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资”与“民营”的对峙

 joycue 2016-03-01
url:http://epaper./djwb/html/2016-02/29/content_282466.htm?div=-1,id:0

一直关心万科和宝能系的股权之争,就像看戏,很有悬念。万科股票停牌两个多月,还没有复牌的迹象。最近发布的《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里,有这样的话:“本公司已与一名潜在交易对手签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意向书。本公司除与前述潜在交易对手继续谈判之外,还在与其他潜在对手进行谈判和协商。”不清楚措辞符不符合公告行文要求,但它确实为这场纷争又增添了更多神秘感。社会舆论也好,名人效应也罢,好像都对王石更有利些。

不过,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多数受到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最终的尴尬往往会在虚张声势的那一方。说到整人,传统的套路有两个,要么从生活作风上把对方搞臭,要么就在道德上将对方整垮。王石用了后一个(他针对宝能系的言行,我看就是“整”)。这招真灵,很多不明内里的中小投资者,一听说他们手中的“万科a”第一大股东变成“信用不够”的“野蛮人”时,就惊慌失措起来,巴不得王石能够立即挽狂澜于既倒。

我不懂股权里的蹊跷,只是纵观事件,总觉得王石很多言行太过分,他让我仿佛看见房地产市场里,有个“巨无霸”总是横着膀子走路。不禁问:他凭什么这么牛逼?有人说,万科和宝能系之争就是“拼爹”,这个“爹”是指背景。王石的背景再单纯,也离不开“官场”,而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的背景再复杂,却只能是“净菜超市”。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王石才牛得理直气壮八面来风。直到他在一个会上宣称万科“第一大股东必须是国资”,并说“如果万科是一个民营资本控制的企业,那么公司在行业中越是举足轻重,就越是危险”时,人们才终于看清他牛逼的资本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深圳国资委的表态性报道。证监会也表示,收购、被收购是市场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就不会干预。这些都是表面。据传,有“监管部门”在对宝能系资金来源进行调查。围绕宝能系的各种传闻也接踵不断,有涉及资金来源的,也有涉及企业管理的,还有涉及姚振华人品的。

和王石的盛气凌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就温和得多。他表示,“王石是我非常尊敬的人,我们与万科一直在做良好的沟通”,“我很佩服王石这个人”,不带半点火药味。迄今为止,宝能系最有力的回击是以“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之名发布的《郑重声明》:“本集团恪守法律,尊重规则,相信市场的力量。”看得出来,宝能系是有备而来,必有“万全之策”,姚振华能从“卖菜的”走到今天,是有能力和王石飙一把劲的。

宝能系“举牌”之前,万科第一大股东是有着“国资”背景的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在王石的傲慢里,“官场”和“国资”的双重优越感交杂渗透,构成了他牛逼的资本。而宝能系却是正宗“民营”,这在姚振华身上也有反映,他行事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也是“国资”和“民营”在现实中的真实对照。所以,我认为万科宝能系之争孰胜孰负并不重要(作为外行,我也理不清其中是非曲折),重要的是中国绝对不可以没有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国资”也好,“民营”也好,只要合法合规,就让它们在平等竞争中优胜劣汰。

来源: 大江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