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雲泉 2016-02-29

想去澜头村那些保存完好的古老宅院里看一看的念头由来已久了,每每在网上看到别人拍的澜头村那些青砖黑瓦散发着幽幽历史质感和美感的老建筑照片时总会心动,狠不得即刻动身去到那里。其实有几次是本打算前往澜头村的,中途却都因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去了他处,所以便一直惦念。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终于得以成行,是因为那次我是抱持着必须抵达的坚定决心出发的,跟同行的朋友一再强调谁想去任何地方我都可以奉陪前提是先陪我转完澜头村。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说来路程并不远,从济南出发,走济莱高速然后转G205国道,不到150公里便到达隶属于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的澜头村。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澜头村坐落在钢城区政府驻地西北约9公里处,西面依山傍水,山名花雨山,河名龙潭沟。明朝初年,吴姓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因河水绕村而过故名“拦头”,后因村旁龙潭河常现波澜而更名为澜头村。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村中现存古建筑多处,有民谣称“颜庄阁子寨子楼,比不上沈家崖的屋斗斗,肖马庄的围子八丈高,够不着澜头的瓦檐头。”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老院古宅,胡同深巷,斑驳沧桑的墙体,端庄考究的门楼,目不暇接的雕刻,置身于这个山水相拥的古村落中,踏着脚下青色的石板路,透过街道两边瓜蔓缠绕的斑驳石墙,看着一处处若隐若现的青砖黛瓦,一切竟然是那么熟悉又陌生。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历经百余年风霜雨雪,时至今日,澜头村尚存明清建筑群十余处,其中吴茂林古民居,为明代建筑,仍保持着当初的轮廓,古宅位于村东部一条南北大街的西侧,坐北朝南,主要建筑由四周围墙、两进大门和三进院落组成,现有一进庭院,包括十余间房屋,一处门楼,一处阁楼尚保存完好,依稀能看见漆黑的椽子、青石和黑砖砌成的墙体,显得格外静谧,雕梁画栋的门窗,美不胜收,可以洞观澜头村古老宅院当年的风采,老宅旧称吴家大院。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吴家大院的东门楼位于由南往北数第二进院落的东首,古朴典雅,算是澜头村古建筑群的标志性景观,在村中转不多时就可看到。大门面东,据说是取“紫气东来”之意。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大门属传统的过道大门,青石基、石墙、黑砖垛,小黑瓦盖顶,筒瓦起脊,脊梢上面有走兽分布,门框门扇是榆木质结构,左右门垛的上半部各镶嵌一块黑砖浮雕,刻有几何花纹。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门楣处的中间,有一块四周以黑砖镶嵌的匾框,奇怪的是框内只以白灰抹平,并无任何字迹。原来,此处是专供挂匾用的,在科举时代,建造宅院者为激励后世积极进取,求得进士及第、官宦人家之类的功名,便预留下挂匾之处,此门楼有没有挂过匾便不得而知了,但充分体现了房屋建设主人对后代望子成龙的期盼。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大门内里是一石头发碹的圈门,外方内圆,进大门之后有一便门,据说是吴家人及来的客人走的,便门常年开着,真正的正门在中间院子的中间,一般不开,常年关着,有重大活动才开,比如像结婚典礼、出殡等都走正门。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大门外面,左右两边各有一棵古槐,古槐遮天蔽日,北面一棵树干高约6米,粗需三人合抱,腐烂的树心里生长着一棵臭椿树,人称“古槐抱春”,是村中一大景观。南面一棵古槐稍微矮小,树干高约4米,粗2.2米。在两棵古槐下面,各有一条石凳,表面打磨光滑,显然是供人们树下乘凉之用,石凳子南有盘石碾。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在村中转了一圈再回来时,见路边坐一晒太阳的老奶奶,打过招呼得知老人就住吴家大院后院。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跟着老奶奶推开那装饰着钱币形状木雕的古香古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标准的北方四合院。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这后院是吴家老宅保存最完好的第三进院落,俗称内宅,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宅子,在过去一般都是主子和家人住在这里。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庭院北面正中间是高大的厅房,两边配东西厢房,厅房是一座有十几个台阶的二层小楼,房顶是乌黑的小瓦,屋脊两侧还有黑砖雕刻的瑞兽,探出的屋檐下依稀能看到漆黑的椽子,青石和黑砖砌成的墙体显得格外精密。雕梁画栋的门窗更是美不胜收。在正房门口还蹲着两个石头狮子做工精细十分传神。一楼不住人,用来盛放食物或其他物品,有两级台阶通到楼上,古楼前面有一石板建成的月台。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这房子阁楼后面有一座后花园,阁楼东面有挂屋一间,西面有挂屋三间,屋顶之上建有一座凉亭,也叫观花楼,四柱飞檐,在过去是吴家人乘凉赏花的地方,每逢春暖花开或炎炎夏日,邀请客人至凉亭,或赏花聊天,或品茗避暑,倍添情趣。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遥想百年前,这里曾经笑语喧哗,而今繁华落尽,一切归于沉寂。

