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的人,不同的钱

 昵称535749 2016-02-29
花花  日期 : 2016-02-29  来源 : 阅读时间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他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崭新的解释。

这里有一个关于丹尼尔?卡伊曼的故事。有一次,卡伊曼从以色列首都的一个酒店打的去机场,到达机场后司机要他付100元。卡伊曼和他的朋友都认为太高了,不合理。出人意料的是,司机没有讨价还价,却把车又开回了酒店,并让他们下车,“你们重新打车再去吧,看看是不是这个价!”

很多人对司机的行为都不理解,但卡伊曼心领神会,因为这正好证实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发现风险决策后的输赢结果对人而言是不对等的,减少100元带给人的痛苦,远远大于增加100元带给人们的愉快。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最在乎的是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

卡伊曼的研究首先引起我们对钱的反思——

我们是不是这样,收别人的钱时可以少收一角,给别人付钱时却不愿多付一分。

有钱的人很容易成为守财奴,没钱的人却并不幻想成为富翁。

对一些人来说,奖金可以一分不要,但工资却一分也不能少。

攒了10天的100元钱丢了,只痛苦1天,攒了10年的100元钱丢了,要痛苦100天。

欠别人的钱一天,可能心有不安;如果欠了一年又一年,则可能心安理得。

一个穷人可能会一辈子很快乐地生活着,而一个一夜之间变成穷人的富翁则可能一天都活不下去。

没到手的钱很多人都不愿意伸手,到手的钱很多人都舍不得丢掉。

钱越多的人越想挣大钱,钱越少的人越不想挣小钱。

有人为了讨回自己的1元钱,甚至愿意花100元钱去打官司;但没有人愿意花100元钱的成本,去赚别人的101元钱。

有时,我们宁肯少挣100元钱,也不愿意与人吵吵嚷嚷;但有时,我们为了少付10元钱,却不惜与人斤斤计较。

煮熟的鸭子飞了,有人可能要发疯;活鸭子从眼前飞过,人们却可能无动于衷。

你可能为此惊奇过:你有一张百元大钞,10天后,你发现仍原封不动地装在身上;而你有100元的零钞,3天后,你发现竟在不知不觉中花光了。

有钱的人想的是一分钱赚一分钱,没钱的人想着怎样将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

什么都没有的人看起来却像什么都有,什么都有的人看起来好像有多少都不够。

在适当的时候,装成一个穷人,可能会对钱看得淡一些;同样,在适当的时候,装成一个富人,则可能对钱看得清一点。

在不同的钱面前,人与人不一样;在不同的人面前,钱与钱也不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