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华润万家超市天河公园店收银台前蹲守了15分钟,发现10个结账的顾客中,有1人自带了旧塑料袋,1人使用布袋,2人直接用手拿着东西,其余6人均购买了塑料袋,有的甚至购买两个塑料袋,因为东西太多。
类似的情形,同样出现在家乐福、百佳、好又多等市内各大超市,家乐福员村山顶店的收银员小云告诉记者,“购买塑料袋的大概会占到结账人数的一半左右”,每天她所负责的收银台,大小型号的塑料袋基本可以各卖一打。 有超市工作人员称,她们超市的塑料袋一般由厂家直接提供,大概两三个月就会有一次进货,不过具体每年会卖出多少塑料袋她也说不清楚,“我们只是用完就去拿货,没有特别统计过”。 家住在棠下村的白领刘小姐,趁着下班时间,来到好又多棠下店采购。购物车被米、油、蔬菜、卫生纸、零食塞得满满当当,结账时买了两只大号塑料袋才勉强装下。“我觉得塑料袋挺方便的,顶多两三毛一个,也不算贵”,她坦言基本每次来超市都会买塑料袋,“虽然家里积累的塑料袋很多,但二次利用的几率不大,顶多用作垃圾袋,用完就扔了”。 记者观察到,上述几家超市的收银台前显眼处,均有环保购物袋可售,不过却鲜有人问津。好又多的环保袋5.5元一个,华润万家的环保袋6.9元一个,相比之下,售价两三毛钱的塑料袋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记者随机购买了几家超市的塑料袋,华润万家的塑料袋厚度为0.025毫米、家乐福的塑料袋厚度为0.027毫米,可以看出几乎是踩着标准线执行的。塑料购物袋的一角上也都有“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请多次使用,废弃后建议回收再利用”的提示,不过字体很小,不仔细看很容易被忽视。 对于各大超市来说,限塑令的好处在于,可以有理由将塑料购物袋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目前超市的塑料购物袋均为有偿使用。华润万家的塑料袋分大中小三种型号,每个售价分别为0.5元、0.3元、0.2元,家乐福的塑料袋分大小两种型号,每个售价分别为0.3元、0.2元,好又多、百佳也是如此,麦德龙只提供一种塑料购物袋,每个售价为1元,它的厚度为0.05毫米,由环保新材料制作而成,为可降解材料。 上述一家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分店每天卖出的塑料购物袋大概有3000多个。以最低的0.2元/个来算,这家分店每天的卖塑料购物袋收入约为600元,而市内这样的分店非常多,仔细算来还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记者尝试联系为超市提供塑料购物袋的生产商,一位销售人员称,具体卖给超市的单价涉及商业机密不方便说,不过他透露“超市肯定能获得一些利润,不过分量很少,不靠这个挣钱”。 “限塑令”规定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的杠杆调节机制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鼓励公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但从现实中来看,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让消费者感受并不明显。 |
|
来自: 百眼通 > 《05材料技术与工程(含物理)-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