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识形态

 十年一梦2 2016-02-29
 当一段升势趋势或下降趋势的能量宣泄完毕,亦即推进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多空力量强弱之对比,由一方压倒另一方转变为多空势均力敌的时候,市场行情开始构筑形态。所谓“形态”,也叫“盘整”、“整理”或“无趋势”行情。当形态的外观为一矩形的时候,我们也叫它“区间震荡”。对于“区间震荡”行情,正确的交易方法通常不是当价格接近上边界时追多,或接近下边界时追空,而是在震荡区间的上边界做空、下边界做多。因为这种震荡形态维持的时间可能很长,期间还伴随着不少“假突破”。真正的突破,尤其是向上突破,必定伴随着成交量的显著放大,和通常都有的一个针对被突破的上边界的缩量回抽确认动作。这是以矩形形态为例,说明其与趋势行情的不同之处。
  
   一个形态通常位于两段趋势之间,两段趋势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如果是前者,相应的形态被称之为持续形态,或者叫中继、巩固、整理形态;如果是后者,相应的形态被称之为反转形态。具体地说,就是形态构筑完毕后,继续上升趋势的,称之为“上升中继形态”;继续下降趋势的,称之为“下降中继形态”;由上升趋势扭转为下降趋势的,称之为“顶部反转形态”;由下降趋势扭转为上升趋势的,称之为“底部反转形态”。除非是空间范围足够大的形态,否则我们一般不在形态的内部交易,而是待形态构筑完毕之后再做决定。对于上升中继形态而言,当它构筑完毕之后,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成交量的明显萎缩甚至是“干枯”。牢记这一规则,您将发现它有利可图。
  
   如果说奔腾的江河是趋势的话,那么水流遇到阻碍产生的巨大漩涡就是形态。形态的级别大小与它所在的行情发展中的位置有关。大级别的形态通常占据的价格空间范围大,构筑时间长,对于研判未来的行情走向而言所具备的价值大、确定性高。通常,一个日线级别的形态可能会持续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个交易日;一个周线级别的形态可能会持续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个交易周;一个月线级别的形态可能会持续几个或十几个月;那种横跨几十上百个月的所谓的“超大型形态”反而无甚意义。和趋势一样,形态可以分别在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上观察到。日线、周线、月线级别的形态分别夹在日线、周线、月线级别的两段简单趋势之间。
  
   趋势有简单与复杂之分。前者运行轨迹清晰而流畅,两段趋势之间以形态间隔;后者又称“震荡盘升”或“震荡盘跌”,直接由数个形态首尾衔接而成。形态学的创始人是理查德· W·夏巴克,他的两部著作《股市技术分析》和《股市理论与实践》详尽记录了他的独到发现。几年以后,他的妹夫罗伯特·D·爱德华加入研究行列。1942年,罗伯特与他重要的合作伙伴约翰·迈吉一起重新检验了此前所有的研究成果,在加入了新的内容之后,他们合著并出版了形态学的集大成之作——《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该书全面地总结了各种形态的规律性,并在相当程度上为股市定量分析——即以形态测量未来行情可能达到的目标价位——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金融交易的基本常识:
  
   本书将金融交易学划分为宏观(趋势)交易学、微观(日内)交易学和波段交易学。前者主要适用于非保证金交易,如A股市场;后两者主要适用于保证金交易,如期货与外汇市场。所谓保证金交易,就是建仓标的品种只需支付相应证券或合约价值的0.2~20%,即存在5-500倍的杠杆效应。正因为如此,保证金交易对微观趋势予以更多的重视。所谓宏观交易学,简单说就是月线图、周线图和日线图的联合作战。所谓微观交易学,就是通过预估日K线将收阳还是收阴,再依据分时走势所体现出来的多空力量强弱之对比来专门捕捉分时级别的微观趋势。所谓波段交易学,就是在日线图和周线图指导下跟踪15/60分钟K线图,捕捉时间跨度为1~4个交易日的波段趋势。因此,“形态”这种在宏观交易者看来应该放弃的“无趋势”行情,在日内交易者眼里却可能是有参与价值的。
  
