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第一讲:阳明心学形成的三个个性原因

 心用之甯 2016-02-29

 


写在前面

从今天起的3天,我们将分享李安先生“草地讲座”的部分精选内容。李安,已经是我们阳明心学的老朋友了,希望他的特立独行、他的阳明情怀能够给阳明心学的爱好者更多的心灵感悟。

市场上的有关王阳明传记类书籍不下15本,它们各有千秋,对我们了解王阳明和他的心学都有各自的帮助。其中,我认为值得我们下功夫去看三遍的作品有两本:《王守仁评传》(上下)(张祥浩)和《王阳明大传》(上中下)(冈田武彦)。

我不再从王阳明的生平说起了,大家可以自己上网去打底。阳明心学的形成固然有其学术本身的逻辑进化,但具体到形成的时间段又有其偶然性。心学又特称之为阳明心学是有其个性原因的。我在这里归纳为三条:天份,家族和时局。



1
出众的天分



我把一个人的成功简单地总结的3F:天份、缘分和勤奋。这个说法虽然简陋,但在王阳明身上也同样生效。

王阳明出生似哪吒,语迟如爱老,开口便《论语》,这些都是孤证之事,后人一笑而过便是。我们看阳明先生11岁时的《蔽月山房》,还有收录在《坚瓠集》的《哭象棋诗》,这是有证可循的,应该不是虚传。

再看看黄宗羲(字梨洲)对阳明先生的描写:泛滥词章,遍读考亭,出入佛老。在益熟益化后,达到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的境界。这绝不是悬梁刺股就可以做到的。

不仅如此,更高人一筹的是阳明先生对这些才华的认识:文章小事,何足成名?就连他修炼导引术后具有预测未来之事都被他视为雕虫小技,他淡淡地说:“此弄簸精神,非正觉也。”这个世界上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自知之明,不仅三不朽,而且三不管!穿越543年,至今仍令吾辈惭愧万分。



2
家族传承



关于阳明先生的祖上,有人说是山东琅琊王氏,也有人说是太原王氏,总之能留下痕迹的家族就不是一般的家族。今天文献里谈的比较多的是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字性常)、祖父王伦(字天叙)和父亲王华(字德辉)。这三位对王阳明的成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还有王阳明看不上的王导(字茂弘,元帝的丞相),攀不上王羲之(书圣)和躲不开的王祥(字休征,卧冰求鲤的那位),诸如此君,豪客高官。从今天的视角看去,生活在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可以大大增加激活王阳明的潜在天份的可能性。

从有限的记载可以推出:王阳明的母亲也是一个不同寻常之人,王阳明生性顽劣,如果没有一个知书达礼的母亲,指不定小阳明会捅出什么篓子。比如,王阳明儿时沉迷于象棋,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母亲在王阳明睡着后,扔棋入塘,可见其做事的风格。(有人说,他母亲是在河边找到正在下棋的王阳明,一把将棋盘和棋子扔进河里。我质疑这种说法。第一,明朝妇女应该还没有这么暴力;第二,大户人家的媳妇不会这样不知克制;第三,如果是别人的棋盘,这样是很失礼的;第四,王阳明有诗为证:忽然惊起卧龙愁,说明他刚睡醒。)在王阳明13岁时,母亲病逝,对王阳明的影响会是持久的,并会绎变为某种认知元素。

王阳明的妻子诸氏与他生活了37年,除了没去过贵州龙场,她随任随军,熬汤煎药,才使得21岁就因格竹而生了肺病的王阳明一次又一次地度过生死劫。

在王阳明平叛之初,形势严峻万分,诸氏携子持剑对阳明说道:你若兵败,我们娘俩以此剑了结!在战斗最激烈时,诸氏让人在所居公署周围堆起薪柴:一旦前线失利的消息传来,就举火自焚!此等刚烈贤惠之妻,是成就王阳明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从不确定性管理的角度看,还有不少偶遇之人也是成就王阳明的重要因素,比如,兵部尚书王琼,安庆知府张文锦,在平叛宁王之乱中,功不可没。还有众多才华横溢的老师、朋友和学生,是数以百计的不凡之人促成了王阳明的不朽之功!

 



3
时事造英雄



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事上磨(这才是大家自认为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强调实践性是事上磨的内容,知行合一是机理和灯塔,不是目标和标尺。)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的中晚期,文官制度和藩王机制的弊端已经百孔千創。才略管不住私欲的败家子嗣官宦为王阳明提供了磨刀的顽石;仅存的武将文骨,正好助王阳明平叛建功。

这一条,我将在以后的文章里结合具体王阳明的具体观点来逐一推导。

我之所以第一篇用这样的内容,是希望初学阳明心学的人能从一个的角度来进去心学的田野,不要再把她当做赚钱的工具,不要再把她当成装扮自己的彩粉,不要再把她当成制造自我幻觉的K粉。学习阳明心学首先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自以为是,洋洋自得(包括我);改变自己的愚笨和愚蠢(包括我);唤醒自己的惭愧心(不包括我),努力强制自己的言行必须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包括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