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苏霍姆林斯基对禁果效应的运用

 抹搭花 2016-03-01
苏霍姆林斯基对禁果效应的运用 - 教育思考园 - 教育思考园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提醒读者请勿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内容。后来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读者一定都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第五节的内容。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禁果效应”,也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其基本原理为:越是被禁止的事情越想去尝试,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俗话说的“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禁果效应”与来自西方的“潘多拉效应”相似。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给女孩潘多拉一只盒子,告诉女孩绝不能打开。像所有孩子一样,潘多拉也是好奇的,并且由于宙斯的“告诫”更激起了这种好奇。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盒子。结果所有的“罪恶”全跑到了人间。对于好奇心强和自制力差的小孩子们来说,你越是禁止他去做某件事,他越对这件事怀有好奇

著名歌手李娜曾喝过一首《女人是老虎》流行歌曲,表达的也是这个道理: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小和尚吓得赶紧跑,‘师傅呀呀呀呀呀,坏坏坏,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

禁果效应来自于古希腊传说,夏娃偷食了被禁止摘食的禁果。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禁果效应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去探索、发现。如果对一件事情不加以充分说明而简单的禁止,就会使好奇心更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追根究底去发现事物的真相,才能使人们的心理获得平衡,否则就会一直牵挂,或者常放在心里,成为心结,让人们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其实在学校教育中,这种禁果效应还是普遍存在的,学校越是禁止的事情,有些学生越是要做。比如学校禁止学生上网,有些学生偏偏要上网。学校禁止学生看不健康的书籍、电影,学生就是要看。学校禁止早恋,部分学生就是早恋。学校不说明理由的禁止反而让部分学生觉得恋爱很神秘,对男女的交往充满各种幻想,反而促使学生早恋

孩子们往往很想去做那些禁止做的事情,在教育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曾遇到过这样的例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孩子特别是少年会不由自主地去干犯禁的事呢?我刚开始从事教育活动时,曾碰到过一件真正倒霉的事:呆在少先队夏令营里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围攻”了集体农庄的果园,偷偷摘下来的苹果是如此味道鲜美、香气扑鼻,以致孩子们把吃了不到一半的苹果塞到枕头下面(为了闻香气)。后来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防备孩子们,我们在苹果园里造了两座窝棚,禁止他们摘取和随心所欲地吃苹果。转瞬之间,苹果好像变酸了一样,孩子们对它们的兴致大减。不过,他们找到了新的“禁果”——离果园两公里处的西红柿快成熟了……他们开始向半生不熟、但是“非常好吃”的西红柿进攻。

(《青少年心灵美培养》,第15页)

 

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们的这一心理现象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孩子们在某个方面想去表示自己的人的本质,想去尝试、检验、证明自己的个性。似乎对被允许的东西并不感兴趣;被告禁止的东西,往往诱惑力特别大。”(《苏霍姆林斯基(二)》第369-370

原来,孩子极想在某一方面表现自己的人的本性、体验、实践,确信个性的力量。那些允许做的事让人不感兴趣,而禁止干的事却很有吸引力

如何正确地化解禁果效应的负作用,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呢?苏霍姆林斯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引导工作

一是教师要热爱孩子,尊重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爱和尊重孩子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在热爱孩子的前提下,蹲下身子同孩子说话,才会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当遇到孩子们犯错误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心平气和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切忌进行训斥、责骂甚至体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学生的逆反与抵触心理,让学生尽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进行改正。反之,如果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粗暴严厉的批评容易造成师生之间情绪的对立,从而强化孩子行为愈加走向教师良好愿望的反面,导致学生去尝试教师禁止去做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上说,这是由于行为主体受到干预而产生逆反心理所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教师要慎用惩罚的办法,多用宽容去容忍孩子们的过失

二、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意志。要避免禁果效应的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秘诀就在于使人去控制自己的意志,让控制意志的精神在学校里形成风气,让意志力不仅能创造出物质和环境,而且能创造人本身。”(同上370页)作为教师来说,应当用孩子们感到困难的东西去替代被禁止的东西,甚至让被禁止的东西变成被允许的东西,并展示出其中的艰难性。并且他还列举一个例子:当战士面前出现一条河,并要在敌人的炮火下渡河时,这里是没有什么是禁止做的。禁止的东西只有胆怯,其余的一切都是允许的和受鼓励的

三是多向学生讲解“应该怎样做”,而少说“不准”和“不许”的话。教师要注意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者以命令要求学生“不准怎样怎样”并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时,为树立自己的权威,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就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干预学生的行为,如罚款、面壁、停课、请家长等。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认为羞辱了自己,更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变态心理,“就是让老师看看能把我怎么着。”切忌随意“不”字。学生因受知识和阅历等多因素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这样在行为上难免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早恋现象、吸烟酗酒、拉帮结派、纪律散漫等。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管教?有人会说,直接命令学生:“不准谈恋爱”,“不准吸烟”……这种命令的口吻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与老师情感对立,只能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这对问题的解决就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巧用禁果效应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体现的是教师育人的艺术


   引文来源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博客_新浪博客  作者 逍遥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