百余年风雨的侵蚀,老宅的砖墙多处被风化,只有东厢房的房顶还完整保留着当初的黑瓦。如今这个院落里住着的这位86岁的老太太,一如老宅般沉默着。19岁嫁到这里的她,见证了这里的人一茬一茬地换,无情的岁月也一点一点打磨着古宅的容颜。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从建筑风格看,老宅精巧、唯美、闹中取静,在建筑布局上,吴家大院的明显的尊卑之分长幼之别,长辈住正房,晚辈住侧房,仆役住下房,女眷不能轻易到达外院,宾客不可进入内宅,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在老宅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老宅的规模和精细的做工来看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吴家在澜头村可以说是十分富有的而且比较有文化的。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在吴家老宅东大门房顶的脊檩上,有一行黑墨楷书,文为“大清道光二年岁次,壬午四月十一日敬修”,据此大致可以推断,这座宅院修建于清代道光二年,即公元1822年农历四月。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从澜头村的历史来看,这里虽不属穷村僻壤,但也算不上名村重镇,也不是交通要冲,古代商业也不发达,为何会有如此恢弘的高档民宅呢?据《吴氏族谱》记载,吴家七世祖,为明朝万历年间山西荣河县、知县吴来朝,人称吴封君,吴家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同登科”的美誉,鼎盛时期吴家子孙百余人,为利于生计,并保持家耕本色,便修建了这所大宅院。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在澜头村的南北大街上,除了东门里的吴家大院,还有几处古宅也颇具规模,分布于村中“刘家胡同”、“孙家胡同”、“高门台胡同”等几条有名的街巷,虽然这些三点宅无论从建筑档次与保存的完好程度上都不及吴家大院,但是走进其中任何一座老宅,仍会发现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在澜头村,处处镌刻着历史,依稀可见的青石板和残留一半的门枕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给澜头村带来安全感的围子墙遗址,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繁盛。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端正严谨的大门楼,方方正正的影壁墙,看到干净整洁的院落一角,有序地放置着农具或者一些盆栽,透着一份和谐与美好。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一座老旧的大门半开着,我撇见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坐在过道门里有说有笑地搓着玉米棒子,那画面是那般幸福平静。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还有一户院落的大门口,两个孩童在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着,那份天真使人不自觉地好像回到了孩童时代。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迎面见一老爷爷推着车走过来,便微笑着打招呼,老爷爷看到我脖子上挂的相机,便问我从哪里来还热情地邀请到家里喝水,问老爷爷高寿,没成想老爷爷竟然笑着说还不到90岁哩!啧啧,这精神劲儿,真真让我等汗颜!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走进莱芜澜头村,看那些被时光打磨后的老院古宅

不舍离去,便在村子里一条街一条街地走着,沿一胡同径直走到头然后拐向另一条胡同再走回来,再换一条走到头,再拐进另一条走回来,其间竟然好几次重复碰到同一个村民,他好奇地打量着我,我则尴尬地向他笑笑,乐此不疲地继续着我的行走,脑子里不知不觉地唱起动力火车的那首《忠孝东路走九遍》,后来看了下运动记录,我竟然在澜头村走了2万多步,这个数据让我吃惊不小。

(摄影/尚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