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闻诗人 2016-02-29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医疗队员到坦桑,兄弟情谊似海洋,白求恩的榜样永不忘,毫不利己日夜忙……” 这是上世纪70年代摄制的纪录片《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中的一首插曲。1964年8月,第一支中国医疗队抵达坦桑尼亚,从此开始了迄今已持续40多年的爱心传递。 

纪录片《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印象是在74年前后看的,其他纪录片基本没有插曲只有音乐,所以对有插曲的印象深刻。听着这歌,又找回了当时流行传唱的感觉,纪录片我也看过,这首歌有划时代的意义,节奏曲调很抒情,好听!中央歌舞团演唱的艺术水平很高,现在很难再找到这样歌曲了。想想那个时候救死扶伤都到非洲了,现在到处可以看到的是没有钱就见死不救,当时的那般医生那种精神今何在? 

词作者王映东,著名导演,其它资料不详。

曲作者赵鸿声(1925-)曾任我国乐坛第一支钢鼓乐队艺术指导。赵鸿声指挥的几首声乐伴奏,处理细致。不论是《卡迪斯城的姑娘》,还是《沂蒙山、《赶牲灵》,风格把握准确,与独唱配合得谐调、自然。整个乐队音色丰富,强弱自如。演奏者们挥动双槌,时而传出小号雄壮的呜叫,时而传出长笛迅疾的呼啸,...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流金岁月《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

               

                          演唱:栾桂兰等女声三重唱(煤矿文工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