病愈。本证应抓住“恶寒”“但欲寐”“脉沉细”“舌苔白润”等主症。另本方大辛大热之剂,不宜久用,恐劫阴动火,故需效必更方,中病即止。

 

  •  侯氏黑散治疗高血压

胥某,男,43岁,患高血压6年,体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血压在2429.3/16 Kpa间,自觉头痛头晕,烦躁,记忆力减退,服复方降压片、卡托普利片,只能使血压暂时下降。近日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经查血压29.3/17 Kpa,予西药降压,同时配服侯氏黑散汤剂,服药3剂,血压降至24/16 Kpa,症状减轻,停服西药,继服侯氏黑散汤剂7剂,血压降至20/13.3 Kpa,改汤剂为散剂,2周后血压为18.7/12 Kpa,之后每周查一次血压,一直稳定在18.7/12 Kpa,随访6个月未复发。

按:本方出自《金匮要略》,仲景将其列为治疗中风之首方,其中以菊花为君,用量极大,有散风清热,除烦止痛清头目,治眩晕之功。《中药大辞典》载:“菊花治高血压有效”,可见与其它药配伍,共起清热化痰,泄浊活血,逐瘀散湿,扶正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祛风药能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外周阻力,以达到降压作用。因此用治高血压病颇为适宜。高血压为慢性病,如症状不急迫,可将本方研成散剂,每日1215克,缓缓收功,以巩固疗效。

 

  •  真武汤治疗高血压

黄某,女,49岁,素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持续在170190/90110mmHg之间,屡用西药降压,但血压始终未能降到正常。近半年来,病者感觉精神萎靡,头目眩晕,全身疲惫,身体形寒,比常人怕冷,经常下肢浮肿,小便短少,食欲减退,脉沉细弱。舌胖大,苔淡白滑润。综上诸症,属肺脾气虚,肾阳不足,拟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为法,处方以真武汤加味,每日1剂,试投2剂。服上方2剂后,病者精神明显好转,自谓全身有一种温煦之感,食欲亢进,小便量增,浮肿消退,血压150/80mmHg,脉沉缓有力,舌苔薄白,津液适中,服上药有效,嘱守方再进5剂,5剂后,病者告其病如失,身体轻爽,浮肿消尽,饮食正常,脉沉缓有力,苔正常,血压135/75mmHg左右,遂嘱停药观察,半年随访,未服降压药,血压正常。

按: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水气上凌之浊邪所致高血压。临床上肾阳不足,水气上凌型高血压较少见,故用真武温降高血压者亦较少见。因为温药可使阳升,通常可使血压升高,所以必须慎于辩证。用温药降高血压主要是针对“肾阳不足,水气上凌”病机,温阳利水,使失调的阴阳得以平衡,血压自然恢复正常。故对于阳虚水泛之高血压病患者用真武汤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与西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有异曲同工之妙。

 

  •  乌梅丸治疗高血压

谭某,男,51岁。血压偏高,常波动在160190/90110mmHg,头目眩晕近3年。近半年来逐渐加重。耳若蝉鸣,面色潮红,动则欲呕,口干舌燥,肢体畏寒,两足不温,舌质稍暗,少苔,脉弦细。证属下元亏虚,阴不敛阳,虚火上扰之厥阴病。选乌梅丸以清上以温下,引火归原,煎服5剂,药后头目眩晕大减,面无烘热,余症同前。药即见功,遂守方再进10剂,药后头目眩晕消失,两足渐温,舌上薄白苔。阴寒已散,火已归原,查血压146/90mmHg

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非只为蛔厥而设。仲景制方,意在立法,以方示法,依法施治。临床寒热错杂的病机,并非少见,可由多种原因所致,运用方面只要符合“寒热虚实错杂”的表现,无论何证皆可用本方或本方为主加减治疗,能收到“异病同治”之效。

 

  •  苓桂术甘汤治疗高血压

张某,男,39岁,干部。发现高血压病1年,血压20/13.3 Kpa,初服小量降压药即能降至正常,后用则需逐渐加量,经常出现“反跳”现象。症见:头晕时作,头重嗜睡,心悸易惊,短气乏力,舌质淡青,体胖,苔白润,脉弦滑。方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味。8剂后上症基本消失,已停服降压药,血压18.7/12 Kpa,停服中药3月后随访,血压正常,亦未出现“反跳”。

:本方是治疗痰饮病的主方,亦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具体运用。故脾胃阳虚,痰饮中阻,气机升降失常所致高血压均适用于本方,亦可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又临床观察,高血压病人肥胖体形居多,据“肥人多痰”,“无痰不作眩”之说,选用温化痰饮的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本文由仲景中医整编自各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