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ightroom照片管理系列教程第二篇,该系列暂定八篇文章,分别为:照片分类、照片导入、照片筛选、照片评级、照片处理、照片输出、照片备份、照片加水印。 第一课《Lightroom照片管理第一课:照片分类》讲解了照片分类的原理和步骤,在创建好照片图库并理清分类以后,接下来需要导入照片到Lightroom图库。Lightroom导入照片非常简单,即使新手也很容易上手。不过了解了下面讲解的关于导入照片的常用功能的原理和用法,导入照片将会更加灵活方便。 导入设置 首先打开Lightroom的首选项对导入选项进行设置。 如图,点击左上角的Lightroom,在弹出对话框中点击首选项。 如图,打开首选项以后,在常规选项的导入选项里有四个选项,可根据个人习惯勾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将Raw文件旁的JPEG文件视为单独的照片”这一项,主要针对使用RAW+JPEG拍摄的情况。如果不勾选,同一张照片的RAW和JPEG文件将会在Lightroom中以同一张缩略图显示(当然,磁盘上依然是两张分开存放),反之则是两张缩略图。没有特殊情况,建议尽量勾选此选项。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入Lightroom的导入界面。 进入导入界面的四种方式 1、点击Lightroom图库界面左下角的导入。 2、在Lightroom的首选项-常规选项里勾选“ 检测到存储卡时显示导入对话框 ”,插入存储卡后会自动进入导入界面。 3、使用快捷键,苹果的OSX系统为command+shift+I,微软的Windows系统为ctrl+shift+I。 4、按住鼠标左键选中需要导入的照片或包含照片的文件夹不放,拖移至Lightroom图库界面的缩略图位置再释放鼠标按键。 导入界面 在导入界面的最上方是“导入方式”选项,分别有“复制为DNG、复制、移动、添加”四种方式。在导入界面的左侧边栏是导入照片的来源(可以是存储卡、本地磁盘、移动硬盘、NAS、磁盘阵列等任意存储设备),右侧边栏的目标位置是指定存放照片的位置(同样可以是任意存储设备)。右侧边栏除了“目标位置”,还有“文件处理、文件重命名、在导入时应用”三个选项。
复制为DNG:将照片复制到新位置并添加到目录后转换为DNG格式。我个人很少使用这种方式。 复制:将照片复制到新位置并添加到目录。最常用的导入方式,通常从存储卡(SD卡、CF卡)中导入照片时使用该选项。 移动:将照片移动到新位置并添加到目录。相当于剪切照片,一般用于磁盘间的照片移动,但是从存储卡中导入照片时不支持该方式。 添加:将照片添加到目录而不移动。不希望改变本地磁盘文件夹目录结构时使用,但是从存储卡中导入照片时同样不支持该方式。
文件处理有“构建预览、构建智能预览、不导入可能重复的照片、在以下位置创建副本、添加到收藏夹”这五个选项。这里主要说说从字面上不太容易明白的“构建预览”和“构建智能预览”。 1、构建预览 构建预览位于Lightroom导入界面右上方。 构建预览的复选框里有最小、嵌入与附属文件、标准、1:1四个选项。 这四个选项的含义分别是: 最小预览:使用照片中嵌入的最小预览显示图像,渲染时间最短。Lightroom会在需要时渲染标准大小的预览。 嵌入与附属文件预览:可从相机获得的最大预览,渲染时间介于最小预览和标准预览之间。 标准预览:此标准取决于你的设置(打开目录设置-文件处理设置)。标准预览是最常用的渲染方式。 1:1预览:按实际像素的100%视图显示预览,渲染时间最长,一般不建议使用。 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在导入照片时忘记设置构建预览怎么办?没有关系,导入完成后在图库界面同样可以构建预览,如下图: 2、构建智能预览 智能预览是Lightroom 6和Lightroom CC里新增的功能,可以说是Lightroom最优秀的功能之一。智能预览让脱机管理的照片也能导出使用,只是限制了可导出使用的照片长边的最大分辨率为2560。 试想一下,我们大部分使用照片的情况都是用于网络,而用于网络的照片完全不需要太高分辨率(一般长边为1920都足够)。智能预览的原理是生成一个长边为2560的有损DNG格式文件,如此一来,完全可以把原始照片素材放到移动硬盘、NAS、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里保存,只在需要高分辨率输出照片时接上存储设备即可。 在我自己的使用中,120G的照片生成智能预览后不到10G,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幅节省存储空间,还足以满足网络用图,大多数情况下连接存储设备的时间都省了。 构建智能预览可以通过选择图库界面的图库-预览-智能预览构建。 也可以点击图库界面右侧“直方图”选项下的“原始照片”选项构建。 构建完成后,会出现“原始照片+智能预览”的字样,把鼠标放上去会提示“即使此照片脱机,仍可以继续对其进行编辑”。
目标位置是你导入照片后存放的位置,可以是任意存储设备。在目标位置的组织选项中的复选框中,有“到一个文件夹中”和“按日期”两个选项。 到一个文件夹中:将照片存放到指定的文件夹中,然后通过“至子文件夹”的选项在指定文件夹中新建以拍摄日期命名的子文件夹。 按日期:同样是将照片存放到指定的文件夹中,但是会在指定文件夹中自动新建一个以照相机设置的日期命名的子文件夹,对于“按日期”选项来说,“至子文件夹”这个选项通常不需要勾选。 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Lightroom识别的是相机设置的日期,假设你手中的相机所设置的日期不对(这种情况常常会在借用别人的相机拍摄时遇到),就意味着照片将会按照错误的日期排列。不过不必担心,导入完成后随时可以在Lightroom图库界面中进行调整。 小技巧:在Lightroom导入界面的底部,有一个“导入预设”的选项。此选项可保存“导入方式、文件处理、文件重命名、在导入时应用、目标位置”五个选项的设置为预设,便于下一次快速导入照片,如下图: 点击黄框处的“无”进行设置 设置界面如图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并没有介绍“文件重命名”和“在导入时应用”这两个选项,这是因为这两个选项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含义,在此就不做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