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诗赏析: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高山仙人掌 2016-02-29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金瓶梅》第九十八回诗赏析



《金瓶梅》第九十八回插图 韩爱姐翠馆遇情郎

 


    《金瓶梅》第九十八回“陈敬济临清逢旧识 韩爱姐翠馆遇情郎”中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这句诗出自唐·宋之问命题五律诗《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宋之问(656 —712),唐代诗人,名少连 ,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宋之问的《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是这样写的: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


    【注释】


    “应制”,属于命题作诗的一种,包括宫廷游宴应制诗和科举考试省试诗两类。旧时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芙蓉”,锦葵科植物,又名木芙蓉、芙蓉花、木莲花。

    “秦地”,指秦朝所辖地域。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沼”,小池,水池,积水的洼地。《说文》:沼,小池也。
    “芦橘”,枇杷的古名。苏轼《食荔枝二首·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瑶池”,这里指宫苑中的水池。 陆扆《禁林闻晓莺》诗:“绣户惊残梦,瑶池啭好音。”
    “笳”,古代塞北游牧民族中的一种乐器,又称“胡笳”,汉时传入中原。蔡文姬曾作《胡笳十八拍》诗。
 
    【赏析】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写的一首应制诗,诗中描述了一场宴会的胜景:芙蓉花开在水池边,美味的枇杷成熟了。沿着山谷的道路曲折盘绕 ,河流迂回与原野相互环抱。花儿随风自由飞舞,春天里小鸟唱着动听的歌。宴会一直延续到晚上,离开时,还伴随着浓郁的胡笳吹奏声。

    《金瓶梅》第九十八回写陈经济在守备周爷府中做了参谋官,合了两个伙计,在马头上开了一家酒店。而韩道国因朝中蔡太师被弹奏倒了,太师儿子礼部尚书蔡攸被处斩,一家三口儿的靠山倒了,只好带着妻子王六儿、女儿韩爱姐投到清河县寻找兄弟韩二,可是又没有找着,不料这时候撞遇陈经济在此。初次见面,爱姐便把些风月话儿来勾敬济,敬济不住把眼只睃那韩爱姐,爱姐一双一双涎澄澄秋波只看敬济,彼此都有意了。那王六儿、韩道国见他两个说得入港,看见关目,推个故事,也走出去了。止有他两人对坐。也是夙世有缘,三生一笑,不由的情投意合,见无人处,爱姐便笑吟吟起身,说:“我和你去楼上说句话儿。”一头说,一头走。敬济得不的这一声,连忙跟上楼来。爱姐敬济自幼干惯的道儿,怎不省得!正是: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兰陵笑笑生引用这句诗,旨在说明“爱姐敬济自幼干惯的道儿,怎不省得!”两厢一拍即合,犹如鱼得水,花自舞,鸟能言。自此演绎出一桩鸳鸯戏,欠下一笔风流债。

    【附录】

    《金瓶梅》第九十八回描写陈经济和韩爱姐“花自舞,鸟能言”:
 

    少顷,韩道国走出去了。爱姐因问:“官人青春多少?”敬济道:“虚度二十六岁。”敬济问:“姐姐青春几何?”爱姐笑道:“奴与官人一缘一会,也是二十六岁。旧日又是大老爹府上相会过面,如何又幸遇在一处,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那王六儿见他两个说得入港,看见关目,推个故事,也走出去了。止有他两人对坐。爱姐把些风月话儿来勾敬济,敬济自幼干惯的道儿,怎不省得!便涎着脸儿,调戏答话。原来这韩爱姐从东京来,一路儿和他娘已做些道路。今见了敬济,也是夙世有缘,三生一笑,不由的情投意合,见无人处,就走向前,挨在他身边坐下,作娇作痴,说道:“官人,你将头上金簪子借我看一看。”敬济正欲拔时,早被爱姐一手按住敬济头髻,一手拔下簪子来。便笑吟吟起身,说:“我和你去楼上说句话儿。”一头说,一头走。敬济得不的这一声,连忙跟上楼来。正是: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敬济跟他上楼,便道:“姐姐有甚话说?”爱姐道:“奴与你是宿世姻缘,今朝相遇,愿偕枕席之欢,共效于飞之乐。”敬济道:“难得姐姐见怜,只怕此间有人知觉。”韩爱姐做出许多妖娆来,搂敬济在怀,将尖尖玉手扯下他裤子来。两个情兴如火,按纳不住,爱姐不免解衣仰卧,在床上交媾在一处。正是:

    色胆如天怕甚事,鸳帏云雨百年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