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中华手工”,进入温暖的手工世界 我的理发馆,状况跟政府的规模一样。 现状惨淡,前途黯然。 我唯一的财产有…… 一把被我的孩子们称作摇摇椅的烂椅子。 总有一天椅子垮了,会把我客人的背摔开花。 一把没用的剪刀,什么也剪不动。 一把梳子,像老头的牙齿一样。 我向你们办公处提交申请,望能得到贷款购买新的用具。 你可能在想,为什么我不自己亲自来呢? 此刻,我正在数落在外面长凳子上的苍蝇。 这是印度电影《好运理发师》的开场白,一位街头理发师给政府官员写了这样一封信。真实的印度街头,也有这么一群理发师。他们乐天派的性格和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电影里一样幽默感十足;与此同时,他们也拥有与电影中相似的辛酸与窘迫:并不锋利的剪刀,饮料瓶改装的喷子,街角边、树荫下就是他们的营业场所。 他们并不会因为外界的条件而降低自己的服务标准。剪发时,对于鬓发的角度和刘海的弧度都会力求精准;修面时,对于劲的大小、刀锋的方向都很有考究。毕竟这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艺,用自己的双手和简陋的工具,让客人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一个彼此愉快的过程。 在街头,理发师们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收费给路人理发修面。不用特意去寻找,因为满街都是,路边的臭水沟旁,或者破败不堪的墙壁边,能够搭个铁皮棚遮风避雨就算是提档升级了。这成为当今印度一道特殊的风景。
外来的人面对那些简陋陈旧的工具或许会略受惊吓,不过当地民众却相当享受于此。这位正在接受修面的可爱老头,他迷离而陶醉的眼神仿佛在对我说:“要不要也来一个?” 除了露天理发摊,这里当然也有地地道道的穷人美发屋,面积虽然不大,只容得下一把椅子,不过好歹不再以天为房,已经很不错了。再大一点的就应该称之为发廊,价格是露天理发摊的2至4倍。一般人会欢快地对你说:“I no money(我没钱理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新刊,观察更多手艺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