  
  
  
  第三节 反转形态
  
  
  
   一、三重底与三重顶
  
   三重底的外形就像是三个“V”字并排连接在一起。作为大型反转形态之一,其价格空间和构筑时间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大和更长。它通常在日线图上会占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交易日,或在周线图上占据几十或上百个交易周。三个底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基本水平的反弹高点的连线被称之为颈线。三重底对应的成交量之外轮廓线也呈现出和它本身同样的外形,即两个高点对应大成交量,三个低点对应明显萎缩的成交量。当颈线位被向上突破的时候,成交量通常会剧烈增加,然后伴随着一个通常都会有的针对颈线位的缩量回抽确认动作。
  
   把三重底倒过来看就得到三重顶。其三个顶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两个基本水平的下探低点的连线被称之为颈线。三个顶部的成交量渐次减少。当颈线位被向下突破的时候,成交量未必会明显增加,但往往是在回抽颈线位之后重新下跌时增加。三重顶底构造完成且颈线位被突破后,最小量度升跌幅为形态本身的最大高度,即过底部或顶部的水平直线至颈线位的垂直距离,但通常都远远超过。三重顶底实际上也可以被归类为价格范围比较宽的矩形形态。在日本蜡烛图(即K线图)技术中,它们又分别被称之为“三山顶部形态”和“三川底部形态”。
  
   二、双重底与双重顶
  
   又分别被称之为“W底”和“M头”,仅仅比三重顶底少一个顶或底,其它方面包括分析方法都与三重顶底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最初被怀疑为双顶的形态也可能仅仅只是一个上升中继;反之,所谓的双底也可能后来被证明为是一个下降中继。区别在于双底与双顶作为反转形态形态出现时,无论价格空间还是构筑时间都比作为中继形态出现时更大更长。以双顶为例,如果两个顶在时间上靠得很近且两者之间仅有一小回落,那么它是中继形态的可能性要大些。如果双峰距离较远(如间隔时间大于一个月),且两者之间的价格回落幅度较深(如20%),则更有可能为顶部反转形态。
  
   三、头肩底与头肩顶
  
   如果三重底中间的那个底明显的低于两边的两个底,就构成头肩底形态。中间最低的那个底被称之为“底”,两边的两个底则被分别称之为“左肩”和“右肩”。通常头肩底的三个低点对应较小的成交量,然后放量反弹,形成两个基本水平的反弹高点(其连线即颈线)对应着较大的成交量。把头肩底倒过来就得到头肩顶,通常顶部和左肩的成交量大而接近,右肩的成交量明显小于前两者。头肩形与三重顶底的分析方法完全类似。此外还有一种左肩和右肩同时为两个或三个的头肩底,我们称之为“复合头肩底”,把它倒过来,就得到“复合头肩顶”。与一般人想象的相反,复合头肩形后续价格运动的力度要小于经典头肩形。在K线图技术中,头肩顶底又分别被称之为“三尊形态”和“倒三尊形态”。
  
   四、圆底与圆顶
  
   圆底的外观曾被形容为一口圆底锅。那么相应的,圆顶就象是一只倒扣的锅了。圆底与圆顶是高可靠性的反转形态,其构造完成之后的价格目标位虽无相应的测量手段,但幅度绝对可观。一般来说,圆底的成交量分布也呈圆弧状,即左边沿对应大成交量,“锅底”对应极低的成交量,右边沿随着价格的加速飙升呈现出比左边沿更为迅猛增加的成交量。圆顶的成交量分布不像圆底那么清晰,总体上大而不规则,“锅顶”的成交量较两边沿略少。如果圆顶右边沿出现向下跳空的突破缺口,或圆底的右边沿出现向上跳空的突破缺口且伴随着放量,则其可靠性大增。
  
   五、V形底与V形顶
  
   前面讨论的形态都留给趋势的演变以足够的时间,V形却是趋势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剧烈逆转。如果同时出现“反转日”或“岛形反转”现象(见后述),则可靠性更高。V形反转并不少见,事先也并非无迹可寻。一般来讲,它们出现在疯狂的拉升或陡峭的下跌之后,同时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如果缺乏保护性的止损措施并及时行动,它们对于原方向的持仓所造成的伤害将是灾难性的。 
  
