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谐趣·忍辱禅心

 智者1111 2016-03-01

古诗谐趣·忍辱禅心

 

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醉心佛教,不理朝政,是历史上著名的佞佛乱政的昏君。

宋代诗人李觏吟诗讽刺道:

 

凝旒难面总虚名,庙祀何曾暂割牲?

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萧衍是起兵夺得帝位的,杀戮无数,却自谓南面称王较之西天成佛是图一时虚名,因此,首句绝妙地揭示了萧衍的口是心非。“旒”既表示旗子上的飘带,也指皇冠前后用串珠做成的流苏,这里指流苏。以“凝”做修饰语,表示安坐帝位。第二句揭露梁武帝在庙祭大典时不忍杀生,以表面的菩萨心肠掩饰其屠杀百姓的恶魔罪行。后两句引述降将侯景反叛,囚死萧衍的史实,一则讽刺其崇佛不仅没有求得佛祖庇佑,反而导致国破身亡之祸,一则嘲讽其既然标榜学禅修佛,修炼了忍辱的心性,那么对于被侯景囚于台城应当不必介意。

此诗以幽默的情韵,无情地揭露了梁武帝萧衍骨子里的虚伪,辛辣地鞭挞了他一心崇佛的愚妄,颇耐人寻味。当今一些官员本身贪婪成性,骄奢淫逸,却总在人前大讲“三个代表”、“反腐倡廉”,做人民的公仆,然而可笑的是,一些官员的华丽包装不仅没能掩盖其罪恶行径,反倒成了遗臭万年的笑柄,他们的行为与萧炎何其相似乃尔!

 

古诗谐趣·忍辱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