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法宝“照妖镜”上助修仙、下慑妖魔, 分形散影妙用无穷!

 秦岭之尖 2016-02-29

道教与金属镜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士无论是举行科仪还是修炼镜道都需要使用金属镜,道士相信修炼此道可以延命、通神甚至成仙。同时,道教镜文化从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了时代的一些思想情趣和社会意识等文化面貌,这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镜的巫术活动到隋唐时代臻于极盛。“照妖镜”一名就是这时兴起的。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中有“我闻照妖镜,及与神剑锋”之句,此为“照妖镜”名称之始见。




道教认为明镜可以分形散影,具有神奇的力量。道士铸造镜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它的神奇力量进行修炼。


 

隋唐时代遗留下来的巫术用镜,其纹饰、铭文都带有浓重的神秘气氛。试看《宣和博古图》卷三。收录的铁镜,即不难领略这种气氛。  


 

据了解,中国卦学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八卦图是在古代文献中发现的。在《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中刊载着十一个带文王八卦图的古镜,其中年代最早的一块为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的“隋十六符铁鉴”。 


  

我们把道士借明镜进行修炼的活动统称为“镜道”。


 

道士相信修炼此道可以延命、通神甚至成仙。它属于道教仙道长生的内修方法之一,始于东晋葛洪所创的“分形术”。


  

唐代道士进一步发展了葛洪的镜道,他们认为平静的水面和金属平面镜在修炼时的功效是等同的。唐代道书《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说,明镜和比水的照物功能是相同的,“不可言有,不可言无”是像的特性。


 

唐末五代道士谭峭强调物与像难分真假,镜中像无辨实虚的目的是为了使分形术在理论上和“道”产生联系。他指出物象虚实互化的性质与道教最高法则一一“道”的特性相合。因此,他相信修炼镜道即“可与道具”。与道具,则可实现道教长生至仙的最高理想。


 

道教与金属镜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士无论是举行科仪还是修炼镜道都需要使用金属镜。


  

道书中对其铸造过程、背纹内容及尺寸大小均有规定。这对我国金属镜铸造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道教镜文化从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了时代的一些思想情趣和社会意识等文化面貌,这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编辑:行云)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选自宋徽宗敕撰、王黼编.泊如斋重修的《宣和博古图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