  
  
  第四节 中继形态
  
  
  
   一、对称三角形
  
   多数情况下以中继形态出现,少数情况下以反转形态出现,作为反转形态出现时的价格空间与构筑时间大于和长于中继形态。由一条连接几个依次降低的反弹高点因而下倾的上边界和一条连接几个依次抬高的下探低点因而上倾的下边界界定而成,两条边界与顶点所在的水平直线的夹角几乎相同。当价格在形态内从左到右波动时,成交量会明显萎缩。当价格在顶点之前一定距离向上突破时,成交量往往会显著增加,并且随后通常都会出现一个针对顶点或上边界的缩量回抽确认动作。当价格在顶点之前向下突破后,通常也会出现针对顶点或下边界的回抽确认动作,但向下突破时的成交量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不会,而往往会在回抽完成价格重新转为下跌时增加。
  
   对称三角形作为中继形态出现时,突破后的价格运动幅度与形态前的接近相等。对称三角形的测量规则,以向上突破为例,从形态的左上角出发作一条平行于下边界的直线,后续的价格运动有望上升到这条线。对向下突破而言,只需从形态的左下角出发作一条平行于上边界的直线(这一规则也适用于下面将要讲到的上升或下降直角三角形)。值得注意的是,“突破点”越是靠近顶点,则形态失效的可能性越大——它接下来通常会开始一段有气无力的随机漫步。对称三角形和下面将要讲到的其它形态一样,可以分别出现在日线图和周线图,或30/60分钟K线图之中。
  
   二、上升直角三角形
  
   底部反转形态或上升中继形态。同理,作为反转形态时的“个头”要大于中继形态。由一条连接几个价位接近的反弹高点因而水平的上边界和一条连接几个依次抬高的下探低点因而上倾的下边界界定。形态内部的每一个反弹高点都对应大成交量,下探低点则对应小成交量,且成交量分布总体上呈现萎缩趋势。与对称三角形类似,当价格在顶点之前一定距离向上突破时,成交量往往会决定性地增加,并且随后通常都会出现一个针对上边界的缩量回抽确认动作。上升直角三角形也是突破越早可靠性越高,直到顶点才突破同样会让这一形态失去大部分能量。
  
   三、下降直角三角形
  
   顶部反转形态或下降中继形态。由一条连接几个依次降低的反弹高点因而下倾的上边界和一条连接几个价位接近的下探低点因而水平的下边界界定。如果说上升直角三角形具有强烈的看涨意味的话,那么下降直角三角形就有强烈的看跌意味,两者失败的可能性都很小。下降直角三角形向下突破下边界时成交量未必会明显增加,但通常会在跌出形态后的第二至第三天增长。并且,突破后针对形态下边界的回试反扑也经常出现。
  
   四、矩形
  
   在第二节“初识形态”中我们已经介绍了矩形,它由两条分别代表供给线和需求、几乎水平且平行的上下边界界定。多数情况下以中继形态出现,少数情况下以反转形态出现,作为反转形态时的“个头”要大于中继形态。作为中继形态,其内部的成交量分布必定总体上呈现明显萎缩的趋势;作为底部反转形态,反弹高点对应大成交量,下探低点对应小成交量;而作为顶部反转形态,成交量则总体上呈现高而不规则的特征。一般来讲,持续时间短、波动范围宽,形似正方形且成交活跃的矩形比那些持续长而波动窄的矩形具有更大的动能。作为中继形态的矩形其最小测量规则等于它的高度,但实际上可能会远远超出这一价格目标。
  
  三重顶底也可以分别被归类为只有三个顶点或三个低点的比较高的矩形。类似的,一个发展失败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被重新归类为矩形。
  
   五、头肩形中继形态
  
   在第三节“反转形态”里我们将头肩形归类为主要反转形态之一。但事实上,某些时候,头肩底也会作为上升中继形态出现;而头肩顶,也会作为下降中继形态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